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卫生,洗脸、刷牙是大家都有的清洁习惯,但保养鼻子、清洗鼻孔的习惯可能好多人都没有。其实,鼻子的保养与清洁也很重要的。可是,好多人不但没有清洗过鼻孔,却还有用手指掏鼻孔的习惯。殊不知,这个习惯对鼻子的伤害非常大,因为在我们的鼻孔里面,有一层保护黏膜非常娇嫩,一旦你手上的细菌接触到它,就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用手掏鼻孔的习惯应该杜绝。
此外,许多人有饭后剔牙的习惯,可这也是个不良习惯,因为经常用东西乱剔牙齿,会使牙缝越剔越大,还会损伤牙龈,如果不慎将牙龈弄出血,就会影响牙齿的健康。所以,剔牙的习惯也不可取。
保护好鼻子很重要
我们的鼻子是具有多功能的调节器,在中医里,“鼻为肺之窃”,它是人体呼吸道的入口,具有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等功能。在鼻子的前庭,长有鼻毛,它们像一排密密麻麻的卫兵,可以过滤呼吸时吸入气流中的一些颗粒状物,并将灰尘等其他异物阻挡在鼻腔,而鼻毛吸附的一些粉尘和油烟等颗粒,常在这里堆积成稠团,这就是俗称的“鼻屎”。因此,鼻毛具体保养鼻腔、净化呼吸的作用,所以平时不要轻易剪拔鼻毛。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往往对鼻子的保养并不在意,有些人一感觉鼻子里有不适感,就用手去掏鼻孔,也有的人因有掏鼻的习惯而故意留了长指甲,殊不知,这是最容易伤害鼻子的习惯。要知道,如果鼻前庭不够清洁,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鼻子的功能,而掏鼻孔却极易引起此处的皮肤损伤或炎症,从而导致鼻前庭炎或鼻疖症。因此,平时保养我们的鼻子,对维持身体健康很最要。
我们的鼻子不但对吸入的空气起净化、调温、湿润的作用,而且与我们的肺部有紧密的联系。一旦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受了伤寒与风邪,那么,聚集在鼻腔的致病菌就兴风作浪,引起鼻黏膜病变。这时,鼻腔里的病菌,就会通过呼吸侵入喉、气管、肺,从而导致喉炎、气管炎、肺炎发生。因此,为了健康,平时一定要保护好鼻子,要懂得鼻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最易爆发的冬、春两季。
养成清洗鼻孔的习惯终生受益
在鼻腔的表面,有丰富的汗腺和皮脂腺,它是人呼吸空气的净化器。就我们正常人来说,每天要呼吸约15000升空气,而空气中大量的污浊物和细菌,就会停留在鼻前庭,但是,时间一长,这些没有滞留物就会堵塞鼻腔黏膜的自洁功能,造成大量细菌堆积,从而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鼻腔的清洁呢?用冷水洗鼻就是最好的办法,当你用冷水清洗鼻孔时,不但可以洗去鼻孔内所存的污垢,还能呼吸通畅、神志清醒,而且还可以预防伤风感冒。因为,用冷水洗鼻时,鼻腔内的黏膜和肌肉都要经历一次收缩——扩张——再收缩的过程,这样就无形中增强了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外界寒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从而构筑起一道抵御冷空气侵袭的屏障,以利于预防伤风。再说,我们的鼻子又与七窍相通,因此,当冷水洗鼻子时,又可以达到明目、聪耳、醒脑、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真可谓健身养生的好方法。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清洗鼻子呢?最好选择在早晨的时候,先用手捧一捧水,将鼻孔浸泡在里面数秒钟,并缓缓地用鼻子稍微吸入一些,之后等到润湿了鼻子内的污物,再擤出来;然后,再次吸入一些水,这时要用拇指按住鼻孔的一侧,而且适当用力擤出另一侧鼻孔内的水和余污,接下来再按另一侧,重复之前的动作。如此重复清洗两到三次就可以了,每天早晚坚持洗一次,会有很好的效果。
勤洗鼻子还可以预防鼻炎。因为洗鼻时,可以保持鼻腔清洁,使鼻腔不受大量细菌的侵袭,预防呼吸道疾病,特别是鼻炎的发生。其实,鼻腔的脏和干,是诱发鼻炎的直接原因。那么,如果能坚持早晚洗鼻,则可以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及污垢及时地排出,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的袭击,减轻鼻腔负担,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使鼻腔恢复自我排毒功能。
