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结果,黄嘉归无法向已经到灵北的夏冬森交代,等了一个月,仍无动静,黄嘉归整日坐立不安,他觉得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时迅提醒他:“找人直接和灵北市领导接触。刘立昌肯定能找到路子。”
时迅的提醒,使黄嘉归有了主意,毕竟中国人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之说,何况北京的和尚。他和时迅说话时虽然晚上十点了,他还是立即给刘立昌打电话
刘立昌一听黄嘉归的声音,说:“该不是拉皮条吧?”
黄嘉归正言道:“可不是闹着玩!”接着,把事情说了,他说,“灵北分管外资的副市长郝大伟,是国务院政研室下来挂职刚落地的。”
刘立昌听了,说:“算你找对人了。我的一个新华社的哥们,他的同学就在国务院政研室,还有点职务的。”
黄嘉归说:“你开价吧!”
刘立昌说:“你真把我当生意人了?你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点票子,人家还以为多大的事,反而谨慎了。你干脆向小里说,就说夏冬森是个国际著名的艺术家,到灵北投资了,有关领导得出面见见,就说新华社记者要去采访,到时请市里的领导谈谈这个项目。”刘立昌十分有把握地说,“你想,他们能不见吗?至于见了面说什么,就由你和夏先生了。后面的事,你策划。”
黄嘉归说:“那就事后感谢你。”
刘立昌真的办事,第二天晚上八点多钟,黄嘉归在车里接到了刘立昌的电话。刘立昌高声叫道:“我和哥们正在喝酒,你的事办了,兄弟刚和灵北的郝大伟市长讲了,他说马上过问。”刘立昌好像喝多了,有些吐字不清。
接完刘立昌的电话,黄嘉归突然觉得身上像卸下了一块巨石。
隔日上午十点,黄嘉归的手机响了,是市政府办公厅一位秘书打来的,他问清了黄嘉归的身份后,通知:“下午三点,郝大伟副市长,在市政府大楼四楼会议室接见S国艺术家夏冬森,请黄嘉归和夏先生按时到,有新闻记者采访。”黄嘉归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夏冬森。
下午三点,黄嘉归陪着夏冬森,准时赶到了市政府四楼会议室。实际上,那儿根本不是个会议室,可能就是政要接待宾客的地方,不过房间挺大的,当头放了一对沙发,两旁也摆了沙发,对面留了很大的地方,显然是记者的席位。他们到时,已经有记者在等,而且门外站的也有人,有扛摄像机的,也有拿照相机的。他们刚进去,郝大伟就进来了。不用介绍,他们就迎上去,郝大伟握住夏冬森的手,说:“久闻大名,失礼了,失礼了!”
这时,就有闪光亮闪,刚刚架起的摄像机也开拍了,一束强烈的光打进来,热烘烘的,是电视台的记者打的新闻灯。黄嘉归竟有些紧张。
郝大伟把夏冬森让到当头的沙发上,自己也坐了,黄嘉归就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郝大伟开口居然说出夏冬森许多作品的名字,这不但使黄嘉归吃惊,也使夏冬森吃惊。夏冬森就问:“请教郝市长,你是在哪儿知道拙作的?”
