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忍耐:任何生命都要经历磨难与平凡
从容来去,坦然今生,走向远方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夜归临皋》
“归来仿佛三更”,众人皆睡我独醒的时刻,身在黄州的苏东坡还在暗夜中摸索。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无人应答。既然无人应答,干脆借着月色细听江声,拄着竹杖,迎着江风,潮水拍岸有声。江水呜咽有声,听者思潮起伏。
在这种难得的体验中,苏东坡发出了“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慨。想自己半生以来为名利奔走,半生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到如今却不过还是在为了衣食而奔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仅自己的人生难以把握,控制自己的身心也是谈何容易。烦恼重重,借酒浇愁,无休无止,此心难歇。一晚上的狂欢后,这种心情不但不离,自己反而更加沉湎其间,越想越不肯离。虽然遇赦归来,却在逆旅中耗尽心血,求超脱而不能,此身哪里为我所有啊!
问世间,多少聪明人到头来一场白忙,多少故事到最后一片虚空。此时夜深了,风静了,波平了。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从此天地为伴,任意东西,将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山水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说苏东坡写完此词后,很快外面就传闻他泛舟离开了。苏东坡一生天性不羁,行事洒脱,怎奈小舟不堪风浪,四处漂泊,无奈又苍凉。
想必每个人的身上,都应该有苏东坡的影子。有心超脱,却烦恼不堪,半日清醒,半日纠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想必每个人都曾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有意或者无意地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中的苦难与幸福、无奈与喜悦;关于对过去的沉沦、对未来的迷茫;关于对时间流逝的无力、对自己的迷失;关于得到与失去、幸福与伤痛;关于人性中的真诚与善良、自私与虚伪;关于此生的安身与立命、功名与成就;关于精神与境界、温暖与自由……
一念一世界,一梦一轮回。生活是一种感知,人活着是一种心情。
无论是谁,这一生总是要经历苦难的,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的,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同时充满遗憾。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今后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吹雨打,风霜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