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9 恶战中国学校

时间:2013-05-20 13: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9  恶战中国学校

  亦池上小学了。关心我们的亲朋好友再三提醒:亦池玩乐的童年过去了,是时候必须严加管束抓紧学习了!否则……

  否则什么呢?没有谁肯往下说,仿佛往下就是一个黑洞:你孩子不好好学习,你孩子就完蛋了!

  我们已经随时随地都在被完蛋着:亦池上幼儿园差点上不了。上小学又差点上不了。我们家附近的育才小学,很奇怪地宣称我们不属于“就近上学”的范围,而离我们家比较遥远的一所学校,反而属于“就近上学”。潜规则大家都知道,无非育才小学是重点学校,无权无钱莫进来。当时我还不是很清楚,还认为不公平,还想和学校讲道理,但是人家就是拒绝你。新生都入学了,我家孩子还没有报上名。一直折腾到我投诉到市委领导那里,市委领导直接打电话给小学校长,同时我也有了“觉悟”,“主动捐献”许多册书籍给学校图书馆,我的孩子才得以入学。 

  一进入学校,我们面对的校长老师、父母家长乃至全社会,无不都是在强调学习,强调分数,强调各种竞赛。小学生们纷纷进入校外各种培优班。诸如兴趣班、奥赛班、拔高班、火箭班,这些校外辅导班密密麻麻包围了学校,如火如荼数不胜数。那么多小学生在父母的带领或者说是押送下,下课之后又匆匆赶去上课。不少孩子上完文化课培优,接着还要上艺术培优。孩子们在那里学习绘画音乐,各种乐器,吹拉弹唱,跳舞唱歌,家长们则背着食品和饮料,在院子里苦苦守候等待。学校大门口的墙面上,总是贴出新鲜的大红喜报、横幅标语和大大小小的广告,都在标榜各种培优班的成就,某个孩子参加某项竞赛获得状元,某个孩子参加国际什么节获得国际大奖,等等,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强烈地诱惑和暗示着所有家长。

  形势就是这样的逼人。有时候,我会一阵恍惚,感觉脚底下滑滑的站立不稳。我的孩子应该加入这种学习吗?或者适当地部分地加入?

  我问亦池:你是否喜欢学习某些个人专长?你是否喜欢在放学以后去课外培优班继续学习?

  亦池的回答又是这样的简单又慷慨,她说:“不喜欢。我就喜欢玩。”

  我心一酸。是啊,人生苦短呢,咱们今朝有玩今朝玩吧!何况亦池的特点就是只要玩得快乐,学习也会更出效果。何况玩就是学习。何况生活智慧就在生活中,课堂和书本仅仅只是知识。何况知识不等于智慧,只有智慧才是生存与竞争的灵魂与实力。

  亦池的小学阶段,我们对她的快乐生活进行了坚决的捍卫。果然,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课本,不在亦池的话下。发下新课本的第一天,她翻阅一遍,绝大多数内容她早已熟知,考试成绩门门满分,第一批就被获准加入少先队,还当上了班委会的干部。

  三年级、四年级,人在长大,快乐的领域也在扩大,因为好玩的东西在日益增多。她从捉迷藏、丢手巾、抓石子、叠纸鹤,逐渐玩到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拍皮球,再玩到溜旱冰、骑成人自行车、打羽毛球等等。或者,甚至干脆就是没有名堂地疯逗追跑。亦池穿着旱冰鞋,像闪电般蛇形而迅疾,穿过下班的人群,她脸腮红通通,湿透的短发粘在前额,神情是那样的兴高采烈忘乎所以。

  转眼就到了五年级、六年级,亦池的快乐玩耍丝毫没有减少,家里的芭比娃娃也随着亦池的生日逐年增多,亦池坚持乐此不疲地照料它们。亦池的整个小学阶段,在我们生活小区的人们口里,被形容为“疯狂玩耍”。亦池自由自在地疯玩,让许多家长瞠目结舌。现代的生活小区都是比较自闭的公寓,邻居之间不仅没有往来,连见面都不太认识的,大家却几乎都知道亦池,这是因为她几年如一日地在院子里头玩耍。小区的各处花园里、休憩处,所有楼房的顶楼平台和犄角旮旯,到处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她同大孩子玩耍,也同小孩子玩耍,还同狗狗猫猫玩耍。下班的人们会驻足回望,议论说:“看,这小姑娘就是亦池啊!就是池莉的女儿啊!”

