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8

时间:2013-06-20 10:58   来源:中国台湾网

  然而,戴力行的过度支持,引起了梁大栋的不满,他决定在空山召开般若园项目现场办公会,他想了许久才作出这个决定。本来,在开发区像般若园这样投资规模的项目,何止十个八个,过亿美元的项目也有的是,他完全可以不过问。但是,令他费解的是,戴力行竟然三番五次地介入。审批规划本来按程序走就是了,只是受了市领导的要求,他才指示特事特办。但开幕式前戴力行抢先视察,使他不得不打消了出席开工仪式的决定。一个不大的项目,两个党政主要领导都去凑热闹,给人的印象不严肃。再者,项目本是管委会管的,可戴力行常常插手,使他不舒服。最后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一封举报信。梁大栋看了举报信,立即决定召开般若园现场办公会。

  梁大栋的命令是九点半下的,十点钟,该去的人就在楼前汇集了,人大去的还是主任随立先,政协是副主席杨力挺,管委会分管旅游的副主任高雄起理所当然参加了,各个局不是局长就是副局长,总之,凡是通知了的,无一家缺席。

  接到通知的庄新,当然不敢怠慢,立时叫上吴春树,开车在路口等待。车队到了山下,人们纷纷下车,向梁大栋的周围聚拢。

  刚才还在的太阳,这时钻进了云里,空山的云层似乎比别处更厚,而且是块状的,像要从头顶砸下来,压得人们有些喘不过气。

  转眼间,他们就到了夏冬森创作完成的作品前,首先令梁大栋极不舒服,那尊老子雕塑的胡须,不是在地里,而是扎在了他心里。梁大栋的眼睛里几乎冒了血丝,他厉声问:“这副作品不是规委会否定了吗?怎么又出来了?”

  所有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庄新四周搜寻,企图找到般若园的人,但没有看到,他悄声问站在身边的史九刚,才知道没有通知般若园的人参加。

  梁大栋见无人响应,就直接点名,问规划局长吴桐:“这规划是你们批的吗?”

  吴桐不急不慢地答:“是我们批的,是依据高雄起主任主持召开的现场办公会的纪要批的。”

  梁大栋就看高雄起,高雄起不语。梁大栋就大声说:“现场办公会是我要高主任主持召开的,但那些作品都是规委会的会上大家看过一次的,发表了意见让修改的,他们不是重报了设计方案吗?”

  吴桐说:“我无意中把两份方案对比了一下,作品并没有改动,只是把背景放大了些。”

  像有一口气噎在了胸口,梁大栋一时感到了气短。

  他突然叫了一声分管文化的宣传部副部长胡世明的名字,说:“把那封举报信念念,让大家听听。”

  胡世明答应一声是,就掏出放在公文包中的信,看来他是专门复印了几份的,原件是报给了梁大栋的。胡世明向高处站了站,以便人们都能看见他。他显得并不急,慢慢地展开了信,清晰地念道:

  开发区各位领导:

  我作为开发区的一名普通市民,也作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多年的空山人,反映一个问题:空山的开发不能这样下去。让一个所谓的国际艺术大师的外国人,在这座破坏了就可能永远无法复原的自然山林中,胡刻乱画,是极不严肃的。只要走进去看一看,几个月前还是一座美丽的原始山林,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了。且不说作品格调的低下,许多人物造像随心所欲,号称大地艺术,实际背离了中国的传统,特别是社会主义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精神,造像显得怪异丑陋,是很难接受的。即使真如创作者所声称的那样,是世界第一,是伟大的创造,那么,这些作品也应聘请专家,组织专家,逐件进行审阅,然后做出结论,这才是严肃的,合乎国际惯例的。我们不能让一个外国人加上一个中国人,两个人把开发区的人都糊弄了。

  这种自我欣赏的个人创作行为,应立即终止,否则我们对不起脚下的土地,对不起我们的子孙万代,我们要把一堆文化垃圾留给后代吗?

  不对之处请指正!

