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宝如何才能拿到央行的牌照事宜上,马云、杨致远、孙正义最终都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阿里巴巴董事会由四个人组成,雅虎的杨致远、软银的孙正义、马云、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关于支付宝的事情,马云说,阿里巴巴董事会就支付宝获取牌照一事已经讨论了快三年多,从最早猜测国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管理到后来央行提出要这方面的管理,几乎没有一次董事会不认真讨论这件事情。
而杨致远早在2008年还不看好支付宝,认为卖出去都可以,卖给谁都行。杨致远甚至建议马云将支付宝早点处理掉,当时因为谁都不看好支付宝会做成功。杨致远认为支付宝第一天就只是淘宝的功能,它不是美国的Paypal,它每天是亏损的,如果没有淘宝,可能就Cruch掉,就等于关掉了。现在既然涉及到要申请牌照诸多的“麻烦”事宜,卖给别人是明智的。
在支付宝申请牌照期间,孙正义对“外资企业”这一资质瓶颈,曾提出“协议控制”的方案——即成立纯中资持股的公司持牌,通过商业协议安排,将持牌公司收入转入外资公司。
但马云以风险过高为由拒绝了孙正义的方案。马云非常清楚,所有的讨论围绕的都是“利益”二字。杨致远代表的是雅虎股东的利益,孙正义代表的是软银股东的利益。马云认为,作为大股东来讲,他们都没错。但杨致远和孙正义都是阿里巴巴的董事,董事要维护这家公司的利益。作为董事来说,他们都错了。因为作为阿里巴巴的董事来说,必须捍卫客户、员工还有其他股东的利益。在整个支付宝申请牌照的讨论中,杨致远和孙正义的态度都非常明确,他们眼里只有各自公司的利益。
在历次董事会上,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管理层,与外资股东雅虎、软银的主要分歧在于:雅虎、软银认为通过协议控制可以。但却遭到马云“央行不会通过”的拒绝。马云认为,作为一家公司的董事,就必须要“维护这家公司的利益”,而孙正义和杨致远的态度令阿里巴巴管理层极其尴尬。
在孙正义看来,协议控制一定可以,中国所有法规都可以绕开的,没有不可以的。孙、杨二人甚至说,他们在中国有认识的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马云则认为,孙正义、杨致远不理解中国实际情况,照搬美国经验。支付宝成立这么多年来,从第一天开始,阿里巴巴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中国没有这么一个机构、这么一个先例、这么一个行业属于类金融服务,作为吃第一只螃蟹的机构,阿里巴巴每个季度都要向央行汇报,并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工商银行进行监管。因为这是涉及到金融安全的问题,做得不好,大家都会产生麻烦。
马云的态度是,坚持按照国家法规办事,如果认为制度和法规是可以绕开的,那就意味着支付宝的未来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不可控的基础上。假如央行认真调查,那么牌照肯定会被收回。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支付宝就没有未来。不过马云表示,如果央行的政策有所松动,支付宝重新回到阿里巴巴控股“也是可以谈的”。
因为在“协议控制”的问题上达不成协议,此后每次董事会的讨论环节只要进到支付宝股权事宜的时候,孙正义都会强调自己只剩下一分钟的时间就要走,以规避讨论。这使马云不得不抱怨杨致远和孙正义不顾支付宝死活,讥称孙正义是“能从蚊子大腿里挑肉吃”的谈判高手。“在这个谈判过程中,我认为孙正义比较难谈判,他不是外面传的什么拒绝表态,不愿意到台面上来了。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出来的,只是他在谈判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技巧。我跟孙正义讲你别跟我玩技巧,你要玩技巧跟别人去玩技巧。我们今天是必须把这个事情办好了,因为只有做好了,大家才能把事情做大,而不是每天想的只是自己的利益。”马云形容孙正义在商业谈判上的能力可以说是“天下独步”。
马云对孙正义坚持“绕开法律”办事的态度很不理解,他认为在中国做生意必须100%合法、100%透明。“15年前,美国人教我们做生意要遵守法律,现在却有人叫我们绕开法律。”
中国的商业文化从一开始起就是建立在交情和关系的基础上的,中国商业起步晚,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迅速崛起,许多领域、行业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完备的法律和法规。和中国企业打交道多年的孙、杨二人早已是“中国通”,他们对中国商场上的成功之道参悟得比本土企业家马云还透彻。“玩太极”是生意场上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凭哥们交情和义气,把该办的事抛给你,让你看着办。他们二人直到央行发出最后“通牒”的关头还没有意识到,此次央行是“玩真格的”。因而,这哥俩二人直到上交“声明”的头天晚上12点钟,依然不表态,“不说赞成,也不说反对。”
