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朝盛世的同仁堂与乐氏 家族
一、同仁堂家族世袭树枝形家谱
我曾长期困惑于乐氏祖上一家复杂的家族辈分与传承的关系。为了能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个整体概念,我整理出一张图谱。标明每个人的排辈和排行,表的最下面是相应的年份。
乐氏大宅门的家族关系相当复杂,但从我所整理的《乐氏家族世袭树枝形族谱》(简称《族谱》见附表),能快捷地获取自明末清初到民国年间,历时400余年——由26~39世(到20世纪末)的来龙去脉,也就是乐姓来京后的“京1代”至“京14代”共14代人的完整的家族体系和人名。遗憾的是,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女性成员的名字没有记录可查。
这里我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树枝形家族图谱(Familytree Diagram)”的概念。为了印刷方便,族谱的左侧是树的根部,向右延伸,左侧树根是长辈,右侧树顶部是晚辈,由左到右来阅读。
《族谱》的左边是乐氏家族来京的第1代人乐良才。乐良才单传独子共三代(自左往右),乐廷松、乐怀玉至乐显扬。也就是由26世传到29世(京1代传至京4代)。
查阅乐氏家族图谱可发现,《族谱》中有两次出现“四大房”的字样,第一次出现在第30世(京5代),称为“老四大房”(即“凤字辈四大房”),第二次出现在第36世(京11代),称为四大房(即“繁字辈四大房”),两次中间相隔五辈人。
先谈“老四大房”。“老四大房”是指乐显扬的四个儿子,乐氏家族第30世传人“凤字辈四大房”:乐凤翔、乐凤鸣、乐凤仪、乐凤岐。这四兄弟往下传了五辈人直至第35世乐平泉。乐平泉是乐氏家族唯一有后代的人,同辈兄弟均无后代。
在第35世传人乐平泉的努力下,家业大兴。平泉公继配许夫人生有四个儿子,即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和乐季繁四个兄弟。人们把这四位称作“繁字辈四大房”,简称为“四大房”(有别于清朝初年第30世的“老四大房”——“凤字辈四大房”)。
《族谱》最下面六行是对应上面人名显示的世代与辈分,其中有自唐朝以来的辈分;但因第1世至第25世(唐朝至明末)资料不全,没有列出。列出了自明末清初的辈分,自第26世至第39世——即自“京1代”至“京14代”。
从《族谱》可见各辈掌权人传承的路径,从乐氏家族26世乐良才开始,乐良才传至下一辈→乐廷松→乐怀育→乐显扬(首创同仁堂)→乐凤鸣(凤字辈,老四大房的二房)→乐礼→乐以正→乐兴→乐百龄→乐平泉(第35世,原系乐嵩年之子,过嗣给堂叔父乐百龄为嗣)→乐平泉夫人许叶芬,至此共历九代人。
乐平泉一代再传→许夫人与长子乐孟繁(“繁字辈”四大房中的大房,乐平泉的长子,即我的曾祖父)→二房、三房各管三年→乐佑申(乐达康长子,我的父亲,大房的长孙)→乐松生(名乐钅曾,四房的第二孙),直到我这辈人,在北京至今共历14代人。这样看,我的父亲是四大房的长房、长孙,按照中国惯例,长房、长孙应首先继承祖先掌管家业的经营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