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2:只要能畅销,一定会赚钱
正解:高利润必有高风险。畅销书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甚至是血本无归。要控制成本与印数,掌握好赚钱与赔钱的临界点。
有统计数据表明,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品种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仅在20%左右,但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占到80%左右。
同样编辑制作一本书,卖一万册与卖十万册比,后者当然利润丰厚得多。
谁都知道,一万册与十万册比,编辑、排版、封面设计等诸多环节的成本是一样的,也就多一些印刷的成本和稿费的支出(如果是一次性买断的合同,连稿费都不会增加)。所以一本销到十万册的书的利润,并不是相当于你出版了十本一万册的书,而是可能相当于出版十七八本(甚至更多)一万册的书。
对于许多出版商和出版编辑来说,只要能出一本畅销书,就够吃一年,甚至吃几年了。
某出版社编辑策划过一本销量过百万的畅销书。这书是六七年前出版的,现在还在不断再版。这编辑每年从这本书里拿到的奖金和提成,远远超过该出版社社长大人的薪水。
畅销书利润如此丰厚,引无数编辑竟折腰,难怪大家全卯足了劲儿,就想出畅销书。
但是也要小心,畅销书未必就一定会赚钱,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甚至是血本无归。
原因很简单。畅销书前期投入,必然比常规书要高得多。畅销书的作者往往有很高的身价,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疯狂争抢畅销书作者的情况下,作者的身价往往会被炒得过高。
某出版商签过一个作家,他的书正常销量也就是50万册,合同却是130万册首印,版税也远远高于正常价。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这书是铁定赔钱的。
畅销书为了确保渠道覆盖,往往需要比较高的首印量,如果对市场把握不准,并没有销出那么多,最后出现大量退货,那也会赔得一塌糊涂。
所以有出版商就比较谨慎,尽量压缩首印量,看市场反馈情况再决定是否加印。
但这样也未必就完全没有风险。某本书本来卖得不错,发行商要求加货,出版商赶快加印,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市场还是有限的,到了某个节点,市场饱和了,哗地一声,各地纷纷退货,前面赚的后面全得赔出来,出版商就只有抱头痛哭的份了。
谨记:高利润必有高风险,畅销书更可能会赔钱。
一本书做死一个公司的事,大家应该是常有耳闻吧。
还有些公司,在成立之初,会不惜代价做一两本畅销书,就是为了迅速树立企业形象,在业界打出牌子。这些书是不是赚到了钱,就不必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