  夜幕降临的晚饭时分,我们整个院子,要么回荡着我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要么回荡她父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响亮男高音。家家户户都听得见我们的呼唤。有时候要呼唤许久,才能把亦池召唤回家。一进家门我就把准备好的一条干毛巾给她垫进后背,十有八九她的后背总是汗水淋漓,像一条刚从水里出来的泥鳅。

  多年里,我们的呼唤是整个生活小区唯一的呼唤,其他的同龄孩子,大多都是放学回家就关在屋子里头写作业。或者是放学以后继续在外面上培优班还没有回家,回家就马上吃饭,饭后马上被父母监督在房间写作业做习题。我们呼唤孩子的声音像一首老歌,把许多邻居听得怀旧起来。不止一次地,邻居开玩笑说:只有你们家现在还这么唤孩子啊!我们好像听到了怀旧老歌啊!

  怎么听,都是一番十分悲壮与遗憾的感慨。听得我心里不是滋味,哭笑不得。我们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小学阶段特别是孩子十岁之前,我坚定不移地为孩子实行了“9点半就寝主义”。那些大量作业,经常没有做完,我就会主动写假条和签名给老师,以保证亦池的充足睡眠,因为我孩子的身体并不健壮。十岁以后,夜晚最迟10点就寝。必须!亦池特别喜欢睡觉。我孩子要睡觉,我当然认为她是需要睡眠。没有比孩子身体健康更重要的作业!

  也许是我长期为孩子打掩护,我被亦池学校的一位副校长约谈了,亦池这时进入五年级了,马上就是小升初最关键的六年级了。

  一般家长都是很怕老师更何况是校长。约谈就是批评。指责也是经常有的。副校长对我倒是比较客气,称呼我为:“著名作家”,然后,副校长请我理解学校对亦池的一片苦心,他严肃地指出:亦池经常不写完家庭作业,在班级的影响非常不好!对亦池的学习非常不利!亦池将很难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

  副校长侃侃而谈:“一般说来,孩子完全可以写作业到‘稍微晚一点’,我们中国古人发奋读书还要搞头悬梁锥刺股呢,当代竞争是更加激烈了,所有学生都在写作业,唯独亦池不写,久而久之,她的答题速度,肯定就不如别人。现在的考试,不仅要考能力,还要考速度。”

  副校长向我透露了一个最新的消息,说:“最近我们看到外省的一份考初中的试题,那个量大得,基本上要求笔不停顿气不喘才能够做完,否则,你怎么淘汰学生?现在重点学校的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啊!”

  副校长忧心忡忡地说:“我不是在批评你这个妈妈,但是据各方面反映,亦池同学玩性太大了!还煽动和带领别的同学去玩!这样下去不仅有损于我们学校的业绩,你们自己的损失更大!小升初进不到重点,中考就别想进重点,将来重点大学就更是莫谈了。这是孩子的前途啊,一辈子的大事啊!”

  我耐心地听完副校长的高见,也感谢了她,不过,我觉得副校长并不了解亦池同学的“玩性太大”的效果是什么。我充满激情滔滔不绝地演讲起来。

  我说,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人云亦云的表面现象:亦池同学贪玩。亦池家长溺爱和掩护她的贪玩。殊不知,在亦池快乐的玩耍中,学习到的东西更多,对课堂书本的知识也更有理解能力。事实是,五年级以来,亦池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啊。亦池班主任写的成绩单评语说“亦池你是全班同学的偶像”啊。事实是,亦池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也不少,像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小学生作文比赛等等,她都捧回了奖状,为学校争光了。写字、绘画和阅读、写作,都是她平日玩来的啊。

