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重游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
寄我红笺人不见。看他罗幕秋千。血衣着地,未息飘飏,也似人心软。
【断肠缘】
这世间最残忍的爱,不是得不到,而是已失去。因为得不到,心底始终会怀着那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美好。但已失去,会让心口产生无法弥补的大洞,只要风一吹,就会空荡荡地疼痛起来。这样的疼痛,叫做伤口。这样的伤口,会在不经意间就让泪水决堤,绝望顿生。
一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埋藏着伤口,深的,浅的,愈合的,腐烂的。我们对它无能为力,不能忘却也无法坦然接受。
曾经幻想过一生,你和我就这样手牵着手,提着心爱的灯笼。没有笑语,只有带着泪的欢情。满街的灯光,似流萤般轻舞。
可,上一世,我们也许只是提着各自的灯笼,交错而过。或是轻轻对望一眼,记忆随之走远。那目光却不曾遗失,演绎这一生许多的轻盈,哀怨,疼痛。
风中的叹息。雨中的泪。夜空中忧伤如星的眼睛。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
碧树依旧,梨花凋零,远空中飞翔的海燕虽似曾相识,了断的缘分却让人心碎断肠。这首《少年游?重游》由柳如是作于崇祯八年,也是她和富二代加官二代帅男陈子龙分手的那一年。
女人有时候,为了男人一场即兴的爱情,把什么都搭进去了,在水里洗三次,在火里烧三次,在血里煮三次,不曾稍事喘息,坚持着又进入另一种未有穷期的考验。
我们的一生,遇到的或许不只有一段情。可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或许仅有一段。
柳如是喜欢结交文人雅士,身世遭遇坎坷的她,总想用文化的高雅来遮掩身份的卑微。在人生的雨巷中,她最先结识的墨客就是陈子龙。
陈子龙,字卧子,明末松江人,生于1608年,其父曾任刑、工两部侍郎。因此,说陈子龙是官二代与富二代,毫不夸张。卧子从小聪慧,六岁入学,21岁中了秀才,22岁应试取得举人毕业证。
柳如是与陈子龙相识在崇祯五年的春天。彼时,卧子因进京会试没录取而牢骚满腹,像所有的愤青一样,落第后他不免会出入娱乐场所,泡泡酒吧,洗下桑拿,发表发表愤青言论,指责指责国家对他这位有为青年待遇不公,并发誓不再考取功名利禄。
他的言辞吸引了身陷青楼的文艺女青年柳如是。彼时,柳如是的身份比当今的一线明星丝毫不差,多少富商巨贾、王公贵族想见她一面,她都不给面子的。
这里插播两则小广告。据钱肇鳌于《质直谈耳?柳如是轶事》记载,一位巨富用重金买通老鸨,欲见柳如是一面。无奈中柳如是只好去见了这位富商。富商久闻柳如是香名,称赞她“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如今看来,这位富商也算喝过二两墨汁的伪文人,否则“倾城倾国”的典故怎会张口就出?可柳如是却嫌他俗不可耐,无比厌恶地剪下自己一缕头发交到富商手中,用这来抵还他的钱财。
明末宰相徐阶的曾孙徐三公子对柳如是颇为仰慕,屡赠重金,纠缠不休。她不仅不为所动,还指责他是不读书,不上进,不思考的“三不青年”,并诘问他为何不去从军当一名将领,保家卫国呢?有趣的是,这位徐三公子真的听佳人话,从军去了,后来在战场上被炮弹炸死,为国殉难了。因此,这位徐三公子算是柳如是的第一位殉情者。
从这可以看出,当红明星柳如是的明星范儿相当大,不是谁都能见,她只喜欢与文人雅士来往。
二
古往今来,在情感世界里,可恨与可怜,好人跟坏人,没什么明确的分界线。爱情中没有错,错的是时间,是身份,是你爱了不该爱的人。
初识陈子龙时,柳如是对他只是仰慕,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切磋诗词。见惯了风月场上的真真假假,柳如是当然明白门当户对,或者说身份地位等情场筹码对爱情前景的影响有多么大。陈子龙怀揣“举人老爷”这张赤金的毕业证,同时又是几社领袖,且家有妻室,她对他,并不敢有任何妄想,很有自知之明地选择了才学不弱、年龄相当、家世地位逊色于陈子龙的宋徵舆。但精神未断奶的宋徵舆慑于母威,疏远了柳如是,他在松江知府驱逐柳如是的事件上的懦弱表现,让她伤透了心。陈子龙的及时出手,才让她转危为安。
试想,当一个高学历、家世雄厚、风度翩翩的超级帅男向你抛出橄榄枝时,其魅力是汹涌澎湃的,是势不可挡的,是摧枯拉朽的,尤其为爱受伤处于情感低迷期的女子,最容易迷失方向,会被其强大磁场所吸引,毫不犹豫地投向其怀抱。
与宋徵舆断琴断情后,柳如是连气带恨生了一场大病。年龄和阅历让宋徵舆不懂得在佳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嘘寒问暖,而是徘徊于伤情的角落里不敢前行。
宝枕轻风秋梦薄。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着。偏是断肠花不落,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曾误当初青女约,只今霜夜思量着。
这首《蝶恋花》就是宋徵舆怀念柳如是黯然神伤所做。
爱情哪有什么理由可讲啊?女人的恨,大多只是一时,只是发发小脾气地说在嘴上,如果宋徵舆勇敢地去探望柳如是,任她打,由她骂,随她将鼻涕眼泪擦在自己的衣衫上,那么,或许,大概,可能,柳如是以后的生活中,就不会有陈子龙的戏份了。
已拥有一妻二妾的陈子龙就比初出茅庐的宋徵舆有经验多了。在柳如是情感的空窗期,他采取了鲜花加情诗的攻势,守在佳人床前,给她念念诗,和她谈谈心,宽解她为情伤的心怀。
两处伤心一种怜,满城风雨妒婵娟。
已惊妖梦疑鹦鹉,莫遣离魂近杜鹃。
琥珀佩寒秋楚楚,芙蓉枕泪玉田田。
无愁情尽陈王赋,曾到西陵泣翠钿。
这首七律诗,就是陈子龙为病榻上的柳如是所写。诗里,卧子自比陈王曹植,那么就是将柳如是称赞为高贵优雅温柔美貌的神女了。如此魅力无边,有才有貌,兼具财势与地位的男人,这般深情款款地对待自己,任哪个女人都会怦然心动的。何况身份为妓的柳如是,她一直想用高贵的文学来粉饰自己的身份,偶像陈子龙的称赞比云南白药的功效还要灵验,让她那颗受伤的心,很快就止住了血。
治疗情伤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另一段情来覆盖住过去的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让柳如是鼓起勇气想接受另一段情感。
那些离散的岁月,重回身边;那些暗淡的韶光,再次明亮;那些光阴的故事,全被折进了书页的章节。
看花的人变为种花的人,种花的人,变为葬花的人。
流年未亡,夏日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