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六章 铁箭

时间:2011-08-23 14:48   来源:中国台湾网

  陶花气呼呼回营,一到帐中就先看见一大锅米饭,当即皱眉,“大早晨的吃什么米饭?”

  何四拍手,“我也正说这事儿呢!咱们是跟着帅帐吃饭的,听说那秦将军祖籍在南方,从来都是连早晨也吃米饭。要么咱们自己偷偷煮点牛肉面吃?”

  陶花看看何四,“四哥,你果然是两手不沾阳春水,咱们既没有面也没有牛肉,怎么煮牛肉面啊?”她叹息着盛好米饭,“吃吧吃吧,多吃他两碗饭也好!”

  何四听她言语不善,就没答话。过了一会儿,陶花犹豫着问:“四哥,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秦将军,有点面熟?”

  何四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觉得,我没见过长这么俊的男的,要是见过肯定记得。”

  “他长得很俊?”

  何四一口米饭噎在嘴里,显然对她这个问题十分惊讶,“五妹你眼睛长哪儿去了?看你一双眼睛也水灵灵的,敢情中看不中用啊。”

  陶花认真想了想,“昨天见面,我被那烟火呛出眼泪来了,没看清楚。今天早晨,他重盔重甲,我又忙着吵架,所以没顾得上看,就是觉得马上的姿势有点熟悉。”

  何四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盛,“你跟他吵架?!”

  “啊,其实是他跟我吵,我只是还了一下口。”

  何四摊开双手,“我的小姑奶奶,你跟他吵什么架啊!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他这俊面孔你也得看咱这牛肉面啊。”

  “牛肉面?”

  “是啊,你跟他吵架,咱还咋去问他要牛肉面吃呢?唉,真是。”

  陶花垂下头,“一人做事一人当,等明天我去问他要。”

  此后,陶花每天早晨去帅帐拜候,连续五天,每次都被秦文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

  于是,米饭一共吃了五天,十五顿。

  陶花还能忍受,何四无论如何不干了。他长期吃惯面食,这会儿连连叫唤着没力气。陶花也有同感,即使吃得再多,还是觉得饿,北方人身体还不适应米饭的缘故。

  第六天早晨,陶花一拍桌子,“等我去要点面食回来,军营这么大,总有吃面的吧。咱们不能饿着肚子上战场。”

  她没打算去找秦文,就打算去帅帐找个亲兵问问做面食的伙房在哪里。谁知,刚走到帐门口,正碰见秦文从内快步走出。

  陶花走路一向飞快,秦文自幼长在军营,从来都是别人避让他,也就不怎么注意对面。两人正撞了个满怀。

  两人都身有武功,同时跃后避开。等看清对方是谁了,又同时再退后一步。秦文退后是为了与女子避嫌,陶花退后是因为有点怕他。

  两人相视一眼。这次距离很近,陶花又觉得他的样子有些熟悉,她性情爽快,当即问了出来,“秦将军,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秦文身后跟着的几个亲兵一齐笑了一声。陶花奇怪地看他们一眼,他们旋即收住笑容,飞快地后退数丈之远。

  陶花莫名其妙,不理他们接着说下去,“我觉得你看着十分面善,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那几个退后的亲兵掩住嘴,虽然仍是有笑意由眼角露出,却没人敢说话。

  既然没人敢说话,秦文只好自己开口。他眼神冷冷的,连一丝嘲弄都没有,只是十分淡然地回答:“姑娘,这话我已经听过不下二十遍了。”

  陶花愣了片刻,猛然明白了话中含义,立刻就脸红起来,争辩说:“我……我……”

  他温和而认真地接下去,“我自幼长在军营,不可能见过你。今日大战在即,还是请姑娘让路吧。”

  陶花迷迷瞪瞪让开路,等秦文去远了才想起此行主旨,当即大叫:“等等!”

  饶是温雅如秦文,也难免带了些不耐烦回头。

  陶花大叫:“我想问问,哪里有牛肉面吃?我吃不惯米饭。”

  他微微皱眉,言语中带了些斥意,“我们是来打仗,不是游山玩水!”

  陶花万分失望,一边盘算着怎么安慰何四,一边悻悻回帐。刚到帐外,却见何四已经等她半响,忙叨叨过来问她,今天是周军与契丹首战,怎么陶花自己回来了?

  陶花顿时想起刚刚秦文提过今日有战事,看来不是虚言。她顿觉一口怒气冲上心口,虽然恨得牙痒,却也知道战事不容耽搁,当下顾不得其他,匆匆叫上同来的弟兄,往秦文离去的方向追过去。

  陶花不熟悉地形,找路又耽搁了一阵,这几番下来,追到阵前时,两边军队已经交战,远远只见人仰马翻,没有她插手的余地。陶花带着众人,纵马到一侧地势高处遥望。契丹军前锋是大队轻骑兵,与周军前锋的重骑兵和战车已经兵刃相交,契丹军队灵活,周军盔重甲厚,一时分不出胜负。因为契丹人善射,所以安排己方的重装军队在前锋可以减轻弓箭伤害;这里平地作战,一时不需要追击敌人,正是重骑兵用武之地。陶花暗暗点头,赞秦文指挥得法。

  她看完两军战势,仰头望向远处。在自己对面的一个土坡之上,秦文的帅旗高扬,陶花细望过去,见他正心无旁骛,在马上观看战局,他身周以及土坡之下一队轻射手,以防游敌靠近己方指挥台。

  陶花再看向敌方,因为相距遥远,望不见指挥台,只能隐约看见阵后的旗帜上画着一副弓箭。陶花一惊,这正是她的授箭恩师哈布图的旗帜。哈布图是契丹军中有名的神射手,契丹皇帝耶律德昌特请他教授太子箭术,陶花也拜了哈布图为师,因此与耶律澜相熟,且更得哈布图宠爱与真传。

  这一惊之后,陶花就往敌阵中细看过去,后面几队待命的骑兵个个身背大号铁弓,有数百人之众,箭壶乌黑铮亮,没有背在背上,而是放在马上,正是哈布图的铁箭骑射兵。

  一般士兵用的箭都是木杆铁头,虽然轻便易射,在这种大规模作战的距离射到重盔甲上,并无致命伤害,然而哈布图的这些铁箭兵却不一样,箭身箭头是一体而成的坚固精铁,配上特制的大号铁弓,如同宝剑伤人。只是铁箭太重,所以只有骑射兵,以马负担,并无步射兵。 

编辑:刘承思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