  是的,我作为家长,也喜欢和亦池一起玩,我经常会被她的疯玩所感染,和她一起吟唱她那些“无厘头”儿歌。比如:“妖精妖精得了妖精病,请个妖精医生来看病,妖精医生说:没有病,咕噜咕噜锤,咕噜咕噜叉,咕噜咕噜三娘娘管钉叉。”

  还有更古老的儿歌:“一个伢的爹,拉包车,拉到巷子口,解个小溲,拉到火车站,丢炸弹,炸死了鬼子大坏蛋。”还有:“麻子麻子区,麻子过江西,江西翻了船。麻子到湖南,湖南冇得米。麻子钻了夜壶底,夜壶底一掀,麻子上了街。”等等,等等,不过结果是我们拿出地图,与亦池探究种种好奇的问题,哪里是湖南,而哪里是江西;什么是夜壶,而什么是痰盂;再看武汉市的地图,哪里是火车站?哪里是长江南北?地理历史以及地图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又趁兴去买地球仪。我开始带着亦池,在地球仪上旅行,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再比如游泳。那还是在幼儿园的事了,亦池知道我不会游泳,她发愿“那我一定要学会游泳,我学会了好救你”。这孩子多有孝心啊,我一开心一表扬一鼓励,亦池就那么勇敢无畏地跳进了游泳池,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不能说上小学了就不游泳了,也不能够少游泳啊!

  还有弹钢琴,这也算贪玩吗?有多少家长强迫孩子去学琴啊,可是我们亦池是自己强烈要求学琴的。因为她喜爱音乐。不就是因为贪玩,听音乐很多的结果吗?亦池五岁半开始正式学琴。那是她正在换牙的年龄,笑得大门牙豁开直跑风。她踩着踏脚凳上琴,从枯燥的指法学起,多少次在外面疯玩了回家,休息一会儿,她自己会主动上琴练习。她自己在谱架上翻开《汤普森》,十个小指头练得变成了小锤子。亦池一直坚持弹琴。考级都快考到最高的国际九级了啊!难道进入小学高年级,就必须停止弹琴,停止喜爱音乐吗?

  我说话太骄傲了。一旦夸起自己孩子来,就忘记了自己是在批驳人家好心的副校长。副校长脸都绿了,我还乘胜追击。我认为快乐是生命的本能需要,它与学习知识并不冲突——这是我抚养教育孩子几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也已经被亦池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所证明。我们也承认,亦池的成绩并不能够每次都是最高分,时常也会上下波动,但是她德智体全面发展啊,她不是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甚至都达到区级的三好学生了!而且由于孩子会玩会学习,也大大支持了家长的工作,使我自己的写作非常顺利,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我们都不用送孩子去培优,我个人的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证,我们家长也轻松啊。我不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们为什么就是不肯深入地想想这个道理?孩子的心怎么会玩得野掉呢?那是在发掘想象力啊!有家长循循善诱,或者老师们循循善诱,不就可以掌控在比较恰当的程度吗?孩子的心不打开,怎么能够认识和接纳整个世界!生活每一天都是崭新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对于孩子来说,仅凭课堂与课本,何以熟悉并驾驭生活?因此,其实我们家亦池在玩乐中形成的良好性格,学到的各种知识,其实单凭学校课本是达不到的。

  可怜的副校长终于听不下去,也坐不住了,用淡漠的表情竭力掩饰着她对我的不屑和嫌恶。对不起,谈话终止,她必须要出去开会了!如果家长不配合,那就别怪我们学校了,副校长撂下了这句话。该年级期末,亦池再也不是区一级三好生,学校也没有再约谈过我。这么不知趣的家长,学校肯定烦死了。

  原本我还有一个侥幸心理:小升初属于国家义务教育,有一条就近入学的原则,反正我们附近的中学都还不错。

  然而,形势大变,“把教育当产业抓”的舆论铺天盖地而来,学校收费理直气壮,花样繁多,多如牛毛,而且收多高的额度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据说全省最好的重点中学,差一分就得交五万元!差五分以上就是十万元,差十分连交钱都还捞不到招生名额。学校怎么能够这样?教育部怎么可以这样?作为个人的质询,已经无人理睬。在全国的教育大势面前,个人真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就在亦池小学毕业的时候,新规小升初方案出台了:择校已成定势。多年来小升初就近入学的规矩,忽然就被消灭了。