此外,保护鼻子,使鼻子清洁卫生,您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清晨洗脸时,可以用毛巾先揉一揉鼻唇与鼻翼的两侧,直至鼻子的皮肤有红润、发热感,也可以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由上而下,稍微用力地连拉几下,均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二、平时擤鼻涕,不要用力太猛,要逐个鼻孔擤,以免将鼻内分泌物压入鼻窦、鼻咽管,导致鼻窦炎、中耳腔感染。如果用力过大,往往会因气流压力大而损伤鼻黏膜,使毛细血管断裂,致鼻子出血,因此,平时触摸鼻子都要小心。
三、到了冬天,鼻子更需要加强保护,因为这时外界空气异常干燥,所以平时要多喝水、勤漱口,以提高鼻咽腔、鼻腔的相对湿度。也可用杯子盛一些热水,将水蒸气吸入鼻腔内,以改善鼻腔湿度和血运。最好平时能多吃些梨、橘子等水果。
四、为了使鼻毛能更好地发挥其过滤空气的作用,而不至于贴在鼻腔的黏膜上。平时,可以在每天洗脸后进行,把毛巾洗净后在温水中浸一下,稍拧至不滴水之后,再填往鼻腔的前庭轻轻旋转几下,就可以使鼻腔洁净,通气性能更好。
五、按摩也是养护鼻子的一个不错方法:可以先将两手搓热,用手的中指,沿着鼻子的两侧,从下而上开始按摩,之后再带动其他手指;摩擦到额部时,要向两侧分开,再经两侧而下,反复多次。此外,也可以用手指轻轻地按摩面部的迎香穴与印堂穴多次。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唇沟内;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经常剔牙不可取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剔牙的习惯,但剔牙也是一个不良的习惯。因为经常剔牙,不但会损伤牙齿和牙床,造成牙龈萎缩、牙根暴露,而且还会使牙齿间出现牙缝。如果是原来已有牙缝,那么,剔牙就会使牙缝加宽,这样一来,食物残渣就更容易嵌进牙缝里。而且,最终会使牙根失去保护,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
通常,在我们的牙齿表面,包着一层牙釉,它对牙本质起着保护的作用。但是牙根处的牙釉质很薄,如果经常剔牙,就会使牙釉磨损。牙齿一旦失去了这层保护层,就会对冷、热、酸、甜敏感,引起牙痛。再说,牙齿的形状都是头大根小,一旦牙龈下缩,那么,牙根之间的缝隙就变得更大,食物残渣就越容易进去,于是还得剔,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就会毁坏了牙齿。
尤其是用牙签剔牙,给牙齿造成的伤害会更大。要知道,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牙签,在包装和消毒方面,很难达到标准的卫生要求。因此,在你用带着各种细菌的牙签开始剔牙时,往往会将一些细菌、病毒引入体内,这样不但易引起牙龈发炎,伤害牙齿,还引起其他疾病。还有,平时不要模仿明星叼含牙签,要知道,牙签头部会较尖,不慎进入食道,有生命危险。
剔牙要采用正确方法
如果没有经常塞牙的现象,平时就不要轻易地去剔牙,更不要形成每天无故剔牙的习惯。最好是,饭后立即漱口,如果实在漱不出来,也可以用牙刷轻轻地刷出来,或者用手帕、毛巾等干净的物品,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轻轻地将它揩出来即可。
此外,也可以使用牙线,最好采用一些尼龙线、丝线、涤纶线或上蜡的棉线制成。因此,这样的牙线,能起到清洁牙面、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而且对牙齿的损伤也较小。
健康小贴士
用手指掏鼻孔,实为一种自毁“门户”的陋习。因为,在平时用手掏鼻孔时,很容易会将鼻毛连根拔掉,这样不但破坏了这道天然的屏障,还会损伤鼻腔内的黏膜,引起毛囊炎或长疖子,而且我们常见的萎缩性鼻炎,也与此有关。所以,这个习惯是要不得的,尤其儿童,一定早一些进行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