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14

时间:2012-10-29 14:5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人生的成长、成熟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转换身份,在得失之间不断摇摆的过程!

  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身份——今天你是这样的身份,明天又转换成另一种身份。也许不等到明天,一会的工夫你的身份就变了。因此,我们必须接受角色转换这一谁也无法更改的事实。人一生中,谁都无法死守一个角色不变。

  可是,有的人一旦转变角色,换了一种身份,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该怎样思考。其实,顺其自然就好,它会让你开心,让你快乐。角色转换对健康至关重要,若转不过这个弯,心理就会失衡,失衡就会生出疾病。下面这个故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狒狒是猴类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种属。正如所有的群居动物一样,每个狒狒群里都有一个首领,地位最高,享有很多至高无上的特权。比如,在群内,全部母狒狒都归首领所有,别的公狒狒是不能碰的;吃东西的时候,首领最先吃,它吃饱了,其他狒狒才能吃剩下的东西。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狒狒首领和一只小狒狒被分别关在两个铁笼子里,喂东西的时候先不给这两只狒狒发食物,只让它们看着铁笼子外面的狒狒吃。结果,狒狒首领异常生气,它跳跃、咆哮,甚至还试图咬破铁笼子。很快,这只狒狒首领就患上了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一年后就因心肌梗塞死掉了,而另一只小狒狒却一直健健康康的。

  狒狒首领被关进铁笼子以后,丧失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专属特权,因此心态失衡,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最后死亡。而小狒狒本来地位就很低,不在乎最后才能吃食物,也因此不会有愤怒,能够一直健康快乐地活着。

  可见,无论人类还是动物,角色转换对于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怎么办?这就要学会快乐的转换术。转换术,具体地说,是指身份转换、角色转换、权力转换、价值转换等。不学点转换术,你就无法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你就会烦恼不断,痛苦不堪!

  有得必有失:生就男儿身,便失去了女儿态;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选择了某种职业的艰辛,却体会不到另一种职业的责任;拥有了喧嚣的城镇,就丧失了寂静的山村;有了安全的港湾,就没有求索的漂泊;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

  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当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有些事,有机会的时候没去做,而当想做的时候,已没有机会。在从懵懂少年走向成熟岁月的角色转换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诸多困惑和不解。梦想最大的意义是给予我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给我们带来激情并赋予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但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在真正走入社会之前,我们曾经把这个缤纷的社会想象得十分美好: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凭着自己的能力和一技之长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大刀阔斧地干一番事业;开一家公司,从小规模做起,用不了几年时间,房子、车子、票子就会乖乖地落入囊中……你对自己完全有信心,仿佛胜利之神就在眼前不停地向你招手,可惜世界并非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女孩高中开始便留学英国,大学毕业后满怀信心地回国找工作。有一天,女孩到一家公司面试,快结束时,老板问她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女孩自信满满地说:“年薪至少十万,每年带薪休二十天,周六日不加班。另外,公司给解决住宿问题。”老板微微一笑,回答她:“年薪二十万,带薪休假四十天,还有公司送你一栋房子!你觉得怎么样?”女孩喜出望外:“当然好啊!不开玩笑吧?”“哈哈!不是你先开玩笑的吗?”老板哈哈大笑。

  故事中的这个女孩,代表了刚出校门的许多年轻人的心态,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待,不知不觉中却发现,原来所有的期待都是一场玩笑。他们还以为社会就像家里的父母一样,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简单可爱,却又是十分幼稚,完全不了解真实是有多么残酷。出了校门,人生是一场充满机遇,同时又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旅途。

  世人总以为天下什么都可以得到:得江山,得财富,得佳偶。却不知失远远大于得:七十二行,能择几行?满天飞鸟,能逮几只?天下美景,能览几处?生活总是现实的,我们应该回到现实,做好迎接各种艰难和困苦的准备。只有这样,当我们处于困境中时,内心才能平和,才有一个好的心态去接受生活的挑战,而不至于面对一点点坎坷就手足无措,驻足不前,对生活失望。

  总有人为得不偿失长吁不得志;总有人为失之交臂而短叹太匆匆。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生活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曲折小路,前面未知的困难与危险太多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在杂乱中保持一份清静,在黑夜里点燃一盏明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敢于把握;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敢于面对。

  贫穷时渴望财富,孤寂时渴望爱情,年老时渴望青春年少,死亡前又留恋生命。痛苦伴随欢乐,健康与疾病并行。如同有朝阳的升起,就有夕阳的落下;有天上的月圆,人间就注定有月半。聚散离合,忧患得失,全是一念之间。