郝大伟说:“我去年在日本访问时,主人领我们参观了一个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展,见了你的字,还见了你的画。主办方还送了画册,非同凡响。”
夏冬森说:“过奖,过奖。”
聊了一会艺术的话题,郝大伟就问空山项目的情况,黄嘉归把大致构思和投资情况讲了讲。郝大伟听了,说:“这个项目很好,我看灵北是需要这样有文化含量的旅游项目。”末了,他说,“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协调解决的就直接说。”
黄嘉归介绍了几句开发区领导如何重视的套话之后,说:“规划审批太慢了,夏先生等了一个多月了,什么也干不成,太浪费时间。”
郝大伟立即说:“我马上过问。”说罢,又对夏冬森说,“夏先生多多包涵,我们办事效率有时太低。”
夏冬森也就笑着说:“如果知道规划一时批不下来,我就暂时不来了。”
郝大伟说:“你放心,会尽快的。”
与郝大伟见面的第二天,灵北所有报纸都报了,电视台是当晚在新闻里播的,《灵北日报》在头版发了照片。晚报则发了一篇特写,用了个很有内涵的标题,叫“有一种行动叫文化”,详细记述了夏先生与郝大伟的艺术对话,当然也说了空山的项目,称般若园是中国旅游业一次里程碑的突破,称其为“功在千秋的伟大艺术工程”。新华社则重点介绍了空山般若园的内容,说她是中西文化的一次亲密接触,向全国发了通稿。
上午九点,空山办事处招商办主任吴春树打来电话说:“接管委通知,明天上午九时,在空山召开般若园项目现场办公会。”
黄嘉归判断是郝大伟打招呼起了作用,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九时,黄嘉归带着马可,准时到了空山办事处。相互介绍时,黄嘉归才知道,规划局、旅游局、文化局、林业局等相关业务分管局长都到了,而且人大、政协的领导也来了,大约有十七八人。开发区电视台的记者还扛了摄像机,看来阵势是不小的。
现场会第一站在空山。时间虽已四月天,但空山的风依然很刺人。尽管是个大晴天,九点多,日照也已洒满山坡,但微风刮在脸上和手上,依然能感觉到冷。这些在办公室里呆惯了的人,下车就有些缩头缩脑,倒是高雄起干脆,领了大家前面走。他是去年全市招考局级干部被录取的,年轻,也没什么官架子,自然就多了些朝气。走到一处开阔的地方,前面的视野也明朗,他就停下来,说:“今天的太阳真好,”说完见大家不解,就又说,“空山是大有希望的。”
众人就笑,觉得他嫩。他倒不管,正式宣布会议开始,大家散乱地站着。他说:“首先我传达一下戴书记和梁主任的指示。”高雄起力图使声音宏亮些,就清了清嗓子,说,“戴书记今天在市里开会,梁主任前天出国了,他们都打了电话,十分关心这个项目的进展,希望尽快通过规划,尽快动工。他们还传达了郝市长的指示,说这个项目属于灵北市的,要尽快办好。”接着他宣布,黄嘉归汇报。
马可迅速把打印的文字说明材料,发给在场的每个人,把两本效果图给了高雄起一本,另一本给了人大、政协的两位领导。大家拿了材料也不看,就等着黄嘉归介绍。
高雄起提醒:“拣主要的说。”
黄嘉归说般若园的构思与建设,要彻底走出媚俗的陷阱,取佛教文化的精髓,向石头注入灵魂,也就是抓住中国乃至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的理念。
黄嘉归慷慨陈辞,众人洗耳恭听,但似乎大家并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一阵风刮来,就有人伸手去捂耳朵。
高雄起借机说:“气温有点冷,这样行不行?说得具体些,比如要做什么景点。”
黄嘉归心里明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必须先用所谓的高深的开场白震住这些人。黄嘉归就把话题收回来,他指着前方五十米外的巨石,说:“大家看,前面那个像树干一样的巨石,稍雕凿,便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子的形象。大家可以传看一下效果图。”
听了黄嘉归的话,高雄起和人大、政协的随主任和杨主席拿起手中的效果图,翻到第一个画面。
这时,人们也凑过来。黄嘉归说:“上半部分像树桩一样的位置,雕刻老子的头像,大家看,那几条裂纹一直到了根部,就变作老子的胡须。树桩中间部分当然就可雕成老子穿长袍的身子。然后什么也不用表现了,胡须与下身的底部连成一体,就成了无数条树根扎进大地的感觉,上下形成一个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的老子的造像。”
这时有人拍手,黄嘉归看时,是政协副主席杨力挺。
“妙,妙,妙。”杨力挺连说三个妙字。他这么一说,众人就毫不犹豫地附和,虽不是异口同声,但都纷纷说像,或叫好。杨力挺似乎意犹未尽,就又叫一声黄嘉归,说:“黄总,也有你的,实在感谢你给我们开发区引来的这么个项目。开发区搞了十几年建设了,终于引进一个文化项目。”
黄嘉归又介绍了几件作品,杨力挺冲着高雄起说:“高主任,你看怎么样?我觉这几件作品就够了,这个水平我们只能是来学习的,天气又冷,你看?”
