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
在坚持了九个月之后,又经历了艰难的分娩,大多数产妇在分娩的三天之后都会出现抑郁情绪,出现短暂的“低潮”,而且新手妈妈出现问题的几率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妇在抱着宝宝坐下来时,突然哭了起来的原因。但这种抑郁的程度并不深,主要表现为失眠、食欲下降、情绪沮丧、焦虑、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产妇及其家人大可不必过度紧张,只要让产妇多多休息或适当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但也有抑郁情绪不断恶化的情况,如果有这种趋势,那么产妇自己或者家人就得马上采取积极的手段来进行干预:
(1)接受别人的帮助,或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产妇要把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向丈夫、家人以及朋友倾诉。
(2)直面问题,寻求解决之道:遇到育儿难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或者与其他新手妈妈聊天,谈各自感受。
(3)在婴儿睡觉的时候,产妇尽量休息或小睡一会儿。
(4)把孩子交给家人,和丈夫单独一起吃晚餐、看电视或进行其他娱乐,使身心尽量得到放松;或和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
(5)产妇不要给自己提过高的要求,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
(6)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锻炼身体。
(7)学会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让自己放松——读书、洗澡、看影碟或找点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做。
(8)坚持健康而有规律的饮食。
如果以上这些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马上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遏止抑郁情绪的恶化。
恶露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的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但是不臭,总量为500~1000毫升。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三周左右就干净了。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后都会出现恶露,但剖腹产后恶露持续的时间要比顺产时间长一些。恶露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阶段,产妇自己要注意观察,因为它是反映产后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1)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
(2)产后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
(3)产后半个月以后至第三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两三周。
观察一下你的恶露情况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的变化,据此可以估计子宫恢复的快慢,有无异常。
在产褥期,产后子宫的重量将从1000克减少到50~60克,体积也不断缩小,产后六周后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复旧好坏,可以从子宫底下降和恶露情况来估计。有的产妇恶露不断,产后一个月时还有较多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产妇自己觉得下腹部痛、腰酸;产后六周检查时,子宫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大小,质地软,有压痛感等,这些都是子宫复旧不良的表现。
有些恶露属于异常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1)如果在产后两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并伴有恶臭味,有时甚至有烂肉样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2)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所以,产妇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恶露情况,发现其中有问题时,就要及早与医生联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