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北大著名诗人汪国真如是说。蓝天包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俊丑,故天广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海角无涯;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其大小,故壁立千仞。
大海之所以成其为大海,是因为它能容纳百川之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因为他有包容万人之心。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广,他的舞台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他拥有的就有多少。
大师收有一对小徒弟,一胖一瘦,两个人每日一起修行。瘦徒弟是个急性子,胖徒弟是个慢性子。急性子总因为慢性子做事慢吞吞的而生气,但他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于是瘦徒弟跑去找大师,求师父开解他,让他能更平和一些。
师父听了瘦徒弟的话,一言不发地把他领到一间柴房,锁上门,就离开了。这下可急坏了瘦徒弟,他气得破口大骂,也不管尊师重道了。但是骂了许久,大师也没什么反应。于是,瘦徒弟开始哭泣,大师仍然沉默以对。终于,瘦徒弟安静下来了。大师问他:“你还生气吗?”瘦徒弟说:“我生我自己的气,自己跑来找罪受。”“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静如水?”师父又走了。过了一会,大师又问他:“还生气吗?”“不生气了。”瘦徒弟说。“为什么?”“生气也没有用。”“你的气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日后会更加剧烈地爆发。”大师又离开了。大师第三次来的时候,瘦徒弟说:“师父,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大师笑着说。
当大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瘦徒弟问大师:“师父,什么是气?”大师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青石地板上。瘦徒弟看了许久,似乎看到青烟袅袅,又好像看到白雾茫茫,终于心有所悟。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谋求人生的更大发展,想快乐地生活和工作,需要多种智慧:工作中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人际交往要有好人缘的智慧,经商做生意要有抓住商机的智慧,婚姻家庭要有懂得经营的智慧,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包容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包容的智慧,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插上了翅膀,各个方面都会有“质”的提升,特别是生活方面,要有一个豁达的人生,一定要学会包容。
包容首先是一种胸怀。经常患得患失、吃不得一点亏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在利益面前、在得失面前不会斤斤计较,而是以大局为重;处处争先、得理不饶人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让”字当头,凡事以“和”为贵让人一步;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甚至对一些言辞激烈的攻击也能理智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遇事喜欢生气,对别人的一点冒犯都要报复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心态平和、宽容大度、淡然从容。
包容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以博大的胸怀为基础的智慧。爱占小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占到的也仅仅是小便宜。俗话说“吃小亏占大便宜”,有吃小亏甚至吃大亏的胸怀,就不愁有什么东西得不到。荀子曰:“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明白这道理,我们的视野就会越发远大,胸襟就会更加坦荡,“有容乃大”就会进一步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罗素说过,应在包容中寻得一种“有机发展”。包容是力量,包容能把东西南北中都包容起来,把“三百六十行”包容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包容是春天,是百花齐放,包容是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不能包容,就是孤家寡人,就是单枪匹马,没有包容心,那是办不成事的。
包容还是气度,对包容的功效许多人可能都知道,可是为何做起来就难呢?这跟我们的道德修养及气量大小有关。包容需要宽容,需要宽宏大度。气量有多大,包容度就有多大。气量怎样才能大起来?最主要的是对人、对事、对任何一个组织都要一分为二,多看人家长处,向人看齐,提升自己。不消说,这个过程中也会很自然地包容人家,而不会把人家一脚踢开,把自己孤立。
包容更是交融,包容是包罗万象,但不是无所不包。对坏人坏事要敢于斗争。斗争胜利后也要尊重坏人的人格。也必须冷静地认识到被包容的各元素之间会有摩擦。这就需要交流,也难免出现交锋。通过交流、交锋,实现交融,进入新境界。
当然,随着交融而来的,也会是新的摩擦。面对新的摩擦,又要求我们能包容,能交融。有容乃大,有了包容,就能交融,从而步入更高的境界,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为什么老子对水大加赞扬?正是因为水的这种特性。
什么是善?利他就是善。水的善我们都不难体会。
水利万物,却不求回报。你看,在水里的鱼离不了水,不在水里的人,也还是离不了水,却从未见水向鱼、向人索取过什么。
水清澈,洁净,容纳污浊,净化万物。俗话说,以清水净身,宛如新生。只要还有水,便还有希望。
水以柔克刚,随顺万物。万事万物,无形无相,水有千相,亦是无相。正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无法无相,生出千变万化,便是水最大的智慧。
聪明的人,会学水,与人为善,笑对恩怨情仇。聪明的人,还会学水,不争为上,江海顺流而下,却能纳百川而成汹涌之势,聪明的人礼贤下士,便能得民心,得天下。
不肯让人的人也难被人让,听不进逆耳之言的人会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孤家寡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容,正是充分考虑了他人的利益,考虑了大局的利益,这样自己的利益也在其中。包容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包容的人会因为谦和的姿态避免成为别人的攻击目标,包容的人有着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事业、生活顺风顺水。当然了,包容不是纵容,包容不是没有原则,包容不是懦弱,包容不是无知,包容不是见非说是,包容不是稀里糊涂。如果你在工作中感觉压力过大、疑虑重重,就让自己包容一点吧!如果你的婚姻生活总有那么多矛盾和误会,甚至争吵,就让自己包容一点吧!
如果你跟领导、朋友、伙伴、下属、家人总是话不投机,就让自己包容一点吧!如果你的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抱怨,就让自己包容一点吧!
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
希腊哲学家哀皮克蒂特斯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梁实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