杨致远和孙正义的态度让马云感到十分“恼火”。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支付宝的管理层最终做出决定,遵从央行下发的规定,先拿到牌照再说。只要生意能够顺利做下去,所有的利益都可以获得补偿,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这样,阿里巴巴管理层向央行递交了如下声明:“浙江阿里巴巴为支付宝的唯一实际控制人,无境外投资人通过持股、协议或其他安排拥有本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马云最终还是做出了终止阿里巴巴集团和浙江阿里巴巴之间的协议控制的“艰难抉择”。
“从协议转让变成正式转让”这在协议控制进入中国十余年间,还是第一次。
马云的“铤而走险”,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使得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从最初的阿里巴巴董事会内部的“吵吵嚷嚷”,直升为国内外商场上的“硝烟弥漫”,以及国内媒体的众说纷纭。
巴茨,一个不得不说的女人
事实上,支付宝的控制权之争,背后是整个阿里集团的控制权之争,而牌照不过是根导火索。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让我们先说说阿里巴巴的控股权之争,以及整个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雅虎酋长杨致远的接任者卡萝尔?巴茨。
2005年8月11日雅虎和阿里巴巴签署了一份“对赌协议”,雅虎将中国业务和10亿美元交给了阿里巴巴,从而换取阿里巴巴39%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从而成为阿里巴巴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这份协议后面还有一个补充协议,就是5年后,即从2010年10月起,马云将不再拥有“不被辞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保证,另外,雅虎将有权从2010年10月起在阿里巴巴集团增加一名董事。
在此项交易前,雅虎中国业务已经在苦苦挣扎的此后进一步萎缩,不过,当时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总资产还不足1亿美元,马云签署这份协议,主要是想引进资金和技术,同时,也表明他对公司的控制权有足够的信心。
2005年阿雅联姻的时候,马云曾宣布,今天已经不是资本主导的时代了,资本永远应该听从企业操作者的。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时,马云在回答“如何处理公司控制权”的问题时再一次强调:投资者可以炒我们,我们当然也可以换投资者,这个世界上投资者多得很。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给中国所有的创业者一个声音,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企业家走的,企业家不能跟着投资者走。所以,即使我只有百分之几的股权,甚至我只有一股或者是两股,我觉得这个公司我还是可以影响的。
曾经有人问软银跟阿里巴巴的关系怎么样,孙正义是否控制得了马云,马云说如果他会受到孙正义控制的话,那他就不是马云了。其实孙正义在阿里巴巴也一直没想过控制马云。
这份协议签署后,两家外国公司——雅虎和软银分别成为阿里巴巴的第一、第二大股东。我们说,互联网之所以在中国得到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国外投资者的资金。在今天那些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没有一家是没有外国股东的。不过,也没有哪一家有如此多的股权集中在外国投资者手中。比如,根据2010年底的资料显示,腾讯的外国投资者中,持股最多的是第一大股东南非的Naspers,其持有约34%的股权。创始人马化腾是第二大股东,其股权略高于10%。而百度最大的外国股东仅持有公司7.5%的股权,不到创始人李彦宏16.1%的持股的一半。
阿雅能够联姻,最大的因素是缘于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和杨致远的相互信任和倾慕。不过,阿里巴巴因为感到未从雅虎身上获得任何搜索技术的帮助,一直对大股东雅虎有所不满,随着阿里巴巴财富的逐年增值以及阿里巴巴上市后为雅虎创造的财富神话,马云为当初签署的这份协议感到万分沮丧。从2008年起,当微软想收购雅虎时,马云就已经开始跟雅虎谈判,想回购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不过,时任雅虎CEO的杨致远后来拒绝了微软的收购计划。阿里巴巴虚惊一场。
