株洲概况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全市总面积为11272平方千米,全市户籍总人口382.8万人。株洲古称建宁,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坡,是普天下中华儿女寻根谒祖的圣地。
株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株洲公路四通八达,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京珠高速公路、醴潭高速公路、衡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及规划中的京珠高速复线、上瑞高速公路和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全长41.629公里的长株高速公路使株洲和长沙距离更近。绕株洲城而过的湘江,四季通航,沿江上溯衡阳、广西,下通洞庭湖、长江,株洲港为湖南省八大港之一。千吨级船舶顺湘江、经长江、通上海达世界各地。株洲距黄花国际机场37公里,经长株高速公路二十五分钟可以到达。
株洲既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株洲市还同时享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级高新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基地和等6个国家级政策,政策优势十分突出。目前,株洲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原材料生产和制造工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
台商在株洲
到2009年末,株洲市累计引进台资项目116个,注册资本29786万美元,合同台资28734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2677万美元。台资在全市使用外资的规模和总量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从投资类别看,台资企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户数占台资企业的54%。从投资的行业看,台资企业涉及农业、轻工机械、化工、机电、房地产、商业、教育、餐饮、娱乐等多个产业。从投资的主体看,台商以个人名义投资的居多,在台资企业的比重为70 %,而以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名义投资的比重为30%。
近几年来,株洲市台资企业发展稳定。2007年,株洲市台资企业营业收入达6.76亿元,上缴税收3200余万元。2008年,全市台资企业营业收入达7.58亿元,上缴税收3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就业5300多人,为社会事业捐款捐物400余万元。2009年全市台资企业营业收入达92800万元,同比增长22.5%,上缴税收42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新增劳动就业3000多人。
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株洲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来株洲市进行考察和投资。2008年“沪洽周”上,株洲市与美国林肯集团签订合作意向4.72亿美元,开发攸洲工业园区。:润泰集团、台湾大甲牧场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连锁加盟产业商务中心、上海原石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产实业集团、杰科达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台湾上市公司和财团都对株洲市进行了考察,部分签订了合作协议。台商来株洲市投资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