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又名嘉庆子、李实、嘉应子,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性味甘酸、微温。李子的果实圆润饱满,颜色紫中透红,艳丽而夺目,果香浓郁,味道酸甜可口,晋代傅玄在《李赋》中就对李的色之多彩、泽之艳丽、形之千态、味之各异、营养健美之功效描述得惟妙惟肖:“植中州名果兮,结修根于芳园。列嘉树之蔚蔚兮,美弱枝之爰爰……或朱或黄,甘酸得适,美逾蜜房,浮彩点驭,赤者如丹,入口流溅,逸味难原,见之则心悦,含之则安神。”
李子在我国约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李子的生产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一位。李的品种较为丰富,仅中国李的品种就有约近500个以上,如夫人李、嘉庆李、携李、红香李、玉黄李、密李、五月李等均为李中传统的优良品种。
李子除了可以鲜食,经过加工,还可制成李子干、蜜饯、罐头、果酱、果酒等营养食品。其含有维生素、果酸、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药用功能也非常广泛。
《素问》中说“李味属肝”,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指出“肝病宜李”,说的就是有肝病的人,适用李子治疗。李子的果实可以养肝破瘀,果仁可以活血利水,李子干可以解渴醒酒,李子汁则是夏季的防暑佳饮。李子以其艳丽的色彩,丰富的营养和特有的保健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
每100克李子中含有:蛋白质 07克脂肪 02克碳水化合物 78克膳食纤维 09克维生素A 25微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02毫克维生素C 5毫克胡萝卜素 150微克烟酸 04毫克钙 8毫克铁 06毫克锌 014毫克磷 11毫克钠 38毫克硒 023微克钾 144毫克镁 10毫克
李子性味甘酸,性平,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生津止渴、平肝去热、活血利尿、增加皮肤光泽、美白等功效。
1. 改善贫血症状
李子中含有的维生素B12,可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具有改善贫血症状的功效,贫血者适度食用李子对健康大有益处。
2. 护肝健胃
李子性平,味甘酸,入肝肾经,具有清肝热、生津液、利水健胃的功效,对肝病有较好的保养作用。
3. 润肠通便
李子中含有李甙、苦杏仁甙,具有润肠通便、利尿消肿、散瘀之功效,可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跌打瘀血作痛、水气肿满、虫蝎蜇毒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4. 美容祛斑
李子花与梨花、樱桃花、蜀黍花、红白莲花等研细成末,用于洗脸,可使面部光洁如玉,具有美白、祛黑斑之功效。
李子不适宜与鸡肉同食,李子为热性食物,具有生津利水、清肝涤热、活血化瘀、益肝强肾的功效。鸡肉是温补食品,二者同食,易助火热,对健康不利。
李子不宜与青鱼同时食用,青鱼含有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6、烟酸、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性甘味平,有益气化湿、养胃健脾的功效,而李子酸温而多汁,助湿生热。尤其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血热患者更应慎食。
李子与鸭蛋不宜同食,二者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浆水解毒。
李子与雀肉不宜同食,二者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鸡屎白解毒。
李子不宜与蜂蜜同食,蜂蜜含有多种酶类,而李子的生化成分非常复杂,二者同食,会产生各种生化反应,其中某些反应的结果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
食用李子后不适宜饮用大量的水,否则会引起腹泻或胃痛。
李子不适宜过多食用,过量食用李子,会对牙齿及脾胃造成损伤,一天食用量以不超过5颗为佳,吃完后最好进食如苹果、海苔片等碱性食物,以求酸碱中和。
肝热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欲饮:用李子100~120克,去核捣汁,加蜂蜜少许服。
美容:鲜李子250克绞汁,和米酒等量兑匀,夏初服用,每次1小杯。
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舌生疮:取李子2个连核捣烂,加食盐少许,开水1杯,拌匀放冷,取汁,含嗽,每天多次。
皮肤湿疹、瘙痒:酸李250~500克,捣烂,水煎外洗患处。
结核病发热,糖尿病口渴:李子捣汁冷服。
面黑:李核仁研碎,用鸡蛋清调糊状,涂于面黑处。
1李子柳丁绿茶饮
原料红肉李子5颗,柳丁原汁200毫升,绿茶粉5克。
制作
(1)将李子洗净,去核,切成丁。
(2)将切好的李子肉、绿茶粉、柳丁汁放入果汁机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李子柳丁绿茶饮具有消除疲劳、保肝利尿之功效。2李子米仁汤
原料李子5个,米仁30克。
制作
(1)将李子冲洗干净,去核,切块。
(2)将米仁淘洗干净,备用。
(3)锅中加水,放入李子块和米仁,上火煮至熟,即可。
用法将此汤分两次一日内饮完为佳。
功效李子米仁汤具有养肝、破瘀利水之功效,对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市场上常见的李子品种有红肉李、黄肉李、加州李等,无论是何品种,入水不沉的李子便是劣果,对健康不利,不宜食用。
李子对肝病有较好的保养作用。但应食之有度,才能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多食李子会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脾胃虚弱者宜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