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节生得大,长得也大?

时间:2012-11-18 19:09   来源:

  第一节生得大,长得也大?

  韩国人有一种说法,叫“生得大,长得也大”。意思是,宝宝出生时如果比较胖,个头比较大,那么将来他长大以后个头也会比较大。

  其实,不光是韩国人,中国很多比较传统一点的爷爷奶奶们也深信这一点。所以,她们总是在自己女儿或媳妇怀孕期间准备各种补品和食物,给予甚至是强迫那些可怜的准妈妈们吃下去,以期到时候能给自己生个大胖孙子。

  只是,可惜的是,这样做似乎并不太合适。一方面,宝宝太胖一般会给妈妈们分娩时带来一些麻烦或不便;另一方面,所谓“生得大,长得也大”没什么科学依据。

  1生得大,未必长得大

  我们已经知道,宝宝将来身高如何,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与其生长过程中的生活环境、营养、睡眠、家庭关系、心理以及生长期几个关键时间段的把握都密切相关。宝宝出生时长得大,基本上和他将来是否长得大没有很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生得大,长得也大”可以说毫无道理。

  事实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身边不少的宝宝,出生时体重较重、个头比较大,在一岁以后,或者断奶以后就开始慢慢“抽条”,不仅不再大,反而相较同龄的孩子显得气色稍逊。究其原因,一般是因为起初比较胖的宝宝,要维持他们的个头,需要摄入的营养相较其他宝宝更多。而一岁或断奶以后,尽管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家人想尽办法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供应,但由于宝宝自己的消化吸收、个人生活习惯(比如挑食、睡不好等)、消耗加大等原因,并不如在母体时直接通过胎盘供应营养那么富足,相比同龄宝宝则显得瘦了下来。

  退一步,即便在这个阶段,生得大的宝宝还能继续维持“长得大”的领先局面,但在接下来的儿童期,随着宝宝上学、长大,影响他的生长发育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靠娘胎里营养过剩带来的这点先天优势即便不是荡然无存,也会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而稀释和淡化。

  另外,生得大,从小就长得大,也未必就是好事。如果长得大是因为长得过早,那反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种危害。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辆还没加满油就抢先冲出起跑线的车,开始可能领先,但不久就会因为动力不足中途抛锚,最终被别的车赶上。事实上,早熟的儿童可能提前一年进入青春期,那么成年后,身高就会比其他同龄孩子少5~7厘米。这,可不是深爱着孩子的你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生得大,未必长得大。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过犹不及,与其刻意追求宝宝生得大,还不如保证宝宝健康、发育正常,出生时体重适中就好了。

  2生得不大,长得也不大

  说“生得大,长得也大”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什么而言呢?可以这么说,生得大,长得未必大;但是生得不大,很有可能长得也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常见的现象,起跑时输在起跑线上的,也许经过不懈努力可以后来居上,但大多赶得很辛苦,或者最终尽力了也追不上。反过来,拿那种与赶超劲儿同等的努力程度,去和一般的努力程度者同场,如果是同一起跑线,不定早就遥遥领先了,最起码也不至于落后。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先天不足的宝宝,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尽管家长百般呵护、格外心疼和照顾一些,自己也很努力,但总是落后出生时正常足月的同龄人一点。或者虽然挤进了同一梯队,总是相对靠后一点。

  这些先天不足的宝宝,主要是指患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的,早产或逾期较久生产的,足月小样儿或因为种种原因出生时体重特别轻的等。如果你还只是计划想要怀个宝宝,或者宝宝正在孕育,你都还有机会避免出现以上情况。

  总之,既然“生得大,长得未必大;而生得不大,很有可能长得也不大。”那我们就注意尽量防止宝宝先天不足输在起跑线上,保证宝宝既要生得大,又不要生得太大就好了。

  如何避免宝宝先天不足,防止宝宝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个牵涉面很广、很宏大的问题,本章主要讲几个重点。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