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概况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湘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旅游胜地。全市总面积15019.2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濒临长江的城市。地处一湖(洞庭湖)两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赣)四水(湘江、资江、沅水、澧水)五线(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长江)的多元交汇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便捷交通网。1992年,岳阳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城陵矶港早在清朝时期就是湖南对外开放设立海关的唯一口岸,1996年,经全国人大批准,城陵矶港成为湖南对外轮开放的唯一国家一类口岸。也是湖南省的航运中心。2008年11月,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签订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岳阳城陵矶港(即松阳湖新港)成为首批获准开放的海峡两岸直航港口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直航港口。
岳阳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岳阳优质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和品牌,投资农产品开发具有很大空间。水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大运量、大耗水的工业项目,石化产品后续加工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享誉海内外的岳阳楼、君山岛、屈子祠、张谷英等10大景区已整体推出招商,岳阳文庙特色文化景区已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洞庭湖大桥、岳阳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城内街道纵横成网、外围干道配套成环、出口通道壮观成景,具备了接纳大投资、大项目、大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岳阳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台商在岳阳
自1988年汨罗第一家台资企业玉华毛笔厂的落户,岳阳市累计注册台资企业152家,总投资26615万美元,合同金额22360万美元,注册资本16782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13783万美元,为岳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岳阳市委、政府十分重视台商在岳兴业。为鼓励台商在岳投资,出台了鼓励台商在岳投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了政府全程代办制度,设立了台商投诉机构,为台商在岳投资兴业提供了可靠的坚强后盾。
2009年是岳阳市对台招商的一个新的起点。全年对台招商引资意向投资9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广东东莞富华鞋业有限公司与岳阳市3517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岳阳楼区开发区投资6亿元人民币。湘阴县与深圳市投资商会合作开发湖南湘阴粤港台电子产业园,驿通电子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冠宏电子开发有限公司与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1亿元人民币。安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注册成立了岳阳宏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900万元人民币。长沙安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宗霸先生与岳阳县中州乡签下水产养殖协议,计划投资600万元人民币。台资企业将成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