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喜欢的人不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我。”
“杰里,听着,我是帕特。”
“我说嘛……”
我用的是贝莱食品超市外的付费电话,边打电话边弯腰扭头扫一眼空荡荡的街道,远处,晨光与路灯光交相辉映。“杰里,有新情况。我们家整所房子都被窃听了。”
“你是不是疯了?”
“你能……能不能给点指导意见?”
“你他妈的给我打电话干吗?帕特,你是想让我到法院拿禁止令吗?我告诉过你制片公司对你不感兴趣……”
“这与制片公司无关。”我的话很奏效,他愣了一下,好奇地问:“为什么没有关系?”
“我跟你说,你自己来看吧,连你也不会相信,我们从墙缝里扯出了摄影镜头等东西,我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是什么时候被装上去的,墙壁上也没有被凿过的痕迹,他们一定使用了微创外科技术什么的把线路绕到石膏板后面。有个针孔摄像头就藏在闹钟扬声器的格栅里,另一个则放在烟雾探测器口。”他吹了一声口哨,我听到电话那边的呼吸声。“针孔摄像头?”
“还不止这些。对了,照理现在房子应该被清理干净了,但我还不敢肯定,想找个人来帮忙检查一下。可他们在电话里警告我不要去找警察。”
“你给我打电话,说明你一定遇到了大麻烦。”
“是大麻烦,杰里!”我似乎能听到他在电话另一头思考这个问题。“你搞过监控,对吧?”我稍稍试探他。
“当然,就我这德性,你认为顶峰制片公司真的会聘用我?我曾在海军陆战队担任信息拦截分析师。在好莱坞,人人都喜欢搞窃听,探听别人的隐私,这些天几乎没有人去拍电影。”
“对了,这些玩意比较先进。在你认识的人当中,谁能干这种事?是不是有更在行的人?”
“去他妈的‘更在行’,你这是激将法。我承认,你已经激起了我的兴趣,我的意思是,如果这东西像你描述的那样,我倒是要去看一看,不妨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新技术。”
“那你会来吗?”
“如果……你答应永远不会再靠近摄影棚。”
我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额头抵住墙壁说:“我答应你,但我得告诉你,他们可能还在监视我的房子。”“你不是把房子折腾得乱七八糟了吗?那就是承包商早上来查看房子,这样的借口应该不会引起注意吧?”
一小时后,门铃急响,我瞟了一眼,看见杰里的穿戴十分符合承包商的身份,合身的牛仔裤和扎染长袖T恤,白色面包车就停在路边,车门和车身都贴着磁性标牌贴,上面写着“贤斯基兄弟承包商”。他还带了两个超大的工具箱,把其中一个递给我,自己拿一个快步走进门。他简单地向艾瑞娜作了个自我介绍,然后打开箱子的锁扣,拿出一个遥控器对准已经关闭的大门,按动按钮。
“我的车上装有高功率宽带干扰器,可以控制你的手机、无线网络等任何监控设备。”
“‘贤斯基兄弟承包商’?”我疑惑不解。
“名字是假的,但看起来人人都会相信这是一家合法公司。”他拽出定向天线,接上一个看似笔记本电脑的东西,底座有鞋盒那么厚。屏幕上出现电子电流,一条红色波纹从电流中间穿过。“当务之急是让我们先看看是否还有监控设备在运转。你去做你的事,别妨碍我。好了,听着,我得先关掉干扰器,查看附近是否有监控的电子信号。无论如何这是必须的,因为干扰器可以控制半径四个街区的范围,你的邻居现在可能正打电话请人来做技术检修。”
他从衣领内扯出一个有挂绳的MP3。
还有一个小装置插入耳机插孔,可能是一种微型扬声器。
“大多数高端设备只要附近有响声就会自动运行,这样方便省事。在没有高科技窃听器技术设备以前,被监视的人要仔细搜寻窃听器,得播放很吵的摇滚乐。后来产品升级,现在只有出现人说话的声音设备才能自动运行,因此……”说着,他把一只手指放近嘴边,用遥控器对准大门,再次按动遥控器关闭干扰器,然后按动MP3,一个声音立即飘了出来:“《闺房哲学》,作者——萨德侯爵!”
