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言为心声,心正言才能顺

时间:2012-08-14 12:35   来源:中国台湾网

  脑子转变了,才能把话说好

  曾跟一位领导交流过如何让全民族运用自己的母语提高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也深恶痛绝现在千人一话的假大空现象,企盼从技术层面做点突破。两位委员从政治的高度剖析了不能好好表达的根源,我惭愧。看来,光靠技术还不行,要首先给人们的脑子动刀,脑子转变了,才会说普通人的话,才会把话说好!

  出差返京途中,飞机上偶翻某地一都市报,载作家刘震云某日到该市与读者侃了一下午,整版报道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该报右下角登出的他为读者写下的寄语着实令我惊叹。

  作家手迹虽然一般,但内容掷地有声:“世上有四种话有力量:1. 朴实的话;2. 真实的话;3. 知心的话;4. 不同的话。”刘先生的总结说到我心里去了。

  其实,人们讲话本来就应该讲这样的话,没有多少道理可讲。这四种话也很容易理解,不用再查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但不知怎的,这四种话在生活中还真不多,会说的人也不多。是什么原因呢?我看少一点私心杂念,说这四种话的人一下子会多许多。

  不管人们有多少种理由不说这四种话,我以为,那些以说话为自己主要工作的人,比如教师、领导者、宣传工作者,应该努力说这四种话。试想,与一个跟自己说知心话的领导谈心,那思想工作的效果该有多好啊!

  2010年“两会”呼唤真情真话表达之风,让人如沐春风。比如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在此次政协会上他说的一席话直抒胸臆,抨击了一些丑恶现象。其中,他说到:“现在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领导下基层之前是踩点、送审发言稿;之中是迎来送往,形成政治经济负担。”谈到现在的会风,他说:“会议越开越多,开幕一般是领导先讲话,大家再讨论,领导话一讲,下面的人还说什么?说不好就会造成政治风险。”张维庆常委还说:“现在很多情况是秘书写稿、领导念稿,秘书班子的八股习气应该改一改了。”他还以自己巡回检查十个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例,说下去之后听领导们讲话感到特别头疼,因为记不住那么多排笔句,于是每到一处他就对大家讲,你们别念稿子,大家讨论问题就行了。

  张维庆常委真敢说,若不是报纸上正式刊发的消息,我几乎有点不信,这样的“高官”讲出了如此真话。张常委所讲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鲜见,只不过大家都习以为常罢了。在习以为常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这种让人难受的现象。鲁迅说过,天下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说,空话本不好,大家都这么说便成了好话,谁不这么说倒成了另类。

  当致敬的还有朱振中委员。朱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做的主题发言题目就是《狠刹搞形式、唱高调、耍花架子的不正之风》。短短八分钟的发言,竟然赢得了九次掌声,可见获得的强烈共鸣。朱委员痛斥,现在的情况是“千篇一律的会议和生搬硬套的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概括得真好!

  究其根源,朱委员说:“说到底是一些干部,心里没装着百姓,一心想着自己的仕途,这是投领导所好错误思想的错误政绩观的产物。”分析得真透!

  朱委员最后说:“投领导所好,不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好;说得好、写得好、唱得好、吹得好不如干得好,要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决不能让实干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夸夸其谈弄虚作假的人有市场、得好处。”呼唤得真好!

  他对套话、假话、废话的厌恶深得我意,他对真话、实话、有用的话的呼唤更是深得我意。没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令人快乐的事情了!

  在政协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我的恩师,也是本次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对媒体说:“政协会议上,没有话题禁区。”讲得如此直白,让人入耳入心。相比之下,也有一些杂音,什么“我从来不投否定票,因为我爱国”、什么“你怎么老揪着这个问题不放”斥责记者并抢夺记者手中的录音笔等等。但毕竟春天来了,春风来了,我国民主政治、科学执政的大气候来了,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和水平都明显提高了,杂音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我参加过一次语言工作会议,还曾跟一位领导交流过如何让全民族运用自己的母语提高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也深恶痛绝现在千人一话的假大空现象,企盼从技术层面做点突破。两位委员从政治的高度剖析了不能好好表达的根源,我惭愧。看来,光靠技术还不行,要首先给人们的脑子动刀,脑子转变了,才会说普通人的话,才会把话说好!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