  年轻的时候,不明白得到的价值;中年的时候,受不了失去的痛楚;只有到了暮年,才知道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

  人生苦短,要来的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在这得失之间,只要你耕耘过,播种过,浇灌过,收获多少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那种使你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终生难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经历。丰满人生全在得失之间。

  要像一只皮箱,提得起也能放得下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乔大壮

  拿得起,放得下,是人生处世的真谛,也是人生极高的境界。高明的人生,对于鲜花、掌声能够等闲视之,对于困难挫折可以一笑而过。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度量,也是一种本领。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就能保持真我本色,从而赢得他人信任,在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做事也是如此,有此觉悟的人能够抛弃一切生活的累赘,面对挑战决不退缩,面对挫折不会一蹶不振,敢于东山再起。在事业有成之时,能够放下荣耀,不被名利所累,从而再接再厉攀上另一座高峰。

  现实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实在是难,做到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看看周围的人,往往因为一句无心的话难以释怀,而记住对方所有的过错,从此钩心斗角,明争暗斗,其结果不过是两败俱伤,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如果一个人小肚鸡肠,你怎能指望他成大事?

  两个好朋友,一个机灵,一个老实,他们相约一起去寻找发财的机会。一开始,他们找到了一堆羊毛,二人平分后背在肩上回家。回家的路上,他们又看到了好几匹丝绸,老实人就将沉重的羊毛抛开,挑选了几匹精美的丝绸;机灵人却起了贪念,他把剩下的羊毛和丝绸全都背在身上,紧赶慢赶,往家的方向走。没走多远,他们又发现了许多宝石,老实人没有犹豫,把丝绸扔掉,挑选宝石。而机灵人虽然已经负重难行,但他又舍不得扔掉羊毛和丝绸,只好费力地弯腰捡宝石。不幸的是风云巨变,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老实人见状连忙赶回家去,之后变卖了宝石,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机灵人拖着沉重的羊毛和丝绸,在雨中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挪,最终疲惫地倒在雨水之中。

  翻开历史,其实有许多先人为我们演绎了“放下”的智慧与艺术。宋朝时的吕蒙正被皇帝任命为宰相后,他第一次上朝就有人大声讥刺他:“像这样的人也能入朝为相啊,真是不可思议!”而吕蒙正置若罔闻,只是低头前行。跟在后边的官员却为他鸣不平,说要帮他弄清楚是谁如此放肆,敢在朝堂之上出言不逊讥刺宰相。吕蒙正却谢绝他人的好意:“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此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也怕一旦知道是谁说我坏话而心生芥蒂,以后难以在朝中共事啊。” 

  吕蒙正一直以“无为而治”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他举荐贤能,从不约束他们才能的发挥,所以外人一直认为当朝宰相只是个摆设而已。他的两个儿子对此愤愤不平地说:“父亲,外人都说你不会当官,身为宰相,权力却都让人夺去了。”吕蒙正哈哈一笑说:“我确实没有什么本领,我能当上宰相,就是因为皇上知道我善于识人,我当宰相的职责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为国效力,我要权力有什么用呢?”

  吕蒙正能够成为宋朝名相,其根源就在于他有一颗能放下一切荣辱得失的心,用一句俗话来评价吕蒙正,那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历朝历代,不少当官的人拼命地揽权往上爬,但并不是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只是他们的贪心更重,对欲望的渴望更重。一旦这类人掌权,他们多是嫉贤妒能之人,不愿放权,从而束缚下属才能的发挥。

  不能放下是一种深切的悲哀。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欲望太多会让人痛苦不堪。聪明的人,懂得在该放手的时候适时放手。没有负重的人,才能轻松上阵,度过轻松快乐的一生。有的时候,你看似放弃了一些东西,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是放下了一生的重负。

  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拿得起,放得下。不为得到而狂喜,不为失去而深悲!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活得轻松,而有的人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所以沉重。人生最大的包袱不是拿不起来,而是放不下去。

  拿得起是勇气,放得下是气量,拿得起是可贵,放得下是超脱。鲜花掌声能等闲视之,挫折、灾难能坦然承受。“人生最大的敬佩是拿得起,生命最大的安慰是放得下。”当迷雾消散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这一切原本只是自己放不下。

  烦事人人有,放下自然无。这是人生智慧精华的极度浓缩。犹豫不决、模棱两可的不良习性会使你丧失一切原有的主张,会无谓地消耗你的所有精力。

  所以,请尽快抛弃那种迟疑不决、左右思量的不良习性,果断一点,学会掌握决断的时机吧!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别人效法的模范。

