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拽了一把马缰绳,说:“可怜那些潜伏在大陆的兄弟姐妹,在共产党的铁幕下忍辱负重,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国军重整江河。”
绿如意说:“我看有点天方夜谭。”
“你怎么这样灰心,长敌人的志气。”
绿如意望着河面,亮闪闪的一片光环。
“如果美国人真心帮忙,那还有希望,特别是寄希望在中国的内乱方面。”
“毛泽东很有政治手腕,你看,今年都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心腹大将彭德怀扳倒了,他长征路上主要依靠的就是林彪和彭德怀两员虎将。”
绿如意说:“彭德怀不过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我看中共内部潜伏着更大的对抗力量。”
“是哪股力量?”
“不好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内耗史,一直都在斗,千古之谜,烛影斧声。现在中共和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张,北极熊也是很厉害的,如果从北面打过来,一马平川,机械化部队加空军,定然势如破竹。”
黄栌沉吟一会儿,说:“所以我去年给总统府和国防部的报告上分析得十分正确,在张家口宣化地区,中共一定有重要部署,有新式武器。据可靠情报,中共正在研制原子弹,试验地点在新疆,中共已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其中不乏从海外归来的核武器专家。”
绿如意挥了一下马鞭:“我一直纳闷,蒋总裁为什么不研制原子弹?现在的战争不仅是常规作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新科技、空中优势。”
黄栌说:“蒋总裁何尝不想研制原子弹,他在抗战胜利初期,就尝试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原子弹成为二战结束后举世瞩目的新科技。日本宣布投降不满两个月,国民政府驻瑞典大使何风山从斯德哥尔摩给蒋总裁发来一封密电,密电内容是,根据瑞典新闻,莫斯科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已于1934年在卡普甲教授的督导之下,完成分离原子的试验。用苏联制造爆炸性原子的方法制造原子弹,成本比美国人制造的原子弹低。10天后,军事委员会专门管情报工作的郑介民厅长也发给蒋总裁一份《情报辑要》,是军统驻伊朗德黑兰的情报员黄于安呈报回国的密电,密电称:根据参谋本部消息,德国流亡科学家在喀尔巴阡山造成新的原子弹,比美国制造的原子弹简单,力量大,成本也低。这两份密电,毕竟与中国没有直接关联,并未使蒋总裁动心,真正刺激到他的是他的党内对手、桂系首领李宗仁的提议。”
“什么提议?”
“1946年1月,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说日本侵华期间,日本陆军部曾秘密派遣了一支技术小组到张家口采掘原子放射性原料。日本投降后,这个小组的30多人被中共部队逮捕,其余未被逮捕的人员,全部隐姓埋名在北平藏匿。李宗仁有意按图索骥,寻找隐藏在北平城里的日本原子弹专家,希望这些日本专家协助国民政府研制原子弹。”
绿如意说:“李宗仁还真有战略头脑。”
“李宗仁当时密电给蒋总裁,通报了这一情况,指出日本原子弹专家对察哈尔、绥远各个铀产地进行了探查,仅百灵庙一处,年可产铀6吨。日本投降前,已装有5部机器研制原子弹,后被美国发现,将机器全部销毁。因为蒋总裁不放心李宗仁,便私下交给军统局长戴笠一项任务,让他调查日本专家及他们在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详细经过。两天后,戴笠派人证实了李宗仁的情报内容。经戴笠调查,日本人西野是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早在战前,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帝国大学就以学术研究的名义,从美国进口了一部离心机,专门供西野研制原子弹之用。戴笠认为,如果李宗仁提到的日本专家西田正是西野本人的话,应该赶紧派人把他争取过来,以免西野落入其他势力手中。西野的实验室已提炼出22磅铀元素,必须尽快把西野搞到手!1946年7月24日,军政部长陈诚打电报给蒋总裁,西田已返回日本。实际在这之前,蒋总裁已悄悄部署研制原子弹的工作,负责此项任务的是兵工署长俞大维,俞大维建议由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担任此项研制工作的核心专家。蒋总裁曾在重庆接见了吴教授,他还下令拨10万元法币的经费,以激活这项秘密计划。吴大猷向蒋总裁表示,发展原子弹,钱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人才。蒋总裁向吴大猷承诺,美国退还清朝赔偿八国联军的庚子赔款,可以拨作奖助人才赴美国深造的经费,至于人才名单,则请吴大猷选拔提供。于是,在吴大猷的带领下,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在内的这批研习物理学的年轻学子,踏上了留学美国的旅途。蒋总裁召见吴大猷之后,交代俞大维,应招聘人才,继续积极展开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除了吴大猷教授,当时担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的郑华炽、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都是兵工署研发原子弹的核心专家。”
绿如意说:“这批专家力量也够强的。”
“然而,随着国内局势的恶化,特别是东北战场吃紧,当局的军费是捉襟见肘,研制经费不但没有扩大,还要缩减。白崇禧在1947年4月21日呈送报告,建议设立原子物理研制所。蒋总裁批示:目前国库支应浩繁,外汇亦须节用,所请设立原子物理研究所一案,拟应缓办。就这样,原子物理研究所设立计划,由于内战军费支出过于庞大,被迫终止了。”
这天夜里2时许,黄栌和绿如意还在床上缠绵时,传来多哥急促的敲门声。
黄栌立即穿衣下床,冲到门口,开了房门。
“姚海弘越狱跑了!”
多哥说着,已是满头大汗。
黄栌听了,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