2009年1月,随着雅虎新任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的上任,巴茨让马云对雅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巴茨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是一位资深的高级经理人。1992年至2006年,她曾在软件公司Autodesk担任CEO长达14年之久,是美国大型高技术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此外,她还担任英特尔、思科等著名IT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巴茨出任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后,对马云并不“感冒”。2009年初,马云在巴茨上任后去美国拜访时,巴茨当着阿里巴巴管理层的面,指责马云没有把雅虎中国做好。巴茨的一番指责,似乎更加重了马云的挫败感。巴茨又随之对外暗示,或将往董事会塞进一人,并不排除卸去马云的职务。从大股东的角度以及当年签订的协议来看,巴茨的举动无可指责,但这直接触动了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地位。言论传出,立刻引发阿里巴巴控制权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和他的管理团队开始重新审视雅虎39%股份给公司带来的不确定性。马云公开表示对雅虎管理层的不信任。为了避免发生控制权危机,阿里巴巴集团开始酝酿减少雅虎在其公司的股份。2010年2月开始公开表示希望从雅虎手中回购股权,但遭到雅虎的严拒。2011年初,马云又一次提出以35亿美元回购15%的阿里巴巴股份。如果按照这个金额计算,当时雅虎手中阿里巴巴的价值已经高达100亿美元以上。不过,雅虎非常看好阿里旗下的淘宝网和支付宝两大核心,认为未来这两家公司上市后的估值可达数百亿美元,雅虎自然不甘心过早放弃手中的控股权。
雅虎的拒绝令马云感到十分沮丧,阿雅关系一度也搞得十分紧张。马云在2011年5月14日的股东大会上,对股东坦言说,“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交流这个问题”。当时,雅虎拿出来了一个方案,供董事会探讨。到了“关键时刻”,雅虎又说不干了,最终导致回购方案流产。
杨致远与马云的私交甚好,而巴茨在任期内从未主动与马云有过私人接触。马云和雅虎的谈判,多次因无法与巴茨沟通而不欢而散。在软银方面,巴茨与孙正义也有不快。2010年7月,在孙正义的主导下,雅虎日本与雅虎、微软的老对手Google签署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协议,并拥有续约选择权。这明显是与巴茨唱了“反调”。这使当马云因支付宝股权转移问题与一直支持他的孙正义产生分歧后,阿里巴巴、雅虎、软银三者之间的矛盾更为复杂。对马云来说,将雅虎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咒”摘下来已经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未了心愿。而孙正义的协议控股显然没法实现马云的解套目标。当马云将支付宝所有权转移到其私人名下的公司之后,巴茨则公开指责马云盗窃阿里巴巴资产,且没有经过董事会同意。
阿里巴巴是目前雅虎手中最值钱的资产,旗下淘宝网和支付宝也早已盖过了雅虎中国的风头。雅虎与阿里巴巴的交恶,被雅虎董事会认为“已破坏硅谷与中国最有价值的关系”。
2011年9月6日,巴茨这位被称为“硅谷爱爆粗口的铁娘子”的CEO,在距离离任的时间还有一年的时候,接到了雅虎董事长罗伊?博斯托克的电话,让巴茨没有想到,罗伊?博斯托克的电话内容竟是宣读雅虎董事会早已写好的对她的解雇声明。巴茨被雅虎董事会提前革去首席执行官的头衔后,有分析认为,巴茨被炒,与她未能妥善处理与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及日本软银集团的合作关系有关。
技投资基金IronfireCapital创办人、雅虎股东之一的埃里克?杰克逊指出,巴茨严重忽视了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亚洲资产的整体价值。国内业内人士孙杰也指出,巴茨的解雇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巴茨一直以来对阿里巴巴持相对强硬的美国态度,不太了解东方文化,也不努力了解。
对于支付宝股权转移,国内互联网观察者方兴东表示,马云很不喜欢巴茨,但是显然巴茨帮了马云大忙。没有巴茨,马云很难得到支付宝。有了支付宝,马云从过去的B2B为中心,到现在的淘宝为中心,就可以从容部署未来以支付宝为中心的全新格局。巴茨是雅虎的噩梦,但是巴茨是马云的贵人!
业内很多人士一致认为,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关系微妙,是导致支付宝股权转移和“贱卖”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正是巴茨被炒的重要原因。
不过马云为此澄清说:“有人说雅虎的CEO下了台是我害的,其实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支付宝股权变更的纠纷发生在2011年5月,而巴茨的下台发生在4个月之后,从两件事发生的相隔不远的时间上来推测,不能不让人产生各种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