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17章 杀人不用刀

时间:2012-11-28 07:46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17章  杀人不用刀

  西门庆和夏浔身着儒衫,一步三摇地从狮子楼下来,慢悠悠地行在大街面上。

  西门庆以扇掩口,剔着牙道:“杨老弟着实好运气,难得他们手中有现成的铁料,咱们定金交了,很快就可以起运了,你是要做长远生意的,所以人家给的价钱还是很公道的,我晓得行情,这价钱没有欺哄你。不过生熟铁器有了着落,那毛皮、兽筋一类的东西却比较麻烦……”

  西门庆把牙签弹到地上,收扇道:“这东西想要大量购买,就只能从塞外着手,想要上等好货,更得从塞外想办法,本来要联络他们并不容易,不过今年蒙古人在燕王手中吃了大亏,一逃数百里,撇下许多缺衣少粮的老弱贫寡,粮食和壮劳力都被带走了,他们担心今冬熬不过去,主动派人过来寻找买家,这就成全了你了,咱们不但省了时间,还能省一大笔钱。”

  夏浔笑道:“这个,还是多亏西门兄手面广,人脉多,要不然兄弟一个人两眼茫茫,可就无从着手了,西门兄多费心。”

  西门庆笑道:“费心么倒没什么,反正我也不白出力气,左手进、右手出,从中还可以捞上一笔。”

  夏浔提醒道:“不知大概什么时候能够联系到货源呢?要是没个准谱儿,我那里便不好交待了。再说,我确实急着回去,这事儿还是快一些好。”

  西门庆道:“这你可急不得,人是找着了,但是交货最快也得在十月、十一月之间,我来等消息吧,一俟这边有了消息,我马上派人去给你送信儿,到时候咱们两个一起去北平。运输的车辆骡马我来想办法,通过水陆关卡巡检衙门的关节我也可以帮你打通,不过这打通关节的花销……”

  夏浔会意地笑道:“那自然是我出了。”

  西门庆干笑道:“嗳,反正是齐王的钱嘛,慷他人之慨,老弟不必肉痛。对了,这一次不比往常,货物比起我以前偷运的东西多了十余倍不止,这么庞大的一笔货物,运输起来很难遮人耳目,说不定真会出什么岔子,那时候就得动用你齐王府的关系了。”

  夏浔点头道:“这个没有问题。去北平的话,我带什么交易?金银还是什么?”

  西门庆笑道:“其实他们对粮食、茶叶、布匹一类的东西更感兴趣,喜欢以物易物。不过我们大张旗鼓地往北平运东西有些太乍眼了,还是用钱吧,金也可,银也可,我大明通行宝钞也行,他们都是认账的。”

  夏浔欣然道:“那就好。”

  西门庆睨了他一眼,感慨地道:“初见你时,我还以为你是从应天府来,想不到你却是青州人氏,你的年纪比我还小着几岁,莫非也和我一样,是子继父业,承袭锦衣?”

  夏浔摇摇头,苦笑道:“小弟的情况比起你来可要复杂多了,一言难尽啊。锦衣卫已不是当初八面威风的时候了,自入锦衣,我做事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呐。”

  西门庆深有同感地道:“是啊。谁能想到皇上一声令下,睥睨天下不可一世的锦衣卫一下子就偃旗息鼓,成了没牙老虎,天威难测啊。不过……”他深沉地道,“我总觉着,锦衣卫不会就这么完了。人生起落,命运无常,一朝风云际会,谁能保证锦衣卫就不能东山再起……”

  两个人回到“维生堂药铺”,后先去了西跨院儿,却没见到彭梓祺,再到后花园,一过月亮门,老远就看见西门大嫂正和彭梓祺坐在小亭中聊天,彭梓祺还是一身男装,尽管大家都已知道她是女子。

  西门庆微笑道:“这位彭姑娘很不错,我看得出来,她对你其实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只是不想叫你看出来,女儿家脸皮儿薄嘛,杨兄若是对她也有情意,就该主动些才是。”

  夏浔咳嗽一声道:“看起来彭姑娘身子已经大好了,纵然还不能骑马走长途,我们走水路回还是可行的,我想明日一早便启程回青州。”

  西门庆意外地道:“这么快?”