高雄起看看大家,说一声:“回办事处。”
到了办事处的会议室,高雄起宣布会议继续进行,人大主任随立先开了口,他说:“这么好的项目,早就应该批准规划开工了,竟然市里的领导都知道了,我们才动作,实在不应该。”他直对参加会议的规划局的副局长张之同说,“限你三天批出规划来,不要有什么想法。我来参加会议前,戴书记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说如无大的分歧,就定下来,小的分歧下去可以再完善。书记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不能再拖了。”
随立先的话,等于给这个会议定了调,别人不好再表态。见无人再说话,高雄起就说:“大家如果没有其他意见了,我就说四条:一、这个项目,是一个高端的文化旅游项目,涉及到各个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的,要大力支持,特事特办,尽快落实;二、依据今天现场办公会会议精神,规划局尽快批准本项目规划;三、般若园积极筹备,空山办事处协助,保证十日内正式开工;四、空山办事处作为这一项目的落地单位,要提供一切必要的措施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尽快建成。”说完,他问大家还有没有意见,无人发言,就宣布现场办公会结束。
现场办公会后的第四天上午,黄嘉归接到规划局的电话,他匆忙赶到张之同的办公室一看,旅游局的副局长贺长智也在。三个人握过手,张之同拿出规划局的批文,黄嘉归看时,是普通的一张纸上,打了一个通知,盖了土地规划局的公章。
灵北般若园大地艺术风景区有限公司:
根据灵北开发区管委会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四日关于空山开发的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经审核,同意你公司上报的《般若园项目规划方案》,可进行基础设施、道路和景点的建设。如遇重大建筑或方案调整,需另行报批。本批文内容如涉及其他行业管理的,请另行审报。
灵北开发区规划建设局
1997年4月17日
拿了文件,黄嘉归就叫上马可,带着会议记录本,去找夏冬森。
夏冬森说他对细节不感兴趣,直接说:“明天我就上山创作,你让工程部配合我,开工仪式你们办,开工时一定要让嘉宾看到一些作品。”
黄嘉归听了,当场就给工程部经理韩得明打电话进行了安排。
各项准备工作紧张进行,开工仪式的先一天,黄嘉归正在空山现场确定开工仪式的背景时,突然接到马可的电话,说刚接工委办的电话,戴力行书记马上到空山视察,看望正在创作的夏冬森先生。
虽然只有几天工夫,山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在约三百多米的距离内,山路整修一新,走起来已有了下脚的地方,杂草被铲除,横在路中和边上的乱石,变得规整了。老子和巴金造像的形状已基本出来了,其视觉比效果图还好。更有一处绝的,是原先没有设计的,夏冬森现场发现了,就处理了周边的环境,一个斜身躺着的女人的祼体就出现了。丰满的臀部,圆润的大腿,还有修长的身材。平日藏在杂草丛中的一块普通石头,经整理环境后,露出了惊世骇俗的美艳,似乎还散发着体温的芳香。虽然这尊天然石雕,少了头部的表达,似乎她的灵魂已融入了连体的山崖。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是夏冬森手书的“邓肯”两个字,再下面就是邓肯的一句名言:“我们的艺术不过是以姿态和动作,把自身整个的真实表现出来。”
黄嘉归说:“这几件作品放开讲,也得几十分钟的。”
夏冬森说:“我当导游。”说着就笑了。
这时,下面有人喊,黄嘉归就向下跑。果然戴力行到了,后面还跟着区人大、政协的一把手。黄嘉归快步上去握了戴力行的手,同时给后面的两位领导点了点头。
戴力行一反往日的严肃,握着黄嘉归的手,说:“黄总,你终究是个人才!你怎么离开报社的,我都不知道。你居然搞出这么个惊天动地的事来,看来他们放你走是对的,那个滩小,是养不了你这条大鱼的。”