  如何让自己拿得起,放得下呢?智者有言,我们要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皮箱在我们有用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皮箱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反之,要用时,没有皮箱,就会有不便之处。所以我们做人要像皮箱一样,能够提得起放得下。提所当提,放所当放,提放自如。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

  第四章        简单生活,给自己的生命留出点空间

  简单生活,不仅仅是取你所需,更是舍弃许多欲望,毕竟功名利禄都是过眼浮云。此外,还要顺应天命,不刻意追求完美。任何时候都要做简单的自己,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常怀感恩,这样生命的空间会更宽广,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开阔。

  简单生活,只取你所需的

  智者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因为看清了物质快乐的有限,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渴望无限的精神快乐,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们满足。——周国平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精神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就离神越近。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这当然必须免去物质之忧,但并非物质越多越好,相反,毋宁说这二者的实现是以物质生活的简单为条件的。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个追求简单生活的人,他终年光着脚穿一件褴褛长袍。苏格拉底每次走过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会很吃惊:怎么有这么多我用不着的东西啊?在他看来,沉醉于物质的人早就被神抛弃了,全能和不朽都早已只是人的梦想,能与神相提并论的只有一点——轻视财物便得自由。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那样的日子已经走远,要在成长中懂得品味忧伤,凡事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让自己简单生活,保持心灵的澄澈和清宁,才能收获一份明净的情怀。

  修昔底斯曾说过,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他的《自由与爱情》这首诗里也这样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足以说明,幸福生活没有自由是不行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简单,其实也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上帝派黑天使和白天使在人间巡游,短短的旅途,两位天使却看到了人世的许多景象。

  一个乞丐面黄肌瘦地在大街上闲逛,想找一些可以吃的,但找来找去却没找到,只得坐在广场上休息。这时,一个男孩左手拿着面包,右手拿着牛奶,边走边吃,经过乞丐的身边。乞丐盯着小男孩手里的食物,摸了摸饿得扁扁的肚皮,咽了咽口水,羡慕地说:“有饭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呀!”

  小男孩没理乞丐,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来到了麦当劳门口。他们要了两人份的大餐,小女孩开心地啃着汉堡,吸着可乐!小男孩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面包和牛奶,羡慕地说:“能开心地吃麦当劳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呀!”

  小女孩吃完麦当劳后,舔着一支雪糕坐上了爸爸的摩托车后座,他们准备回去了。这时,一辆漂亮的黑色小轿车急速驶来,绝尘而去!小女孩想:“能开这么漂亮的车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呀!”但她不知道,小轿车里坐着一个逃犯,警察正在追捕他。这不,警车很快地追上来,逃犯马上就被戴上了冰凉的手铐。坐在警灯闪烁的警车里,犯人透过车窗看到乞丐在路上闲逛,于是他大声喊道:“你能自由自在地闲逛,真是一个幸福的人呀!”

  听到这些话,乞丐心里可高兴起来了。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幸福的!于是,他一路唱着歌,跑去找活干,挣饭钱了。两位天使回到天堂后向上帝汇报了在人间所见到的这一切,并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乞丐也是幸福的呢?”

  上帝听过之后,笑了,说:“人人生而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只是一些人没有主动去把握而已。幸福的生活因人而异,只要生活方式适合自己,就能自由自在。” 

  也许,关于简单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解读。有人说,忙碌工作一天是简单。也有人说,简单是闲暇时的随性,是彻彻底底的放松。其实,生活的内涵在人,人更重要的是在于体现生命的价值。古往今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地生活,以便不为物喜,不为礼拘,从而能清除生活中的喧嚣、烦琐、杂乱和困惑,保持轻松的身心和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简单不是单调,不是无为,也不是空虚。它是一种境界,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富足,是一种心灵的轻快和自由。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由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赚钱便成了你的唯一目的。

  一个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物质上的需求必定是十分简单的。因为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没有工夫关心物质方面的区区小事;他沉醉于精神王国的伟大享受,物质享受不再成为诱惑。

  人活世上,有时难免要有求于人和违心做事。但是,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些减少到最低限度。远离这些麻烦的交际和成功,实在算不得什么损失,反而受益无穷。我们因此获得了好心情和好光阴,可以把它们奉献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和真正感兴趣的事,而首先是奉献给自己。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无欲则刚,功名利禄过眼忘

  我一生写作自以为是比较随意的顺性的,秉笔直书,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写成了也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和别人的毁誉。——费孝通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