  夏浔道:“嗯,那边还有很多事需要料理嘛。对了,西门兄,你医术高明,家里又是开药铺的,我想问你,可有什么药物是吃了之后能令人昏睡不醒自己又很难发现异状的?”

  西门庆道:“这样的药物自然是有的,不过……你问这个做什么?”

  夏浔喜道:“真有这样的药物?哈哈,好极了,一客不烦二主,那就劳驾兄台送我一些吧,小弟自有用处。”

  西门庆脸色一变,朝彭梓祺望了一眼,嘿嘿嘿笑了起来。

  院子里,大车已套上了两匹骡子,车子里垫了柔软的褥子,彭梓祺与西门大嫂依依道别后,已然坐进车里,夏浔牵着马等在一边,西门庆匆匆走来,手里提着口匣子,哈哈笑道:“给杨老弟准备了几样小礼物,耽搁了一会功夫。”说着籍送礼匣过去的机会,自袖底将一包药递过去,夏浔会意地点点头,不动声色地把药揣进怀里。

  车子出了维生堂药铺,离开阳谷县城,便向黄河渡口赶去。西门庆见车子渐行渐远,一脸怅然,自言自语道:“彭姑娘,你对那小子有情,横竖逃不过他的魔爪,既然如此,你就尽心享受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吧!”

  当初夏浔二人逆水西来,行舟不便,现在顺河东去,乘船虽然绕些路,其实更快一些,再加上彭梓祺的病情虽已趋好,身子却还虚弱,乘船也利于她的身体恢复。

  巧的很,渡口这条远程客船就是彭家船行的,彭梓祺上船后和船老大打声招呼,亮明了身份,立即受到了最隆重的接待,行船的客旅很少有单人间,彭梓祺却住进了船上唯一的单人房间,一日三餐有人专门做好给她送进房去,名义上她还是夏浔的保镖,可在这船上,她却成了真正的大小姐。

  夏浔一直没有当面点破她的女人身份,彭梓祺也乐得如此,可以在他面前轻松自然,只是两个人的关系,在这过程中,渐渐变得和睦起来。彭梓祺心中虽然仍然梗着一块重重的心病,但是对他已经没有轻蔑鄙视、冷若冰霜的神情了。

  当船到了青州地境时,彭梓祺的身体已完全痊愈,清晨时她在船头舞刀,身手矫健利落,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船靠码头之后,两个人就得牵马上岸了,因为这条水路是不通青州的,接下来两个人还要走陆路。

  从这里再往青州去就不远了,夏浔骑着马,时快时慢,有时还会停下来在小河边洗把脸,在树荫下乘会儿凉,彭梓祺只当是他担心自己的身体依然虚弱,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慰贴的很。不过这样一来赶路的时间就计算不好了,若是二人一直快马赶路的话,傍晚时分就该进了青州城了,结果等到天黑,两人离青州还差着小半天的路程。

  如果此时继续赶路,说不定赶到青州城时已经关了城门,那时可就无处落脚了,好在这里距青州已近,沿路大大小小有不少村镇,夏浔与彭梓祺一商量,征得了她的同意,便在镇上一家客栈落了脚。

  “当当!”房门一响,彭梓祺赶紧把刚从马包里取出来的女人应用之物又塞回去,走过去打开门,就见夏浔笑吟吟地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个酒坛子,另一只手托着杯碟,说道:“这一路奔波,着实辛苦了,眼看就到青州了,今晚咱们喝几杯如何?呵呵,我请了你几次了,这一次你一定要赏脸才成。”

  彭梓祺心中一热,让开了房门,夏浔走进门来,后边还跟着一个小伙计,小伙计伸着右臂,从指尖到肩膀,一溜儿排开四个盘子,都是些猪耳朵、酱驴肉一类的下酒菜,另一只手还着一只小木桶,里边是香喷喷的米饭。小伙计把菜肴麻利地摆在桌上,向二人弯腰一笑:“两位客官,请慢用。”

  小伙计出去,顺手给他们带上了房门,夏浔道:“乡间没有什么佳肴美味,这几道下酒小菜口味倒也不错,请。”

  彭梓祺睨了他一眼,一弯腰便扣住了酒坛子,振腕一扬,酒坛飞起,稳稳落在她的掌心,夏浔不禁赞了一声:“好功夫!”

