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专家眼里“ 最古老的面条”

时间:2013-01-29 08:53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专家眼里“ 最古老的面条”

  与王仁湘博士见面后,我急急赶回了韩国首都首尔。一想到充满不解之谜的“最古老的面条”,我就非常沮丧,但不能就这样放弃,必须尽快解开喇家遗址面条的疑惑,才能决定这里是否适合作为面条之路的起点。这可是我们漫长旅程的第一步,就算是个伤口,也要一直挠,挠到结疤,非把这个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几番苦恼后,我们决定咨询专家,想着饮食文化方面专家应该能够解开我们对喇家遗址面条的疑惑。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多位世界级专家学者对喇家遗址的面条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意见,帮我们解答了心中的困惑。特别是日本民俗学权威、著有《文化面类学的第一步》的石毛直道教授对我们很有帮助:

  “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喇家地区发现的面条实物遗存不可信,据说面条是用小米做的,但小米韧性很差,就算是现在要将小米做成面条也是很困难的,凭当时的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石毛直道教授继续道出对喇家面条的疑惑:

  “新石器时代没有关于面条的记载,仅凭新石器时代的地层中发现面条,就认为新石器时代有面条是不可取的。因为发现面条遗存的地区经常发洪水,地层中很有可能混进多个时代的文物。也就是说,要判断遗存的实际年代非常困难。“并非只有石毛直道教授提出这种质疑,一些韩国考古学家,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工商大学赵荣光教授也认为中国考古学界在分析面条遗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赵教授表示:

  “我只看过喇家流域出土面条的照片,不方便说什么,但我认为缺乏对面条遗存的深度分析,有必要和专家一起进行更深度的分析。“我们咨询的大部分学者都对“人类最古老的面条”,也就是喇家遗址的面条持怀疑态度。在听取这些意见的同时,我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甚至谨慎地推测,中国是不是太过追求“最古老“的象征意义,在面条遗存上动了手脚?考古学对于“最古老“赋予了过于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的考古学界都无法抵抗“国粹主义”的诱惑。当然,目前还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我也不能太早下结论。可是,这一消息,却在全世界共用的网络上发表,肯定会有很多人相信,这点很成问题。我本科学的是人类学专业,现在担任电视节目制片人,电视节目本身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一直希望,就算无法颠覆原有学说,至少能给人们提个醒,让暴露在信息海洋中的人们有一个“打问号”的机会。如果这次我人云亦云,采用了这种说法,那我的抱负将沦为“纸上谈兵”。想要让“兵”真正派上用场,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起点。于是,我几乎是怀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情,向那些不相信喇家面条遗存主张的专家提问:

  “那么人类最古老的面条会在哪里呢?”我深知,这是个连世界级顶尖学者都很难回答的问题,但还是大胆地问出了口,算是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吧。不知道是不是被我这种执着所打动,学者们对这一棘手的问题仍然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地区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面积为中国国土的 1/6,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两千年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一直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学者们为什么会认为人类最古老的面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疆呢? 对此,他们是这样说明的:

  “新疆到处都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很多古城的痕迹,这些遗址周围出土了历经两千年风霜的干尸和饮食遗存,古城遗址中还不断挖出新的干尸和饮食遗存,对于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在新疆曾经出现过关于面条起源的线索吗?学者们回答说:

  “从许多考古学的发现推断,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但至今还没发现决定性的证据。“我犹豫着,对我们来说,新疆不一定是希望,很有可能成为又一次的绝望,但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怎么样,先出发吧,旅程总不能就此停下,反正我本来就没有期待会一帆风顺,不是吗?探索之路肯定会有各种差错、曲折和崎岖,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么,要去新疆的什么地方才能看到学者们提及的饮食遗存和干尸呢?已经挖掘出来的东西被保管在新疆的什么地方呢?我拨通了一位能够解答这些问题的韩国学者的电话,他说:

  “据我所知,乌鲁木齐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着所有干尸和饮食遗存。“我满怀期待和不安,收拾行装,与摄制组一起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出发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