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谬论11:营销之存在,只为多卖书

时间:2013-01-11 09: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谬论11:营销之存在,只为多卖书

  正解:营销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升单品销量,更重要的是树立品牌,打造企业形象。做到“XX出品,必属优品”就算成功了。

  常见编辑把某本书销量不佳怪罪于营销编辑,认为他们不给力,埋没了好书。这抱怨即使不好说没有道理,起码也是证据不足的。

  营销编辑所做的事,主要是锦上添花,很难起死回生。

  一本书如果本身有卖点,有较大的读者群,营销宣传的确对销售很有帮助;但如果这本书本来就没有多少读者,或者做得很差,营销也很难妙手回春,让它成为一本畅销书。

  所以,一本书卖得不好,还是要更多地从编辑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把问题都推给别人。

  同时,相对于编辑和发行,营销的工作和效果是很难量化的。编辑编了多少万字、出了多少本(或码洋)书,发行铺了多少货、收了多少回款,这都是可以量化考核的;但营销对一本书销售作用有多大?很难说得清楚。

  有些出版社或民营公司对营销编辑有相对严谨的考核,如发了多少家书评书讯、有多少家连载、多少个封推之类,但这些对于书的销量究竟有多大促进,起码就目前来说,还是很难考量。

  营销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提升单品销量,更重要的是树立品牌,打造企业形象。

  营销编辑应该精力地做好每一本书的宣传推广,但更应该有更高层面的视角,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推出。

  做到“XX出品,必属优品”,就算成功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