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三、乐显扬封登太医院吏目,见识正统药房的规范模式

时间:2013-01-08 08:34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三、乐显扬封登太医院吏目,见识正统药房的规范模式

  故事传说

  在清朝初年,很可能是康熙年间,乐显扬这样一个出生于游方郎中世家的铃医,在北京的口碑却颇好,尤其是他极为丰富的祖先秘传医药知识,受到医界的注意。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北京地震,伤者很多,其中有一位秀才刚刚考中举人。中举后兴奋之情未定,又在地震之中受伤,受到了惊吓。乐显扬为他诊治时发现他已是严重的精神病,急需治疗调养,安定下来,否则病情还会加剧。乐显扬没有立即给他开方抓药,而是让他赶快去找一位专医此病的医生,不可再延误。举人按照乐显扬的吩咐,找到这位医生,抓了药带回家乡休养,不久痊愈。举人因此对乐显扬的医术医德极为钦佩。

  举人身心全面恢复之后,奋力继续攻读,学识大进,考中了进士,后被派到礼部任职。他交际很广,有一次遇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便把乐显扬作为名医推荐给主管太医院的亲王。

  乐显扬被亲王选中,并被推荐到皇家太医院封为官医。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9月24日),有诏书传到太医院(在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诰封乐显扬为吏目。该诏书现仍由乐姓传人保存完好。该诏书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医院吏目乐显扬,业擅传家术……授尔以登仕佐郎。”他正式成为清室太医院吏目,这时乐显扬年已55岁。后又晋封为登仕郎、中宪大夫。乐显扬从事的吏目工作主要是整理太医院的文档。由于整日接触医药处方,毕生致力方药,精研修合之道,故具有多方面的独到造诣。至此,乐显扬结束了乐氏祖祖辈辈的游方铃医之路,转到官方的正式医药职位上,实现了祖辈多年的夙愿。也正是乐显扬通过在太医院的所闻所见,全方位了解到正规医病和制药部门所应该采用的体制与格局,以及工艺流程等正统模式,并将其牢记下来,才使乐氏医药家族的未来事业有了可靠的根据。

  四、乐显扬济水患,见景生情得感悟 ——“济世养生唯医药”

  就在乐显扬就任太医院官医那年的初夏,北京郊区的永定河泛滥,京郊西南各县汪洋一片,其他各县也发生了洪涝。洪涝导致疫病蔓延。康熙帝下令,让太医院的官吏奔赴郊区,为百姓治病。乐显扬带命下乡,令当地保甲用大锅煎煮药汤,大规模滤出药液,劝众民服下,效果良好。

  且说乐显扬见众人服药后渐渐散去,因为药效明显,他的紧张心情亦有所缓解。当他准备再换一个村落继续发放汤药时,他突然听说,有些官吏趁机贪污赈济银款,此事被康熙帝察觉后,撤职查办,严刑定罪。但是未被定罪的贪官污吏却怀疑乐显扬是告密者,四处散布流言飞语,竟然造谣说乐显扬诡计多端,企图诬告他人提升自己。

  乐显扬闻言,黯然神伤,很有感悟,不由叹道:“一位良医顶过一群贪官污吏”,“即使大官高位,不是医生也无法伸手救治,唯有良医、良药才能济世救人,才能真正养护众生”。这是他第一次从现实之中得出的精辟结论。从此以后,他越发视功名为下品,把良医良药看做是济世养生的唯一途径。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医药上面。先祖乐显扬曾写下这样的话:

  济世养生唯医药

  这句感叹的话,确立了乐显扬的人生观,成为乐显扬今后人生哲学的概括,后来也成为乐氏家族经营药业的祖训之一。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