  彭梓祺轻轻一笑,掌心不无卖弄地一颤,酒坛在手中便呼地转了一圈,她拍开泥封,五指扣着坛底,给夏浔稳稳地斟了杯酒,又给自己斟上。

  “好酒!”夏浔嗅了口酒香,端起杯来喝一大口,又挟了一筷子酱驴肉丢进嘴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夏浔欲哭无泪。他没想到彭梓祺的酒量这么好,他又是劝酒,又是行酒令,变着法儿的让彭梓祺喝,彭梓祺倒也爽快,酒到杯干,绝不扭捏,可是现在也不知道她喝了多少酒了,她的眼睛却越来越亮,眸子越来越清澈,根本看不出一点要喝醉的意思。

  “看来,只能出绝招了!”夏浔万般无奈,自袖中悄悄摸出那个事先准备好的小纸包儿轻轻捏破,使个口渴要喝茶水的借口支开彭梓祺,迅速把药面儿撒进她的杯中。当彭梓祺回到座位的时候,夏浔做出不胜酒力的样子笑道:“彭公子好酒量,再喝的话,我却要出丑了,咱们就杯中酒吧,喝完了这杯酒,咱们就歇下吧。”

  彭梓祺听了微微生出些不舍的感觉,她轻轻举起酒,那一缕若有若无的情丝随着目光在夏浔身上轻轻一绕,低声道:“干!”

  “当当”夜深人静,夏浔鬼鬼祟祟地站在彭梓祺窗外,轻轻叩了叩窗子:“彭公子?”

  房中无人回答,夏浔又轻轻叩击了几下,仍然没有听到回答,他得意地一笑,立即向客栈后院儿绕去。

  客栈的后院儿很大,圈了一亩多地,院子里种着许多蔬菜,贴墙头是一排马廊,夏浔和彭梓祺的马就拴在马廊里。夏浔住店后已经仔细观察过这里的情形,他四下看看,悄悄潜到马廊里,马廊中拴着两匹马,三匹骡子,还有一头毛驴,都是住店客人的,那两匹马正是他和彭梓祺的坐骑。

  夏浔捋了捋自己那匹黑马的鬃毛,安抚了坐骑的情绪,然后解开缰绳,牵着它蹑手蹑脚地走出马廊,摸到后院墙边。那里有个角门儿,从里边插着,夏浔轻轻打开后门,又虚掩上,牵着马走出小镇,这才翻身上马,扬手一鞭,策马向青州疾驰而去。

  这一夜,彭梓祺做了一个很古怪、很荒唐的梦。梦中,她做了新娘子,羞怯而忐忑地坐在床边,听着窗外那吵得人不得安生的锁呐声,然后忽然就静下来,她从盖头下面的缝隙间看到一双男人的脚,一枝刻着如意星的秤杆儿伸到了盖头下面,贴着她发烫的脸蛋轻轻挑起,然后眼前一亮,她就看到了一个男人,一个穿着状元袍的新郎倌儿。

  竟然是他!杨旭,杨文轩!

  那个浪荡子一脸温柔,却也不那么让人讨厌。他款款往床沿儿一坐,伸手在新娘鬓尖轻抚,又慢慢朝那两瓣可人的红唇移去……

  沉醉于梦中的彭梓祺不由扭动身子,双腿越绞越紧,口鼻间竟然发出诱人心魄的呼吸和呻吟……

  青州城头,姜哲和葛秋文两个老兵油子抱着枪遛达了一阵,踱到城楼位置时,见小旗官不在,便贴着碟墙坐下,开始享用夜宵。姜哲从怀里掏出媳妇儿给他烙的大糖饼,扯开一半分给葛秋文,葛秋文也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边是两个馒头,还有些咸菜以及碎肉沫儿,两个人就着衣襟擦擦手,一口饼一口菜地吃起来,边吃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

  城下忽然有人叫道:“开门!开门!”

  两个人一开始没搭理,可城下那人仍然在喊,姜哲站起来,趴在城头上没好气地向下喊:“夜间闭城,不晓得规矩吗?蹲着吧你,明早再开城。”

  城下那人厉喝道:“马上开城,放我进去,我是齐王府的人,有要事报与王爷,耽搁了王爷的事,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齐王府的人?”葛秋文吃了一惊,忙收起吃食站起来,往城下看看,隐约可见一条人影,形貌五官全看不清楚,便道:“你有什么凭据说是齐王府的人?”

