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精彩书摘(2)

时间:2013-03-19 10: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1 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拥有”。

  ——(古希腊)阿基米德

  失去和拥有,失去放在左手,拥有放在右手。同样是左右手,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右手中的拥有,而一味地计较左手中的失去。

  人们总是感觉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而总是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其实,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已经拥有的。

  每一个人,之所以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人生,就是因为人生是不能重来的。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一切,就不会那么珍贵。

  一生中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来不及告白,来不及说爱,空留遗憾和牵挂。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毕竟没有来世,仅有这一生。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2 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

  ——(古罗马)塞涅卡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一生中所遭遇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生对我们的考验,只有学会握住自己命运的缰绳,我们的人生才能由自己来做主。

  很多时候我们都向往着不断攀登高峰,但是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很可能在我们满怀希望和信心去拼搏的时候,我们会被突如其来的挫折打倒。这会使得我们痛苦悲伤,而当无穷尽的黑暗包围我们时,我们总会感觉到无路可逃,当一次次努力后却无果时,我们更会感觉到失望和困惑。但是,我们不得不告诉自己,我们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其实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面对种种挫折,那么生命就能够创造出种种可能。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出一片光明。反之,当人将思维囿于忧伤的樊笼里,未来就会变得黯淡无光。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对待事情的态度。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3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法国)卢梭

  世人总是将名与利作为成功的标志和象征,这种世俗的观念使得很多人为追求功名利禄而一生被名利所牵绊。

  “名”是缰,“利”是锁,一旦沉溺于名利,生活就会被它们所牵引着,名利的得失就成了判断人生的标准。名利散发着夺目的光辉,很多人都想将其据为己有,因而人们奋不顾身地扑向名利,却不知道在我们得到名利的同时,也将名利的绳索套在了自己的心上。当我们初次尝试名利的光环带给我们的益处之后,我们就很难再摆脱名利的纠缠。当名利的绳索越收越紧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会痛苦无比。

  一个人若是痴缠于名利,那么名利就会占据他生活的全部。当这种想法被无限制放大之后,他将无法感知生活的乐趣。名利还有一点更可怕,那就是它一旦进入人的内心就无法得到满足,即使我们能够求得名利,依然难以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一个人,乃至整个人类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这就是世人难得洒脱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获得洒脱,我们就必须看清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从而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获得什么,能够获得什么,自然地放弃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欣然地接受得到的东西。这样,可能就会洒脱了。

  生活里谁都知道洒脱一些好。生活的纠缠如此多,心头的负担那么重,洒脱就成了一种奢望。其实洒脱就是一种简单的转身,是一种做人的品行,给生命一份洒脱,也算没有白活。

  卢梭 (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4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德国)歌德

  时间,就像流水一般在身边流过,悄无踪迹,永不回头。

  时间,就像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匆匆》中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眼前过去。”

  时间是宝贵的,时间也是匆匆流逝的。但其实,只要我们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因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会有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因为时间限制了我们的生命,但是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不浪费每分每秒,珍惜每分每秒,我们就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永世的辉煌。

  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生命价值。

  5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德国)黑格尔

  我们经年累月被禁锢在城区闹市,心灵被忙碌、工作、生活充斥着,从来不曾体验大自然中原汁原味的甘甜。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是非常向往大自然的,向往着那山清水秀的地方。

  背起行囊,独自去旅行吧!

  当我们泛舟洞庭,诵起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时;当我们登上长城,想着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时;当时我们傲立泰山,吟着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当我们仰观瀑布,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们必将会抛去所有的愁苦、烦恼,豪气、愉悦、恬静会充溢心灵。

  来一次旅行,不单单是满足眼界。当你抱着放松自己的心态去旅行,去寻找最真实的自己、最简单的自己、最轻松的自己,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备、所有的面具,去享受一场心灵的盛宴,和大自然来一个最温馨的拥抱。

  旅行是一场心灵的救赎。当尘世的纷扰、情感的困惑、工作的压力一起向你袭来时,不要再假装坚强,不要再委屈自己戴着面具生活,去自然界感受一下鸟语花香,欣赏一下日落的黄昏。也许那些一直困扰自己的感情或工作问题,都会在灵光乍现的一刻得到解答,这就是大自然给你最好的答案。

  独自去旅行吧,看看清风明月,看看行云流水,静静地去感受一下春雨的妩媚、夏风的热情、秋阳的羞涩、冬雪的浪漫。让每一个日出日落变得诗意起来,在每一次暮鼓晨钟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路上,遇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体验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让“在路上”从一种状态变成一种人生态度,向着远方和内心,起程。

  黑格尔(1770—1831):19世纪末,在美国和英国,一流的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