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鲜明的泰国文化
早期泰国文化1)陀罗钵地文化(公元 6—11世纪)这是一种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同时又带有鲜明佛教色彩的文化,当时城市建 筑多采用圆形和椭圆形。城墙和护城河都建立起来,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的建设还会与周边地理环境协调。主要代表有:佛统府古城、北大年的也兰古城、南奔府的哈利班超古城和玛哈莎拉堪府的那空占婆城等。2)室利佛逝(三佛齐)文化 (公元 8—13世纪)室利佛逝是一个信仰大乘佛教的国家。中国、印度、爪哇、阿拉伯以及马来半岛之间的商业贸易使其文化发展得益。室利佛逝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尤其是塞纳时期的艺术样式。其宗教建筑主要分布在素叻府的猜耶县、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并一直延伸到印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一下泰国室利佛逝风格的观音像、菩萨像和护法像。3)华富里文化(公元 7—13世纪)与前两者不同,华富里文化吸收了丰富的高棉文化,当然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融合了大乘佛教。这种文化在泰国东北及东部地区都能感受到。据历史记载,高棉帝国的疆土曾多次扩展到现在的泰国国土上,尤其是公元 11~12世纪更加明显,包括武里喃的帕侬隆石宫(Prasat Hin Phanom Rung)、孟达石门(Mueang Tam)和呵叻府的披迈石宫(Prasat Phi Mai)等等都是高棉时期留下的建筑遗迹。13世纪时,高棉的婆罗门教(印度教)被大乘佛教取代,便有了大乘佛教风格的建筑出现,包括邦古方塔(Prang Ku)、素辇府的达门石宫(PrasatTa Muan)、北碧府的孟星石宫等等(PrasatMueang Sing)。我想,高棉人一定没有想到当年建立的很多印度神庙最后变成了佛教寺院;当时的国王也没想到,佛教寺院最后变成了遗迹。也许,这就是历史。
泰国政权和王朝泰国历史上有四个主要的封建王朝,即素可泰王朝(1238年—1438年)、大城王朝(1350年—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但泰国历史悠久,有许多古老的政权,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文化遗迹。1)素攀武里政权在当今的素攀府,由陀罗钵地时代发展而来,主要统治过素攀河谷两岸,经济依靠农业、陶器业和商业。到大城王朝时期,这里曾作为军事重镇,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华人开始迁徙到此。2)洛坤政权洛坤府历史极其悠久,公元 3世纪即有室利佛逝在此建国。洛坤政权统治过泰国南部城市,其地位非常重要,在历史上也影响过素可泰和阿瑜陀耶王朝。统治区域是佛教传入的主要地域。当时并存着印度教,南传佛教以及大乘佛教。共有 12个属国,称为 12生肖国,后并入阿瑜陀耶。3)兰纳王朝这是从南诏国过来的孟莱王在清迈建立的政权,主要接受小乘佛教文化。公元 1442年—1487年统治达到顶峰,16世纪被缅甸吞并,后独立。1939年,清迈最后一位国王凯奥(Major General Prince KaewNaovarat )死后,领土并入到现在的泰国版图。详情可见清迈帕邢寺内的壁画,描绘了兰纳时期的风情。与此同时 ,在不远的帕尧 (Phayao)还有一个帕尧王朝,因与泰国中部的关系比较疏远 ,因此一般不被认为是正支。兰纳王朝与素可泰王朝、帕尧王朝结成联盟 ,共同巩固了泰人的统治。今天的清迈仍然可以看见丰富的兰纳文化遗迹。4)素可泰王朝室利?因陀罗是素可泰王朝的创始人 ,他领导泰人从真腊的统治中独立并藏于曼谷国家博物馆的却克里王朝初期的“天神会”壁画自立为王,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这同样是信奉佛教的一个政权,在第三任国王兰甘亨大帝时代达到顶峰,兰甘亨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流行于素可泰地区的巴利文、吉蔑文加以改造,创制了泰国文字。15世纪后被兴起的阿瑜陀耶吞并,详情可见素可泰篇。5)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当素可泰王朝日益衰败时,乌通王乘机独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从此开创了持续 4个世纪辉煌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称大城王朝)。这是一个既会发展经济,又会打仗的王国。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和法律制度。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缅甸所灭。6)吞武里王朝华人将领郑信以收复河山、匡复暹罗为口号,招兵买马,经过几年的争战, 重新统一了泰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吞武里王朝历时虽然只有短短的 15年,但却是泰国历史上极强盛的王朝。作为华人首领,郑信王的功绩是不能磨灭的。7)曼谷王朝吞武里王朝后期大将却里克通过政变登上了新的王位,开创了却克里王朝,成为拉玛一世。之后迁都曼谷,因此,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延续至今(现国王普密蓬是这个王朝的第九世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