艾瑞娜看了我一眼,开口说道:“萨德侯爵?是真的吗?”
杰里在大厅忙个不停。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翻阅《娱乐周刊》,但发现自己总是停留在同一段文字上。厨房里,艾瑞娜正清空橱柜里所有的杯子,然后又按以前的顺序摆好。她撕下干酪烤通心面条盒盖,把面条倒在厨台上,但没发现琥珀爆米花盒子里藏着类似小奖品的窃听设备。她又把面包一块块地排在水槽边,双手仔细地搓着衣服,从头上拔出发卡认真检查,到处寻找窃听器。这种焦虑感通常具有传染性,我再也看不下去书,眼睛盯着家里的那些坛坛罐罐,觉得每样东西都可能藏有窃听器。盆栽蔓绿绒里会不会藏着忍者用的吹箭筒?
杰里挨个房间地仔细搜索,只听到MP3有声读物的嗡嗡声。萨德书中各位扮演者的各种声音嘈杂地交织在一起。就在此时杰里向我们吹了个口哨,示意我们到客厅的衣柜那边去。他正坐在那里,面前放着另一台同样笨重的类似笔记本电脑的设备,地毯翻起的一角旁有一双我的耐克鞋,艾瑞娜最喜爱的雨衣则摊开在鞋子边。
他指着鞋子说:“我发现这里面有东西,就藏在鞋跟里。看到那些
缝线口吗?雨衣衬里也有一个。”挂在他脖子上的MP3在欢叫:“我忍不住要射了!”
“他们在监听吗?”我问。“现在?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和振幅波。
“这些跟踪器在传送非常短的信息,每五分钟一次,是低功耗的快速信号,让人很难察觉。显然不是音频或视频。”
“使劲地摇吧!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最美好的享受。”播放器在狂叫。
“跟踪器。”我说。“没错。它们会不时发出信号,显示你的位置,像手机一样。事实上,信号分析仪显示,这是通过手机网络数据传输,就像是发送一个文本信息。”
“这是我最常穿的大衣。”艾瑞娜说。“没想到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你能拆除跟踪器吗?”
杰里说:“不能。”
“为什么?”她问道。
“因为,”我说,“他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跟踪器。”她皱着眉头审视大衣,仿佛在因为它的背叛而生气。
“你能不能找出信号发送到什么地方?”
“没办法,”杰里说,“尽管我能捕捉到设备的蜂窝网络认证号码,但是信号一旦进入目标网关,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把你的屁股抬一抬,宝贝!”又是MP3里的声音。
“把MP3关掉好吗?”我请求他。“或者更大声一点?”艾瑞娜说。“对不起,老习惯。”杰里关掉MP3。“如果他们偷听到的是一些不堪入耳的内容,就不容易起疑心。此外,这是个单调乏味的工作,你会觉得无聊,所以,你懂的,需要些刺激。”
“嘿,”我说,“是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有趣。你说你现在无法追查到信号的去处,什么意思?”
“目标网关连接到互联网路由器,从那里进入匿名通信的路由网络,再通过在阿塞拜疆或什么地方的匿名代理工具。”他摸了摸洗衣篮,一把伸进那堆设备中,掏出一个信封一样薄的零件,“这玩意可以利用防盗报警器和无线路由器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能量来获得动力,没有热感应,也不需要充电电池。”
“你得讲得简单一点。”
“这可不是从台湾来的那种便宜垃圾货,这种产品没有序列号,是从以色列海法港运过来的高科技产品。”他再次把发射器放回篮里。“我以前曾在布加勒斯特参加过联合培训,当时俄国人就特别关注我们的行动,在我们住的宾馆房间墙壁上就搜到了这种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