黄嘉归忙说:“戴书记让我无地自容了,走到哪里也是您的部下。这项目要不是您关心,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黄嘉归的性格,过去,他是很难说出这样的话的,即使想好了,也是难以说出口的。今天倒是一张口就来了,可见平日里人们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戴力行听了,当然高兴,他依然笑着,说:“我今天不就来了?”说着,就问夏先生在哪儿。黄嘉归就陪着戴力行向上走。这时夏冬森也听见了动静,就向下赶,在老子造像的地方他们遇到了一起。不用黄嘉归介绍,戴力行一把握住了夏冬森的手,说:“夏先生,你能把精湛的艺术带来中国,带到灵北开发区,是我们的荣幸,十分感谢你。”
戴力行的热情,竟使夏冬森一时有些感动,他说:“能来中国是我的荣幸,一个海外游子终于在文化祖国的怀抱里做点事情,把自己的艺术贡献给这大好山河,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荣幸?”
突然,戴力行看见了不远处老子的造像,就说:“有作品完成了?”
夏冬森说:“做了几件。”言罢,就指着前面的老子造像说,“这是中国大哲人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戴力行口里吟道,说,“非常之手笔。”然后就对身边的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说,“你们看,就那么几刀,将胡须与原本的裂纹连起来,深入地下,把老子的思想表现得入木三分。以老子为题材的国画和油画,我见过,雕塑我也见过,但从没见过这样生动传神的。”
戴力行与夏冬森说话间,就走到了那块祼露的石头旁,戴力行停下来,夏冬森说:“这是美国现代舞鼻祖邓肯,一点人为加工的痕迹都没有,完全是自然的,只是埋在杂草中,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
戴力行说:“黑格尔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夏冬森说:“戴书记,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呀。”
戴力行笑着说:“学习,学习,向大师学习。”
夏冬森说:“邓肯首创现代舞,强调自然美,但她的自然美,是表达人的自身,包括形体。从人类文化史角度看,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她说过一句名言:人之所以有德行,是因为诱惑得不够。她表达的是人们的欲望,欲望恰恰是佛家所说导致无明贪嗔痴的根源,所以,她需要参悟。如一位东方学者所说,西方因开悟走近东方。西方文化过于倡导人欲,表现个性张扬,必须在东方文化中寻求融合,这样东西文化的融合,才是世界大同的明天。”
戴力行笑说:“这就叫讲政治。”
听着的人们就笑了。戴力行说:“看来夏先生对中国的国情和文化是十分了解的。”他对身边随行的记者说,“报纸电视台,把我说的这些话报道出去,不但支持了这个项目,也给那些说我们这些年来一点文化事都不做的人一个回答。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开发区今后是要加大文化事业的发展的。”
视察结束,戴力行握着夏冬森的手说:“我们是朋友了,有什么要求就直接找我说。”
夏冬森直接发出了邀请:“请戴书记明天来参加开工典礼吧。”
戴力行说:“那是肯定的。”
戴力行视察空山般若园的新闻,当晚就在开发区的电视台播出了。
第二天开工典礼如期举行,接着,灵北的各新闻媒体又是一轮轰炸,灵北的大部分人知道了空山所发生的事。而新华社的新闻稿写得更精彩:“投资超过一千万美元,占地达一万二千亩的世界首座大地艺术风景区在灵北开工建设。”由于它独特的文化主题,被全国多家报纸转发了。一时,般若园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