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说一个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未必会依然如此;一个智力平常的孩子,经过努力,长大后却可能成就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伟业。
爱因斯坦与小板凳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木讷的小爱因斯坦连手工制作都不行,和老师交流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他能够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开启近代物理学的新纪元呢?
方仲永的故事也不需要我多说了,一个州府县皆称之曰“神”的少年天才,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真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啊!
同样是少年,同样是成长,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呢?那是因为被称作天才的少年,成长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中,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关注,从小到大都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这很容易让他走向两个极端——不是被这些赞誉熏陶得骄纵无比,就是被这些关注带来的压力所挤垮——这二者都非常不利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反观那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对他们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做好了有人鼓励,做不好也没人怪他们,而这正是一个孩子成才的最佳环境。
曾经有一个孩子,他被命运抛弃,曾一度被人称作低能儿,但就是这个平庸的“低能儿”,在一个同样平常的环境中,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番不平常的事业。
这个孩子叫做查尔斯?舒尔茨,世界著名动画人物史努比的创造者。
在舒尔茨读小学的时候,经常是几门功课一起亮红灯,尤其是理科成绩。他的物理学科四次考试的成绩都没有超出个位数,被称为学校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物理试卷清洁工”。在其他课程考试中他的成绩也好不到哪儿去,数学、作文、语法和演讲没有一科及格过。
他头脑简单,四肢也未见如何发达。全校的运动队只有高尔夫球队因为招不到队员才破格接受他作为替补队员。在一个赛季唯一出场的一场比赛中,他将全队的成绩拉了二十几杆,愤怒的队长将其开除出队。
不仅如此,在青少年时期,他还是一个有名的“树袋熊”——笨嘴拙舌、不善言辞,在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人影。
当然不是因为其他的同学都不喜欢他,而是在别人的眼中,他这个人压根儿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学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并感动不已。在整个求学时期,舒尔茨从来没有邀请过哪个女孩子一起出去玩过,因为他太害羞了,生怕被人拒绝。
通过上面的描述,任谁也要把他看成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他的人生注定平庸,直到终点。
每个认识他的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就连舒尔茨本人也十分清楚。然而他对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十分在乎,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朋友,那就是画笔。从小到大,他只在一件事情上取得过出色的成绩,那就是绘画。
舒尔茨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但这并没有得到家人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其他领域都不行的舒尔茨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绘画上面,舒尔茨深信自己能够凭借绘画创造奇迹,他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
上中学时,舒尔茨曾经向《毕业年刊》杂志投了几幅漫画作品,但最终一幅也没有被采纳,对此他感到十分沮丧,但一拿起画笔,郁闷不快就立马散去了。
尽管此后还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经历,舒尔茨却从未对自己的绘画才能失去信心。别人越是质疑,他就越是决心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
中学毕业那年,舒尔茨向当时的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迪斯尼让他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寄来看看,同时规定了漫画的主题。于是,舒尔茨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奋斗。
他投入了巨大精力与大量时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创作了许多漫画。然而,漫画寄出后,却如石沉大海,迪斯尼公司没有录用他——失败者再一次遭遇了失败。
事已至此,舒尔茨感觉生活就如黑夜,在无比困顿的日子里,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
他用漫画的手法画出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学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的画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绘画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自己在绝望中的最后一笔为自己开启了成功的大门。他所塑造的漫画角色一炮走红,他创作的连环漫画《花生》很快就风靡全世界,他成了享誉世界的漫画大师。
命运其实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有时他给了你开始却没有给你结局,有时他让你的结局万般美好但总要拿一个一塌糊涂的开始考验你。因此,正处于逆境中的你,不要自怨自艾,拿起属于你自己的“画笔”,成功也许就在你的下一笔上面。
一句话安慰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反应的选择权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