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V形脸”比“国字脸”更顺眼

时间:2014-09-01 15: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前,经济还不发达,那时候的电影就那么几部,如《金光大道》《甜蜜的生活》,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是当时的美男美女。我至今记得的是王心刚、李秀明等,他们也曾是那个时代的偶像。现在想来,他们的面形都是“国字脸”,包括那时候的女明星,不像现在这么讲究“V形脸”。

  前一阵子很红的《甄嬛传》《陆贞传奇》,抛开情节不说,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真是美男美女遍地,而且越来越美,远比过去的明星好看。仔细一比较就能看出区别,现在是“V形脸”,过去是“国字脸”。很明显,“V形脸”已经胜过了“国字脸”,而且前者看着更顺眼,显得人更精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审美变化?因为经济发达了、生活好了,脸形也会随之变化。这个结论不是我下的,而是考古研究中得出的。

  人们在考古中发现,人的下颌角的角度,是随着进化改变的。北京猿人的下颌角的度数是102.5度,旧石器时代人的下颌角是118度,到了现代人,扩大为123度。也就是说,现代人下颌骨的走向向下发展了,这就使现代人的面庞,从过去的线条过方,变得长圆,向柔和方向改变了。

  这一点可以在男女之间做比较。一般情况下,“国字脸”的多是男性,因为男性需要的食物多,咀嚼的机会也多,所以,他们的下颌骨比同时代的女性要发达,脸庞的线条也就变粗硬了。

  下颌角度的改变,与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饮食肯定是粗糙的,为了撕咬、咀嚼食物,牙齿、下颌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现在经常要拔掉的“智齿”,在那个时候是有作用的,它也叫“第三磨牙”,粗糙的食物需要它的精细加工才能下咽。逐渐的,食物加工水平发展了,食物变得精细了,人们不用全部借助牙齿,“第三磨牙”的作用逐渐丧失,变成了一个功能不全的废物。所以,口腔医生一般都建议,在适当的时候,智齿还是拔掉的好,留在那里没有作用,却是一个慢性炎症的隐患。

  和“智齿”一样的就是下颌骨,智齿失去用武之地的同时,下颌骨也随着退化,从过去的粗壮有力,变得纤细了。这就使现代人的面容从过去的四方脸、“国字脸”向“V形脸”变化。而“V形脸”的同时就是下颌尖俏。这一点从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趋势,现在的演员造型,不仅讲究小脸,还要求“V形脸”。

  最近,韩国整容医生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最具魅力的脸形”,研究者根据对全球各国共63名最漂亮的各种肤色女艺人脸形的分析,合成了各种族最具魅力的美人脸形,合成这些脸形时采用的演艺人脸形有黑人13名、白人16名、中国人20名、日本人14名。中国美女脸形采用了演员巩俐、汤唯等,日本人则采用了歌手安室奈美惠,演员泽尻绘里香、苍井优等的脸形。最终使用电脑合成的“标准美女脸”结果,虽然人种不同,但这五种脸形有个共性,都是尖尖的下颌,基本上都呈“V”字形。也就是说,她们的下颌骨的角度都比较大,而且骨头纤细,这样的脸形看起来才柔美可人。

  “V形脸”和“国字脸”相比,其实就是一些器官组织的退化带来的结果,这里退化的是下颌骨,是咬肌。看起来不是什么好词的“退化”,在造就美的过程中是离不开的。不独面部,身体很多部位的退化也是现代人追求美时必需的代价。

  但是,再漂亮的“V形脸”,到了一定年龄也会变得方正一些,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精致了,首先是因为吃了几十年的干饭。这不是玩笑话,几十年进食过程中咬肌是必须使用的,与此同时,下颌角也随着咬肌的牵引,角度逐渐变小,下颌逐渐变平,这些都使得过去年轻时的V形脸,在上了年纪之后,向方脸的方向变化。

  我认识一个整形医生,每天都接触各种要求通过整形使自己变美的人,其中有个女性,总觉得自己的小腿粗,一直想找他打“肉毒素”。肉毒素就是常说的“瘦脸针”,确实可以使粗腿变细,因为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也就是说,打了肉毒素之后,你的肌肉就不再受神经指使了,即便神经发出“运动”的指令也无济于事。这种针打在脸上,面部的表情肌就麻痹了,不运动,久而久之就萎缩了;打在小腿上,小腿上的腓肠肌也就不运动,至少对运动不利了,逐渐的,这块使你的小腿显得粗壮的肌肉就萎缩了,腿自然变细了。

  很凑巧的是,在她刚准备注射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自然不敢再打。等她坐完了月子,再想去打时,意外地发现小腿已经变细了!为什么?因为坐月子期间她的运动很少,腿部肌肉已经萎缩了。而这种性质的萎缩,常常是现代人追求审美时需要的效果,比如,运动少了,不再依靠体力谋生,人的骨架也变得纤细了,这样的人穿衣服的效果就比粗壮者好很多,瘦长的体形更符合现代的审美……凡此种种,人的审美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生活的改变而改变的,美的标准与生活,其实是互相造就的。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