  城下那人道:“我身上有齐王府的穿宫牌子为证!”

  姜哲和葛秋文对视一眼,忙去取了个筐子,用绳子系下去,葛秋文向下面喊道:“劳您驾,把牌子放在筐里,我们得先验过了你的身份才成。”那人依言把腰牌放进筐中,二人把筐提回来,就着灯光看那腰牌,果然是齐王府的穿宫牌,还是象牙制的,沉甸甸的摸着十分的光滑细腻,看这样子,城下这位爷在齐王府里职司官阶不低。

  虽说夜间闭城,禁绝出入,可规矩是人定的,就算是天子脚下的金陵城,也不是铁打的规矩丝毫不得通融,更何况是这山东地面上的青州府。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达官权贵夜间出入的事情,此刻验过了腰牌,葛秋文忙把筐子又放下去,说道:“这位老爷,要开城门,那得请了总旗大人的令才行,小的不敢作主,老爷请坐到筐里,我们拉您上来。”

  说着赶紧向姜哲招呼:“快点,快点,过来帮把手,怠慢了贵人,少不了挨一顿排头。”

  那人依言坐在筐里,让两个人用轱辘架儿拉着,缓缓升上城头。

  筐提到城头,未等姜哲和葛秋文伸手相拉,那人就一攀城墙,俐落地跳了进去。城头二人一瞧,这夜入青州的人头戴一顶瓦愣帽,直压至眉际,颌下一部胡须,看模样该有三十五六岁上下,身上穿一件短褐,脚下是一双抓虎的百纳布鞋,正是步行赶长趟的打扮。

  这人上了城头把手一伸,葛秋文忙毕恭毕敬地把象牙腰牌递过去,那人揣在怀中,一言不发便大摇大摆地走开了。姜哲冲着他的背影轻轻呸了一声,低声骂道:“神气什么,鸟人一个,不仗着齐王府的势,爷们都不正眼看你。”

  两个人收好了筐子,又贴着墙根坐下来,继续吃东西、闲聊。

  夜深了,冯西辉已经睡下。

  “咚咚咚!”窗上传来一阵叩击声,冯西辉猛地醒过来,这一醒立即发觉有些不对。刘旭和安员外没有资格主动与他取得联系,只有张十三……而张十三早已化作一坯黄土。深更半夜,这是谁在敲窗?

  冯西辉霍地坐起,低声喝道:“什么人?”

  “冯兄出来一见,不就知道了?”窗外那人说话的口音很怪,冯西辉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却从未听过这样的口音。呵呵,那人说的是数百年后才出现的普通话,他当然没听过了。

  冯西辉还待再问,只听脚步声悉索响起,那人已然向外走去,冯西辉无暇多想,急急起身穿了衣裳 ,便向外追去。冯西辉没有携带兵器,他的绣春刀藏得极为稳秘,取用并不方便,而且他不是巡检官,没有随身的佩刀,不过冯西辉艺高人胆大,就凭一双肉掌,自信也没有几个人能把他怎么样,所以他夷然不惧。

  冯西辉取下门闸的横木,打开房门立即向旁边一闪,看看没有异样,这才闪身出去,就见一道人影直挺挺地立在他家院前的矮墙头上,见他出来,向他招一招手,便纵身跳了下去。

  冯西辉没有再开院门,立即纵身过去,伸手一按墙头,腾身飞掠出去,这一刻他双腿蓄力,已然做了防备,只恐那人伏在墙下偷袭,不想竟是安安稳稳地落地,稍一定神,锐利的目光一扫,就见那人已在淡淡的月光下向远处奔去,冯西辉懊恼不已,立即拔足追赶。

  冯西辉懊恼,是因为有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他不喜欢这种感觉。可他又不能不追上去,他的心中藏着太多的秘密,不搞清这个人的身份来历和目的,他真要寝食难安了。

  冯西辉的住处本就偏僻,那人拔足所逃的方向更加偏僻,这倒正合冯西辉的心意,因为他也不想被巡夜更夫看到他夜间行动的身影,只是如此一来,冯西辉也更加警觉。两个人一个跑一个追,很快到了西城一片极空旷的地方,这里本来是一片树林,拜齐王所赐,为了建新王府,最近在这里又是掘土、又是移树的,挖的地面坑坑洼洼。

  那人在林边站定,负手等着冯西辉,冯西辉追到近处,先放慢了脚步,机警地左右看看。因为挖掘和砍伐的原因,这里的林木已变得极稀疏了,而且那些树没有合抱的大叔,如果藏了人,是难以逃脱他耳目的。冯西辉细细一察,确定只有眼前一人,登时心中大定。

  冯西辉隔着两丈多远站定身子,沉声道:“阁下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深夜引本官至此?”

