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二章

时间:2012-11-23 07:42   来源:

  第二章

  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电影相比。破旧的低价影院日场门票仅售两美元二十五美分,骑自行车一下子就能到。那时我才八岁,常用收集饮料罐赚到的几个二十五美分硬币来买门票。星期六,电影院是我的课堂;星期日,它就成了我的教堂。在那些岁月里,《特隆》、《神枪小子》、《致命武器》就是我的玩伴、保姆和老师。坐在不时闪烁亮光的黑暗中,幻想着自己是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而不再是那个来自波士顿郊区的无趣的帕特。每次看到最后,大屏幕上字幕滚动时,我甚至不敢相信那些都是真人的名字,他们是多么幸运啊!

  当然,电影并不是我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我还打棒球,父亲常引以为傲。我读了不少书,母亲也因此颇感欣慰。但我童年时期的很多梦幻都或多或少会受那些电影的影响。在奔跑着接飞来的棒球时,我会想到电影《天生好手》;骑着十挡变速自行车时,我会祈祷自己能像

  《E.T.外星人》里那样飞起来。我一直感激电影给我平淡的童年生活注入了那么多令人兴奋的奇思妙想。

  “追逐梦想”,我在高中指导教师那里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当时,我坐在老师的沙发上,低头凝视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装的招生手册。“追逐梦想!”名人潦草的签名留言中十有八九都有这句话。

  每一期奥普拉脱口秀里的成功故事中也有这句话,紧张得汗流浃背的告别演说者也会套用这句话,甚至连算命先生也要引用这句话。电影《追逐梦想》引领我一路走来,走南闯北:作为地毯清洁工的儿子,为了生计,从一个陌生的文化群体走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群体中,从岩石嶙峋的海岸线走到开阔平坦的海滨,从穿着考究、表情强硬、说话刻板、穿着厚重滑雪衫的波士顿人,变成一个说话慢条斯理、穿着休闲无袖紧身背心、喜欢冲浪的加利福尼亚人。

  和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样,我要将理想付诸行动。搬到宿舍的第一个礼拜,我就抱着苹果电脑写剧本,甚至都懒得拆行李,整理房间。不管我有多热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活,在洛杉矶我还是个局外人,像一个光看不买的顾客,只能用鼻子贴着橱窗玻璃往里看。多年以后我才认识到,在洛杉矶,每个人都是局外人。有些人稍微好一些,但也不过是和着音乐点点头打打拍子而已。大家都在“追逐梦想”,“永不放弃”。

  我的第一次鸿运来得很早,但像多数珍贵的东西一样,得到它完全出乎意料,而且,它根本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大学新生晚会上充斥着喧闹的笑声,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懂得言不由衷,故作姿态。她倚在门边的墙上,一副置身事外的神态,可她那双活泼好动、睿智的眼睛却背叛了她。她不可能孤身一人,甘于寂寞。于是,我喝了一杯桶装的温啤酒壮壮胆,向她走了过去。

  “你好像很无聊。”

  那双乌黑的眼睛从头到脚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有什么建议吗?”

  “建议?”我支支吾吾。

  “是要为我解闷吗?”

  她美丽的容颜着实令我局促不安,不过,我还是希望我的紧张没有表现出来。

  “看起来这很可能是我一生面临的挑战。”我答道。

  “你准备好了吗?”她问。

  就这样,我和艾瑞娜一走出大学校门就结婚了,我们对结婚从来就没有什么异议。

  我们俩是同学中结婚最早的。租用男士晚礼服,订了镶裙边的三层蛋糕。所有人艳羡的目光都盯住我们俩,就好像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新娘伴着亨德尔《水上音乐》的节奏缓缓走过。艾瑞娜光彩照人。在婚宴上,她的美艳令我窒息。我呛了好几次,几乎无法喝完杯中的美酒。

  十年来,我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同时也写剧本。学校课程表给了我充足的时间自娱自乐:下午三点放学以后、节假日、暑假。我常常给业内朋友的朋友寄去电影剧本,不过总是没有回音。艾瑞娜从来没有抱怨我把时间消磨在键盘上,相反,她很高兴我能从写作中得到乐趣,我也同样支持她把时间花在草木种植和设计图上。

  自从一起从迎新晚会上溜出来后,我们就始终保持着一种平衡感——不过于缠绵,也不过于疏远。

  我们都不想出名,也不想太富有。虽然听起来很平庸,但我们只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要我们能身心愉快。

  然而,我的耳边总是回旋着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我无法放弃好莱坞之梦。不过,我想得最多的并不是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而是在放映机旁观赏电影演员说着我写的台词——不管什么样的演员。不管什么样的电影——哪怕只是用多倍变焦镜头拍摄、低成本创作、用一闪一跳的十六英寸屏幕播放的影片。这才是我想要的。

  大概一年前,我在一次野餐中遇到一位经纪人,她对我那部写阴谋的剧本很感兴趣,剧本名字是《窥杀》。故事讲述一个投资银行家在地铁站突然停电的情况下错拿了他人的笔记本电脑,之后其生活也随之彻底改变,黑帮杀手和中情局特工开始肢解他的人生,就像纳斯卡赛事(美国全国运动汽车竞赛)的工作人员换轮胎一样迅速。他的生活一团糟,爱妻也离他而去。当然,他最后还是赢回了妻子的爱。虽然最终遍体鳞伤,但他变得更加睿智,对生活也多了一份领悟。情节不是特别新奇,但行家还是觉得剧本写得不错。最后的结果令人兴奋,我得到一笔小额稿费外加可观的修改费。甚至在业界,我也受到了捧场,《综艺》杂志刊登了我的照片,还有两个专栏文章专门介绍我:一个中学教师的成功之路。那年我刚三十三岁,而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人们常说:

  追逐梦想,

  永不放弃。

  或许另外一句谚语更为恰当:愿望成真必招祸,福兮祸所倚。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