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精彩书摘(10)

时间:2013-03-19 10:40   来源:中国台湾网

  1 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古希腊)苏格拉底

  人的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无须别人来左右,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一个人只有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才能活得理直气壮,才能活得有滋有味。要做到这一点,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你必须要行得端、坐得正、心不贪、手不伸、自食其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和别人比较,放弃自己。”是啊,如果连做真实自己的权利都不要了,怎么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呢?

  命运并非天定,它掌握在你自己的手心里。只要有征服命运的信心和决心,每个人都可以征服命运,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用智慧为人生去芜存菁,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会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智慧,让生活充满自信和乐观。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2 人最得意的时候,会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顺境虽好,但往往因得意忘形,反而使人堕落。”其实,这世上有很多人,并不是被失败打败的,而是被胜利击垮的。因为一个人得意时,往往会被胜利或荣耀冲昏了头脑而失去应有的冷静。这时,即使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或是灾难即将来临,得意者却有可能全然不觉,从而让自己遭受打击或面临更大的灾难。要知道这世间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一个人也不可能事事占得先机,得意时更需淡定面对。

  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已经有了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可能就在眼前了。所以,取得成绩,取得成功时,切勿得意忘形。

  满足是成功的绊脚石,我们要不断地归零、不断地进取。不要满足于现状,时时制定新的目标,时时超越自己,时时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的路。

  3 不要把信仰悬挂在墙壁上。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

  信仰是一根支柱,支持着我们在这个社会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强烈而执着的信仰,使人们在正视现实的不公正,无奈绝望之时仍然能看到希望之光。

  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绝境,只要有信仰,心中便会始终抱有一线希望。信仰愈强烈,希望之光就愈亮,它给人的推动力也就愈大,信仰是支撑起生命的柱子。 

  一个人一旦有了信仰,那就是有了支撑他面对生活中磕磕碰碰的支柱。以后再遇到困难、失败和沮丧时,只要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信仰,又会重新振作。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信仰是积聚在内心的一股莫大力量,它可以左右你的生活和人生观乃至价值观,可以呵护你的心灵,可以帮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航标。拥有信仰,你能够得到心灵的力量。

  爱比克泰德(55—130):古罗马最著名的斯葛学派哲学家。

  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中国)孔子

  人生短暂,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不朽的业绩呢?

  这世上,没有利用不了的时间,只有自己不利用的时间。争取时间的唯一办法是善用时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假如你善于有效利用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投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做出不朽的业绩,这样的人生无疑是一种快乐的人生。

  孔子(前551—前479):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5 宠辱若惊,大患若身。

  ——(中国)老子

  何为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只有做到“淡泊明志,宠辱不惊”,才能看透世事的险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获得心灵的宁静。

  作为普通人,我们常有的是宠辱若惊,既不淡泊也不明智,因此宠辱不惊的人生修养要很豁达的心胸才能做到。但是并不是因为我们平凡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人生境界的高低不在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在于眼界的高低。

  如果你的胸怀宽广,能够承载很多得意与失意,那么你就可以从容地走完一生。

  老子(约前571—前471):又称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现实,为你留着

  一种最美好的可能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