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3:只要傍名人,一定卖得好
正解:名人书是会比普通的书销量好一些,但畅销书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仅凭名人不足为卖。
在“3214法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一本书能否畅销,作者(或主人公)的知名度决定30%。
引申一下,甚至有名人推荐的书,也会比普通的书要好卖一些。
但这并不表示,名人书就一定会卖得好。
只能说,对于同样主题和内容的书,在策划营销团队的功力和所下功夫差不多的情况下,名人书会卖得好一些。
名人书做得不好,也一样会死掉。
“3214”法则说得很明白,编辑的策划营销功力与作者的知名度同等重要。一本有畅销潜质的书,让一个不靠谱的编辑去做,基本上下场会很惨。
选题和内容也很重要。选题不当,内容粗糙,只卖人名,也很难畅销。
还是要强调一下,畅销书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是由作者、编辑、营销、发行、渠道等共同打造的,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一个人向前迈出一步,需要神经、肌肉、骨胳、血液等多方面的协作,任何地方出了毛病,哪怕其他部分都是完好的,甚至是优秀的,也都会影响行走。
还要警惕那些身价虚高的名人:一种是曾经很有名,但现在已经过气了;另一种是的确有身价,但是已经炒得太高了。做这两种名人的书,风险都很大。
某出版商出版某老作家的书,开出了很高的版税和首印量,以为凭老作家的名气就能狂销多少多少万册。结果,这老作家虽然知名度很高,但已经过气,销量甚至不如现在稍微有点名气的作者。结果可想而知,该出版商赔得一塌糊涂,把好几年的赢利都贴进去了。
还有,某出版商争抢某知名作家的新书,开出了天价版税,结果出一本赔一本,一个系列没有出完就被迫停止。
井狩春男说,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存在仅靠名字就能卖多少万册的作者。迷信大牌作者,可能会死得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