  学校召开了多次家长会。家长在会前会后,聚集在学校大门口,交头接耳,愤慨不已,有的要去北京上访,说这样改制违反了教育法。总之黑压压一大群人纷纷议论,从群情激昂到心灰意冷,天黑散去。最后总是不了了之,毫无结果。

  我该怎么对我十二岁的小女孩诉说和解释这一切呢?

  我们快乐学习,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酷爱睡懒觉,但是只剩下半学期,就是小升初拔高考试。亦池从来不上校外培优班,从来不进行超大量奥赛题的强度训练,十有八九拿不到高分。怎么办呢?

  一夜又一夜的辗转反侧,吃不好也睡不好,但是时间不等人,必须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最后我别无选择,只好向孩子摊牌。我们决定不给亦池压力,不要求她必须考上重点中学。我们人在屋檐下怎能敢不低头?!考不到高分,就随便电脑摇号,去一个随便的烂初中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鸡窝里头还出凤凰呢!初中以后再说呗。

  没有料到,我素来温顺的孩子却不服气了,她说:“不!妈妈,”她说,“我为什么要被他们随意摇到那些最差的中学去?我学习很好,表现也很好,我应该读好学校啊!我也想读好学校啊!”

  孩子越是有志气,越使我心里难受得不行。是的,孩子你很好,然而,你的考试分数能够达到录取分数线吗?模拟考题都在书店卖呢,一册一册的堆积如山,都是拔高题、火箭题、奥赛题,绝大多数孩子都一直在培优班做习题呢,我们在玩乐在旅行,我们在琴棋书画,我们在养狗狗和花草。

  反而是我的孩子安慰我说:“妈妈不急,让我想想。”

  此刻我的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有不甘任人摆布的心气。我却已经是哀兵一个。我常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是老百姓或者小市民,有一些人还不肯接受,他们以为你是著名作家你就会享有特权。错!中国早已是古风不存,唯有权力与金钱被看重。

  亦池想了一会儿,开口道:“那就考呗!而且,我想考外校。”

  我吓了一大跳。外校!武汉外国语学校!那可是真正的老牌重点,没有改制之前本来就是重点。这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因名气最大、报考人数最多、考题最难,成为历来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近年来外语的重要使得外校更牛了。民间传闻纷纷,说是外校的校长比市长还牛呢。外校不仅考题难度极大,还有英语笔试和口语面试以及严格的体检,一关不过都会刷下来。近几年来,我们不乏报考外校的孩子,却没有见着谁考取过。据说就算差一分,也要交五万元赞助费。分数差得多了,给再多钱外校都不收。

  说实在的,以前我们从来没有设想过要考什么外校,现在怎么还可能呢?

  可是,亦池却选择了外校。她语气温和却又坚定不移地对我说:“妈妈,我还是要考外校!我要上最好的学校!我喜欢外校!”

  我意外地瞅着亦池,半晌说不出话来。毕竟是孩子啊,教育形势的严峻程度,她是无法充分掂量的。但凡有心报考外校的孩子,早几年就开始上那种专门应对外校考试的辅导班。如果因此错过了其他中学的录取而失学,那就惨了!我心里一急,拒绝和呵斥就要出口。但是,就在话要出口的瞬间,又被我收住了——我无法拒绝我的孩子的良好愿望。看着亦池那稳笃笃不温不火的神态,我又觉得她非常有谱。她的所愿,一定发自内心并且估计过自己的实力。如果她宁愿冒险去追求自己最向往的目标,我这个做母亲的唯有全力支持她,千方百计帮助她在关键时刻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

  好吧,我们就冒一次大险吧!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是总有一句话在心间,那就是:人生难得几回搏!那咱们就考外校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