  “本官?”那人轻轻一笑,扶了扶瓦楞帽沿儿,挪揄地道,“不知你这位官,到底是青州府的检校官呢,还是锦衣卫的总旗官?”

  冯西辉一听攸然变色,他在青州已潜伏四年多,时至今日,却突然被人一口叫破身份,几乎骇得跳起来,他铁拳一紧,颤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人道:“想知道我是什么人?接着!”一扬手,一件东西便向冯西辉抛来。

  那东西是呈抛物线的角度扬过来的,纵是暗器也难伤人,可冯西辉仍然十分小心,他一甩袖子缠在手上,隔着衣袍将那东西接住。这时正是月初时分,天空虽然晴朗,却只有一弯弦月,冯西辉将那东西接在手中借那稀薄的月光仔细看看,又轻轻一摸上面的字迹,不由骇然叫道:“齐王府?”

  那人慢条斯理地道:“我已去过知府衙门,仔细查勘过了你的房间……”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却没发现冯西辉露出什么惊慌异样的神态,心中顿时大定。

  “果然,所有机密要害的东西,都藏在他的住处。”既已探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所在,这人便呵呵一笑,说道,“冯总旗,你很小心啊,在你的签押房里居然找不到任何可以捉住你把柄的东西。”

  冯西辉心中暗暗泛起杀机,狞笑道:“你是怎么查到我身份的?是齐王令你前来的么?你既是齐王府的人,既然知道了我的身份,为何不率大队人马前来,却把我叫到这里问东问西?”

  “哦?我该唤人来擒你么……”那人似乎有些意外,随即轻啊一声,好象突然想通了什么,迟疑着说道:“冯总旗,你好大的胆子!皇上早有明谕颁下:锦衣卫除仪仗、宿值之责外,其他职司全部终止,你竟然改头换面,潜赴青州,图谋不轨,该当何罪呀?”

  冯西辉何等老辣,窥其神态,听他说话,不由心中大恨:他妈的!原来这个混账东西只是知道了我是锦衣卫,并不知道我来青州的真正目的。可恨!我竟自己说漏嘴了。

  冯西辉心中又一动,忽然想:这人既然不知我来青州的真正目的,半夜引我出来诈问消息,那么此刻就应该只有他才知道我的身份,不会已然禀报了齐王,从他别无帮手只有一人来看也是如此,他不是还拿不定主意如何对我,也是想独吞这份好处,如果我杀了他……

  心念一动,冯西辉双足立刻开始凝力,一面有意无意地向前靠近,一面答道:“冯某在青州待了整整四年,想不到今天竟被这位朋友看破了身份,实在是天意。可是,识破了我的身份,对阁下实无半点好处,你要知道,我来青州,乃是朝廷的一个大秘密……”

  那人急道:“什么秘密?”

  冯西辉阴笑道:“既然是秘密,自然就不应该叫人知道,否则,那还是秘密么?”

  那人忽有察觉,惊叫道:“站住说话,不要过……”

  他还没说完,冯西辉纵身一跃,五指箕张如爪,便向他狠狠抓去……

  那人一见冯西辉纵身扑来,大惊之下拔足便逃,尽管他逃得十分迅疾,可冯西辉的掌缘还是触到了他的肩头,那人向前一个踉跄,“哎哟”一声,拔足飞奔,一个身子在土坑林木间弹跳如丸,速度竟也快得惊人。

  冯西辉咬紧牙关,自后紧追不舍,那人似乎比较熟悉这里的地理,仗着地面坑洼不平,不时又有各种树木甚至裸露的树根可以阻碍追兵,东奔西窜动如脱兔,冯西辉恨得牙根痒痒,却始终抓不到他。二个人在林中穿梭往来,冯西辉渐渐追出了真火,他双眼紧盯前边那个身影,只想把他毙在掌下,除此之外再不做他想。