  灵北开发区一个普通的人

  胡世明念完,将举报信重新放进自己的皮包里,就又退回到低处站着。

  现场无一人反响,反而比刚才更静了,似乎人们保持了一个姿势,连步子也不挪动。梁大栋站到高处,挥一下手,说:“听听,大家听听,这是群众的声音。你们怎么看,我还不知道,但群众说得太对了,难道我们这些掌握着这片土地未来的人,能无动于衷吗?能眼见这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继续发生吗?不管你名声多么大,影响多么广,你得按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办事!这不是画在纸上,也不是画在墙上,撕了、拆了就可以了事。这是永久性的破坏啊!”梁大栋说着,就喊庄新的名字,说,“通知般若园,明日起全面停工,重新审定规划。”

  庄新一时语塞,但他憋了半分钟,还是开了腔,他说:“梁主任,这怕有难度,因为规划是发了文的,戴书记还当面让文化局下了批文。如果这样停了,给外商不好解释,引起外商不满。”

  梁大栋挥了下手,高声说:“那是你的事,你愿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我要的是对历史负责,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庄新只好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不再争辩。

  梁大栋又问了一句:“大家看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场鸦雀无声。于是,梁大栋就宣布散会,并要求规划局和旅游局牵头,出一份今天现场办公会议纪要。

  于是,他们就下了山,各自钻进了自己的车里,车队又一溜烟出发了,由慢加快,终于飞奔起来。

  突然黑暗的天空,被一道闪电照亮,接着,就是一声比闪电更令人惊骇的雷鸣,接着便是大雨。这雨虽然来得突然,但人们立即明白,季节已快到仲夏了,突降暴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还有比这来得更猛烈的时候。

  回到办公室的庄新,立即交代吴春树:“给黄总打个电话,说说今天的事,我们只能这样。”

  吴春树只好给黄嘉归拨了电话。

  中午,庄新在办事处食堂匆忙吃了几口,刚回办公室了,就接到了戴力行的电话。

  戴力行是从黄嘉归嘴里知道的。本来他设家宴招待夏冬森,听到这个消息,他半天没有缓过神。送夏冬森上了另一辆车,他给庄新打电话,直接询问上午发生的事。

  庄新就毫不避讳地把梁大栋现场办公会的情景描述了一遍,当然还夹杂了他的看法。他说:“关键是那封举报信,我看他们是策划好了的。”

  戴力行有些激动地说:“胡闹,真是一点政治也不懂,他考虑过影响吗?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而且社会反响如此之大,就凭一个领导一句话就停工,这真成了笑话。你们知道夏冬森是什么人吗?真是要闹出国际笑话。”

  也许戴力行觉得自己过于激动,说得多了,就突然停下来;也可能为了表示亲近,也可能是对庄新的完全信任,他缓和了口气,说:“可能听到什么风声了,市上要调整班子了。”

  这句话,对庄新而言,既说明了上午事件的深层原因,也表明了上级的信任,不是自己的人,官场上是不轻易这样说话的。庄新就说:“戴书记,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呢?通知不通知般若园的黄总?”

  这句话问得很得当,既是请示的口吻,又把话说明了,也能讨到处理的方法。

  戴力行说:“不用再告诉了,黄嘉归陪着夏先生就在我后面的车上,我们正在向空山赶,大约一个小时后到。”问明情况的戴力行,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把电话打给了郝大伟。他们有一定的私交,所以,说话也就直接些,再者,戴力行兼了个灵北市经济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职,组长是市委书记汪至平兼任,所以,他享受的是副市级的待遇,虽是个虚职,但论级别和郝大伟平级。

  电话接通后,戴力行就将梁大栋未和开发区任何领导碰头商量宣布般若园停工的情况,汇报给了郝大伟,他的汇报语气冷静,讲得有理有节。最后他说:“太年轻了,这事如何收场?”

  郝大伟参加了开工仪式,又会见过夏冬森,应该说对这个项目和夏冬森是了解的。他不排除梁大栋召开现场办公会肯定有其理由,但宣布这个项目停工显然草率了,甚至有些不把戴力行和他放在眼里的意味。他毕竟公开支持这个项目。

  郝大伟说:“项目不能停。”他对戴力行说,“你让梁大栋给我打个电话。”

  戴力行扣了电话,手机在叫,电力不足了,他换块电池,接着就给梁大栋打电话。他极力压着心头的火气,说:“梁主任,对般若园这样有影响的项目,就是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艺术本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要交流;要停工重新审批,也是可以的,但要通气。郝市长公开表态支持,新闻媒体都报了,影响那么大,你一句话说停就停了,太不严肃了。”戴力行压住的火气终于爆发,他说,“你给郝市长打电话解释吧,他现在就等着。”不等梁大栋作出任何反应,戴力行就扣了手机。

  由于郝大伟的过问,梁大栋让般若园停工的决定两个小时后就作废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