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还在风风火火地追赶进度的话,请尽快完成它或放下它,给自己的今天画一个坐标。这样至少你的昨天失败了,今天、明天总会是成功的。
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就曾指出:“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是一条对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告诫,他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如果我们一时还弄不清楚
“正确的道路”在哪里,最起码,那就先停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吧。
朋友家搞装修,有一天他要在客厅里挂一幅《迎客松》,便请邻居来帮忙。他们两个人一个在墙上扶好画纸,一个正准备砸钉子。但邻居突然叫停说:“直接把画纸钉在墙上不好,下雨天一转潮就很糟糕的。我们最好去找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了,觉得邻居说得挺对的,就让他帮着去找锯子。邻居很快找来了锯子,但是刚锯了两三下,他又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先磨一磨锯子吧!”
于是,邻居丢下锯子,跑去找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柄,他拿起斧头到树林里去找小树。找到小树,正在要砍树时,他又觉得那把斧头生锈的情况已经严重到不能再用了,必须得磨一下。磨刀石找来后,他又觉得,如果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能更快地磨好斧头。为此,他说要去找木匠,借一些现成的木条来用。
然而,邻居这一走,朋友左等右等,也没有见他再回来。朋友只得自己动手,一边一个钉子把那幅迎客松钉在了墙上。第二天,朋友出去逛街顺便买一些日用品,却见到邻居正在街上搬一台笨重的电锯。一问才知道,这是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借来的,要用来锯木条。
我们一直在追求成功和卓越,往往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其实人生有时很简单,在行为正确之前,更重要的应是方向正确。我们要舍弃那些不必要的细枝末节,选择真正重要的问题核心,才是更快更好地获得成功的最好方式。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马云在《赢在中国》中也曾这样告诫过我们:“首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地做事。如果做了错误的事情,越是正确地去做,那么死亡得越快。”我们在做事之前,得先明白做事的步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给做好。首先是做正确事,其次是正确做事,最后才是把事做正确。只有经过了三步的“大浪淘沙”后,我们才会成为沙砾中闪耀的金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通用汽车公司要招聘一名维修部主管。竞争非常激烈,几轮残酷的淘汰考核之后,应聘人数从几千人角逐到最后两个人,他们就是本杰明和罗斯。
最后一轮考核总经理亲自出场,说是要考核他们的实战技能。总经理接着拿出两台,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产的坏机器,要求他们修理好这台机器。
本杰明拿到机器,马上就动手了,他把机器拆开,仔细地检查了内部的每个零件。但不一会儿,他就皱起了眉头,因为这部机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从下手解决。总经理饶有兴趣地走过来问:“有信心修好吗?”本杰明犹豫了一下,机智地回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一定能修好的,请放心!”
罗斯是怎么做的呢?他也是把机器拆了个“粉碎”,仔细地检查,过了一会儿,也皱起了眉头。总经理又问:“有信心修好吗?”罗斯笑了笑:“这部机器实在是修不好了,很抱歉。”总经理听了也没说什么,就走了。
你觉得,谁会得到这份工作呢?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总经理竟然选了罗斯。本杰明非常不解,总经理却笑了:“这两部机器坏得已经很彻底了,根本是修不好的。所以,无论你花多大力气,也是没用的。与其花费无用的精力,不如及早放弃。”
想让别人选择我们,我们必须得先做好选择。只有懂得将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地方的人才是企业所需要的,没有那个企业愿意在废弃的机器里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做好一件正确的事,比做对一千件无关紧要的事更重要。
这是一个追求效能的社会,什么是效能?效能就是选择了一件正确的事去做,并且做到最好。
第六章 拆掉思维的墙,不设限的人生最精彩
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艺术家一样设计生活,拆掉思维的高墙,就会发现,不设限的人生蕴含无限可能,无限精彩。人生短短不过百年,要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人,要把自己的与众不同当做一种本能,从而建立起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相信自己能成为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人
如果有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指望别人相信吗?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具有强烈自信心的人,能够承受各种考验、挫折和失败,这种自信心会使我们受用一生。
——李肇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