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冰心在其著作《繁星》里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是啊,对于成功者来说,普通人看到的总是他们光彩照人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埋藏了多少艰难困苦,有谁知道呢?
这就像一个水手,人们看到的是他蹈海的勇气,但却未见其手心中的老茧。一条船,人们看到的是它乘风破浪的壮举,却没有看到它曾经受过的重创。
有这样一条船,作为船它的历史已成过去,但作为精神,它的经历应该永远被我们铭记。
19世纪,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买下一条退役了的船,他们买这条船不是因为它的名气或者还有利用价值,而是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
这艘船自从1894年下水直到退役,在往返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大西洋航线上,总共撞冰山138次,触礁116次,发生火灾13次,被风暴折断主桅杆207次,但是经受过如此多打击的它却从来没有沉没过。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艘船已经被保存进了博物馆,然而一位律师的到来再次让它名扬天下。
在参观这艘船的前一天,这位律师刚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因为败诉自杀了。尽管他以前也有过失败的辩护,而且也不是第一次遭遇当事人因败诉而自杀的事件,但是遇到这样的事,他还是会有一种负罪感。
在他的委托人里面,有的被骗得血本无归,有的被罚得倾家荡产,有的因输了官司而落得债务缠身。在他看来这些全是由于自己的无能,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那些“因为他”而蒙受了巨大痛苦的人们。
但看到了这艘船时,他忽然想到,为什么不让那些败诉的委托人来参观这艘船呢?看看这艘遭遇了无数次打击却依然坚强着不肯沉没的船,这不就是最好的精神象征吗?
于是他赶紧把这艘船的故事抄录了下来,连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了他的律师事务所里。
从此以后,每当自己的委托人到来时,无论有无获胜把握,他都先建议他们去看一看这艘船。
非常神奇,从他挂出这条船之后,他的委托人里面再也没有因为想不开而自杀的事情发生了。
1987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所有英国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沉闷的阴云,为此《泰晤士报》专门派报道组拍摄了这艘船的纪录片。纪录片一经播出,就成为当年英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吸引人们观看的原因不是这艘船的光辉历史,而是它身上的累累伤痕,因为这些伤痕告诉人们,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在生活中拼搏的人们,受到伤害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于那些被失败打击的人,重要的不是纠缠于这些失败,而是应该尽快振作起来,想办法摆脱过去的阴影和痛楚,如此才能以最坚强的姿态重新搏击风雨。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在成功者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
居里夫人有资格说这句话,她对镭的研究长达三十五年,在这期间,丈夫的去世、生活的贫穷到底给她带来了多少折磨,也许只有她自己才清楚。但她坚持了下来,在痛苦面前没有倒下,最终她成功了。
没有痛苦就没有成功,就像真正伟大的战士都是从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一样,真正的成功者都是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才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命运。
19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巴雷尼从小因病落下了腿部残疾,按医生诊断他只能终生卧床。
面对这么大的人生困厄,巴雷尼并未怨天尤人,只要身边有大人,他就请人家帮忙搀扶自己练习走路,做体操,为此他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慢慢的,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他至少可以走路了。
之后,他又通过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取得了很多正常人都不可企及的成就。
没有一片海域没有波澜,没有一个出海人没有遇到过风暴,在漫长的航程中,风浪不但不可怕,反而能够让出海人更加警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出海人更加坚强,用更大的勇气面对下一次的风暴,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一句话安慰
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取决于你的心态,更取决于你的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