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前言 001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童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幸福、快乐的,那是一段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然而我的童年却是那样不幸和悲惨,回忆起来叫人心酸。那时的我常常会想,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让我遭受如此多的悲伤与苦难?我的童年有着太多辛酸,它将深深储存在我永久的记忆里。
我的家 002
日子难过 005
苦命的一家人 008
总在最低处 011
能干的母亲 014
好死不如赖活着 016
母亲去世 019
母亲去世后的辛酸 021
苦命的父亲 024
父亲的河工生活 028
不再迷迷糊糊过日子 030
第二章
最初的打工生活
我在威海打工5年。这5年的时间里,许多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对于威海的感情,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除了受苦受累,有没有其他的呢?静下来想想,还有感恩!这是我对那里最真实的感觉。
萌生外出打工念头 034
去威海打工 037
靠吃剩饭省饭票 039
大难不死 042
吃饭不论碗,干活不论点 045
第一次挣钱回家 047
盖新房子 050
结婚,摆脱光棍形象 054
生气不如争气 057
难得的幸福 060
父亲离我而去 062
两次意外 065
去北京之前 068
第三章
开始北漂的日子
“北漂”一词,相信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不会陌生。我至今已“北漂”16年,听过无数和我一样处境的人在耳边抱怨,来北京有多苦多难。其实这些我何尝不知道呢?“北漂知道北漂的苦”,从安徽老家一路走来,我一直在与贫穷、苦难、伤害、嘲笑、讥讽对抗,但生活本身不就是一段交织着酸甜苦辣的旅程吗?
北京,初来乍到 072
做生意前的准备 074
开始做生意 077
有了稳定的摊位 080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083
打野摊的日子 085
全家人来北京 089
遇贵人帮忙 092
状况不断 095
把困难当成垫脚石 099
亲戚初来北京 103
亲情受到考验 105
第四章
日子难过,更要认真地过
常常看到很多衣着光鲜的人抱怨自己的生活辛苦。也许吧,他们体验到的是另一种辛苦。但是,我认为不应该总把抱怨挂在嘴边,生活苦,你就对它笑,同时还应该坚信一条战胜不幸的法则,那就是遇到困难了,挺一挺,把苦难挺过去,迎接你的就是明亮的未来!
为躲城管损失大 110
饱受苦楚辛酸委屈 113
难熬的2003年 116
昌平收容所 118
沙河农场干苦力 121
不顺心的事 124
渴望得到温暖 126
把头抬起来 139
感谢帮助我的人 133
第五章
为了你们,我再苦也高兴
疼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少辛酸、坎坷、困境、委屈,一想到孩子勤奋努力的样子、懂事乖巧的脸庞,一天的劳累也消失了大半。我们的辛苦付出,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从内心深处感激着我们,这是让我最为之骄傲与欣慰的事情。
送二儿子学武 136
房山尧乐府武馆 139
身上的廉价衣服 143
穿小鞋的故事 145
捡小便宜的故事 148
食物中毒 151
刻苦写作 153
为儿子的将来奋斗 156
第六章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我始终相信,勤奋是离成功最近的道路,努力永远是成才的第一推动力。我常对孩子说,具备勤奋、努力这两种可贵的品质,就等于已经有一只脚迈进了成功的大门。不论结果如何,勤奋努力的过程是最可贵的,我不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恶习,因为那是成功路上的大敌。
姚五一的学校生活 160
拿块奖牌回来 164
好好培养我的儿子 167
进武校后频频得奖 170
去澳门参加比赛 173
一个拍电影的机会 177
有幸为奥运做贡献 180
从孩子身上散发的光芒 183
第七章
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财富”
人活一辈子,究竟该把什么留给我们的孩子?我认为,不应是多少金钱、多少房产家业,如果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再多财产也有花光的一天。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让他了解自己家人的生活经历,这也算是一笔财富吧。我感觉,精神的富有,是金不换的,是做人的永恒道理。
第一次接受采访 186
重归于好 190
记录成长的脚步 193
倾听进步的声音 196
好运连连的一年 199
为社会尽一份心意 201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 203
孩子,我们要更努力 206
第八章
有泪有汗有爱,才有幸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哪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但如果把这些辛酸当作人生的调味剂,就不会觉得辛酸了,而是会感受到成功即将到来的喜悦。
成功背后的艰辛 210
再穷不能穷了教育 213
世上还是好人多 216
美联社记者的采访 219
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222
成功首先要做人 224
给孩子做榜样 228
努力成为12%的那部分人 232
孩子的成长令我很惊喜 237
附录
采访实录 240
媒体评论 246
网友感言 254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