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 你准备好了吗。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到老师家长们之间常交流的一句话:兴趣和热情,是最好的老师。尽管很多家长会把他们的兴趣热情,误以为是我们的兴趣热情;尽管很多的老师会误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如何让我们吸收得更多上,而不是如何让我们爱上这门课上——这句话仍然是真理,尤其在你自己要开创一项事业的时候。
第一节
细节 你究竟有多想
亲爱的,也许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灵修的书或者信息,我这里也不准备像个上课的老师一样详细告诉你吸引力法则,或者如何正确地发愿以实现心想事成,我本人也不是个多么有经验的灵修学员。当然,你也未必相信这所谓的神神叨叨的道理,让一切都变得简单点,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发自内心地想要一件东西时,即便你没有表述出来,即便你看起来没有做什么样明确的努力,但是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下,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再回想一下,你内心想要这件东西时,是不是有很清晰地你已经拥有这件东西的感受,或者画面,每当你多想一次,得到它的欲望就会更强烈一点?当你已经可以全心体验到拥有它的感触那一刻,你梦想成真了。 如果你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没关系,可以从现在开始,设想一样想要的物品,想的时候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得到或者享用这件东西的感受上,注意,不是关注于这件物品本身,或是陷在得不到这件物品的悲伤里,而是你已经拥有它的感受上。 也许有些人看到这里,已经嗤之以鼻了,想想就能实现吗,那我想住豪宅,开豪车,是不是也想想就实现了? 呵呵,好多事情都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从某种角度来说,想的过程,是一个筛选的过程,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想象,让你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这件东西。有没有这种情况,你本来很想要某件东西,当突然一个什么事情发生,让你联想到这个东西,你瞬间觉得,就不想要了?:) 感谢这一个念头,因为它为你节省了不少钱,还少了失望后悔。
除了筛选之外,这个念头还像一把钥匙,启动你的内在动力,越感受清晰,就越迫不及待,这个时候,分泌旺盛的多巴胺会帮助你打开思路,找到最初没想到的实现目标的方法。同时,这个念头会让你更加坚忍,更加坚韧,这股莫名的毅力会支撑你奋力奔跑,直到你尝到梦想之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让意识、前意识跟潜意识相连,开发你自己都不知道并且绝对让你惊讶惊喜的潜能。 所以好多人做着白日梦,在众人观望中把白日梦变成了现实。其原因并不一定是他们有多勇敢,多有能力,或者运气有多好,只是他们的白日梦做得足够真实,让他们有决心实现那个梦境。由此可见,是不是真心想要,很重要。而怎么才能知道你是不是真心想要呢?就是看你是否真切地可以感受到已经拥有它的感触,这个感触是否真实到连细枝末节你都可以观察和体会。
Here comes my story------
当然,跟很多女孩子一样,终极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儿。吃过午饭,煮一杯咖啡,满屋飘香,然后捧一本书,坐在窗边,一边让味蕾品味咖啡,一边让思想交流经验;夜里,邀三五好友,在咖啡馆儿里小坐,弹弹琴,唱唱歌,遇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心事,悠闲过日子。 不过,我觉得理想实现要在40岁以后。 为什么? 很显然,开店不是个小事,文艺范儿十足花费肯定不少,而且这样盈利性质不浓的店,想要在短时间内挣钱,显然不太可能,没到40岁,哪里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其次,开店,进货、特色、员工等等,肯定没有想象中容易,没到40岁,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人事、财务、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欠缺。第三,经营一家店,不像收拾房间那么简单,需要跟各类人和事打交道,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恐怕是实现不了的。 当然,也许上面你看到的那些都是托词,实现这个梦想也不是真的一定要等到40岁。只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零星的点点滴滴,比如去到一家很有意思的咖啡店,就会想:“嗯,以后我的店这个位置可以这样摆”,或者看到一个很好的创意,也会立马想到:“嗯,这一招可以用在我的咖啡馆儿里”。最夸张的一次,是跟朋友一起去吃饭,原谅我已经忘记是哪一年在哪一个城市的哪一家餐厅,我从洗手间出来,看见他们家用马槽来做洗手池,着实兴奋了一把,拉着姐们的手狂叫了半天:“这是多好的创意啊,以后我们家咖啡馆儿洗手池也要这样弄。” 是的,我在各种情况下,被诱发出各种想法,有些一直记得,有些想过就忘记了,记得的那些都像被思维分类过,放在记忆架子里一格可以被命名为“我的咖啡馆儿”的地方。即便这样,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有时候,你如何体察到自己是否已经知晓那些细节,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或者,一个合适的人来提醒你。因为所有关于细节的积累,大约都没有你想的那么明显,它们太过细小,小到如果你不带上放大镜仔细看,你都不知道自己竟然已经筹备了这么多!
Here comes my story------
我比较幸运。 从北京回到成都的日子里,没有太慌张要工作,慢下来的生活状态反而让我更想发现,自己究竟想干点什么,自己又能干点什么。做简历,投出去,不急却积极。无奈,跟北京相比,成都的工作机会诚然少很多,邀去面试的工作单位领导,第一句总禁不住问:你期望多高的薪水?第二句也恨不得都是:你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工作机会回来?
如果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很难,那这一段不太快乐的经历起码可以让你知道你不适合做什么。每一天,你都在走向适合自己的路上。
有一天,大熊猫先生问我: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我没有动太多脑筋,脱口而出:“最想做的,当然是开一间自己的咖啡馆儿,不大,但是有很温暖的感觉,里面放很多书,有两扇很大的落地窗户,很多杂七杂八的小东西,推门进来的人都可以闻见咖啡香,可以感受到这里流动的大爱心,有几个人在聊天,有几个人在看书,有几个人在下棋,大家互不干扰,但是都是开放的,快乐的,还有个留言本让大家记录当天的心情……,就是想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不过,这是40岁以后的事情,现在没钱,没经验,没能力。” 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就三没了?你这不说的挺好的?找个时间好好想想,你究竟想开一家怎么样的咖啡馆儿,把你能想到的都想一想,到时候我们再谈。 好吧,反正闲着无聊,拿出纸笔,我来开始编织我的白日梦吧。
小馆儿概述 清晨 不情愿地杯闹钟敲醒 迷糊着刷牙洗脸吃早餐 开始扮演那个自己喜欢或者别人喜欢的自己 偶尔静下心来 却常常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与很多人擦肩而过 与很多书彻夜共眠 与很多物共享一处空间 却怎么也想不起 上一次心动和被震撼是什么时候 我不是伟人 不奢求波澜壮阔的生活 我知道 平凡而不平庸的生活没有想象般容易 其实最想要的 莫过于心存希望 守望幸福 收获幸福 只是越来越被量化的所谓标准 搭建了无形的隔阂 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温度 传说中的幸福 它真的存在吗 幸福小馆儿 搜集幸福 储存幸福 传递幸福 就是让你感受和体味 “我相信幸福,我在找寻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