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古时“孟母三迁”,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有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由此可见,生长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同样,睡眠也需要一个好环境。试想,假如夏天40°C的高温,室内没有空调;或者卧室的隔壁是个大建筑工地,每天轰隆隆的吊车起降不停,再或者强光照射不仅仅是“床前明月光”,而是类似外星人的激光武器,估计你也睡不好或干脆睡不着。
相信你对宝宝的爱和用心绝不比孟母差,那就好好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吧,这对宝宝长高至关重要。
1爱如空气
孙俪有一首歌唱道:我对你的爱像空气。空气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宝宝的卧室,应保持空气清新,无不良气味。绿化好的环境,空气中含氧量高,有大量的阴离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的需要,使人头脑清醒,心情舒畅,有助于睡眠。绿化好的环境中,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肺功能,有安抚大脑皮层的作用,容易使人平静,进而获得安稳的睡眠。
宝宝的房间不一定大,但应保证白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以免潮湿之气、秽浊之气滞留。卧室必须安窗,在睡前、醒后及午间宜开窗换气。在睡觉时也不宜全部关闭门窗,应保留门上透气窗,或将窗开个缝隙。
2适宜的温、湿度
为了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睡眠环境,人们可谓是费尽心思。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很多人到现在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事实上,只有室温在20~25℃的区间,人体才可能保持稳定的新陈代谢,所以专家主张卧室温度最好控制在这个区间,相对的湿度在50%~60%最为适宜。但是这个标准也是要区分季节的,比如夏季的湿度可能相对较高,就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善,而且应该随时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降低温度;而在冬天就需要人为地去改变温度和湿度了。但是无论是哪个季节,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超过人体接受的范围就可能影响到健康了。
除了改善室内的这些条件,被窝的温度也很重要,因为它对于睡眠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科学家认为被窝内温度为32~34℃的时候,是入睡最舒服的时候。如果被窝里过于冰冷,而又没有任何取暖器,就只有在上床之后利用人体的温度把被窝里的温度升起来,而这时候,皮肤会受到寒冷刺激,全身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影响入睡;在温度过于高的情况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异常提高,引起出汗,增加能量消耗,不仅影响睡眠,而且在起床之后容易感到疲劳和头晕。
大人尚且如此难以适应,何况柔弱、娇小的宝宝呢?
如果室内太热或空气太干燥时会让人口舌干燥,从而容易令宝宝从梦中醒来。太冷也会让人感觉如处旷野般凄凉寒冷,难以入眠。当然可以盖更厚一点的被子,但是被子太厚就会很沉,压在身上也很不舒服。为了不至于让孩子感觉过热或过冷,夏天最好将温度调节为22~23℃,冬天至少也要保证18℃左右。同时打开加湿器,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就可以为宝宝营造一个适宜的睡眠条件。
3柔和的光线和颜色
如果宝宝卧室的颜色过于鲜艳,不仅会让他比较兴奋不易入睡,还容易造成强烈的视觉污染,扰乱人体的生物钟,从而影响睡眠甚至影响生理功能。色彩搭配得当,可以营造沉静的睡眠氛围,不仅能使人们烦躁的心情变得平和、安宁,而且还能使人如同飘浮在一个浅色的梦中,只想安静地睡去。
正常情况下,在白天人的交感神经极度兴奋,主管人的活动;到了晚上就轮到主管睡眠休息的副交感神经“工作”了。这时,如果紧张过度的交感神经还意识不到自己该“休息”了,大脑皮层就会持续兴奋,支撑各个器官依旧忙忙碌碌,不得安宁,从而让人无法正常入眠。基于此,宝宝卧室的色彩如果过于大红大绿,或色彩跳跃夸张或色块杂乱、缺乏统一协调性,很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不仅可以驱走睡意,让安眠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且肾上腺皮质醇对于宝宝长高的副作用有多大,在本书第一章已经提及。
基于此,你最好对宝宝卧室的颜色做一个搭配。
卧房的主色,最好选择淡蓝、淡绿或略带其他色彩的白色。应避免选择刺激性较强的颜色,过暖或过冷都不好;最好以暖色调为主,淡粉、淡蓝等温暖轻快的色调,会使人感觉宁静而温馨,精神放松而易于睡眠;象牙白的亚光墙壁非常适合用于卧室,因为冷色调墙壁能给人睡眠的心理暗示;床品首选浅咖啡色;床头灯最好为乳白色。
此外,照明应以柔和为主,避免刺激眼球,温暖的灯光不仅像你的手在轻抚宝宝,还可以帮助他缓解一天的疲劳。
窗帘颜色也可调节心情,浅绿、淡蓝等自然、清新颜色的窗帘能使人心情愉悦;如果宝宝容易失眠,可以选用红、黑配合的窗帘,有助于尽快入眠。
4隔离噪声,岁月静好
你是不是时常梦见嘈杂的场景、纷扰的人群?这样的梦境让人心烦意乱,但这也许并不是梦,只是在睡眠中受到了外界噪声的干扰,其实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些超过我们耳朵接受程度的不规律的声音,只要超过50分贝,都可以称之为噪声。
工厂里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工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交通噪声,建筑用的搅拌机、打桩机、推土机、钻机、风动工具等产生的建筑噪声,还有商场、娱乐场所以及家用电器……都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我们,尤其是对稚嫩的宝宝来说,安静的环境是睡眠的必要条件,而噪声影响睡眠。
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也属于浅睡眠阶段,根本不会让人体得到真正的休息,反而让人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状态,起床之后更容易感觉到疲惫。所以,很多时候尽管睡得早、睡得多,但依然精神不振。
大环境中的噪声我们无法杜绝,但是为了让宝宝睡得更安稳,应该尽力去减少影响睡眠的噪声!
你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在卧室挂上厚重的窗帘,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是最简单的办法。试验表明,悬垂的织物和平铺的织物,其吸音作用是一样的,使用布艺来消除噪声也是较为常用的办法。
避免墙壁过于光滑。墙壁太光滑的话,任何声音都会产生回响,反而增加了噪声的音量。可以将墙壁的表面弄得粗糙一些,或者挂一些装饰性的图画,使音波产生多次折射,从而削弱噪声;最好使用吸音效果较好的木纤维来装修,木质纤维家具有多孔性,能吸收噪声。
五光十色或刺目的地板、天花板、墙壁会干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让人感到心烦意乱,使人对噪声显得格外敏感。因此室内光线要柔和,柔和的光线虽然不能降低室内的噪声,但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
另外,加强房间绿化,形成隔音的“屏障”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将电器分开摆放,声压过高的不要放在或靠近卧室;在阳台种植多叶类植物,并挂上悦耳的风铃;室内摆放植物及水族箱,让悦耳的风铃与潺潺的流水声抵御烦躁的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