  那人逃着逃着渐渐感到力竭,不敢再在林中周旋,开始向林外逃去,眼看前边出现一块空旷的平地,孤零零生着几棵树木,由此穿过去,斜坡下就是一片破破烂烂的民宅,若被他逃进那里,藏身之处甚多,再想捉他就难如登天了,冯西辉不禁大急。

  那人似乎也发现逃生有望,一矮身加快了脚步,同时得意笑道:“冯总旗,只要被我逃走,把你的身份张扬开去,哈哈……”

  冯总旗听他语含威胁,又见前方出现一片空旷的土地,机会难得,猛地一提气,疾喝一声,竟然使出了“八步赶蝉”的轻身功夫,身影快若飘风疾如飞鸟,一双铁掌向他背心狠狠拍去。

  淡淡月色下,冯西辉的身子几乎变成了一道虚影,有如离弦之箭,两人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就在这紧要关头,就听“噗”地一声闷响,正在狂奔的冯西辉身首分离,一颗大好头颅在半空中停了一停,“嗵”地一声落在地上,他的身子只剩下平平的肩头,腔子里一团血雾狂喷,可他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向前冲出两丈多远,双掌击在那人背上,这才“嗵”地一声栽到地上。

  虽然因为冯西辉身首分离,掌劲已懈,可是骤然受他一击,那人后背还是如同中了两记铁锤,闷哼一声向前仆去。他在地上滚了几圈,单膝跪地撑起了身子,只觉喉头腥甜,两眼金星乱冒,一口鲜血涌到嘴边,被他紧紧地抿住。

  那人急促地呼吸了几下,轻轻摘下了那顶瓦愣帽,淡淡的月光斜斜地照在他的脸上,虽然颌下有须,可是看他那剪影般清晰的五官曲线,分明就是夏浔。

  夏浔慢慢走到冯西辉身边,从他怀里找出了腰牌,检视一番揣回了自己的腰包。这枚玉牌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进城的,他事先把腰牌抛给冯西辉,就是预防行刺失败,一旦失败,这枚腰牌的作用就是洗清他的嫌疑,同时让冯西辉疑神疑鬼不敢声张,甚至就此逃之夭夭,现在显然是用不着了。

  他没有去看冯西辉的尸体,身首已经分家,还用管他死活么?夏浔的时间很紧。

  他在林间迅速忙碌了起来,因为考虑到冯西辉武功很高,追逐中行动路线很难按照事先确定的唯一路线行走,所以他准备了五根钢丝,在五个不同的地点设置了埋伏,无论他把冯西辉引向哪里,或者被冯西辉追向哪里,都能确保冯西辉人头搬家。

  找回这五根钢丝费了他一番功夫,等他办完这一切,抬头看了看天色,又疾步走到一块巨石旁的土坑里,片刻功夫,他又钻出来,怀里揣着一件东西,提起冯西辉的人头,拖起他的尸身,很快消失在月色之中……

  深夜,正是城池巡弋防御最松懈的时候,一道人影悄悄地出现在城头,一条绳索折成双股,用了一个巧妙的扣儿套在墙垛上,那人飞身跃出城头,沿索疾下。

  五丈高的城墙,高处又是微微向外倾斜的,纵然有飞抓在手,没有专门训练过且有足够体力的人,站在城下也是挂不住城墙爬不上去的,而且时间一长极易被城头的巡视者发现,但是要下去就容易多了。他飞快地向下滑去,每滑出一丈左右的距离便微微顿一顿身子,等他到了城下,立即向草丛中一伏。

  两个抱着大枪的巡城士兵打着哈欠走了过去,他悄悄站起,轻轻一抖绳索,绳索飘然落下,这人将绳索急急收起,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动静,随即以一种蛇伏鼠窜的古怪动作,很隐蔽地离开了城池监视范围,悄悄遁进了两里地外的一片小树林。

  树林中拴着一匹黑马,马嚼头勒住了马嘴,夏浔解开绳索,撕下胡须揣在怀中,扭头望向青州城。这时候,城中正有一处房舍火头刚刚窜上房梁,熊熊烈火映红了半边天空。

  他潜回冯西辉的住处后并没有进行仔细的搜索,他唯一做的事,就是挖出事先埋在荒地的一坛桐油,赶到冯西辉家里,放了一把扑不灭的熊熊烈火。他虽已确定了当初签字画押的那份状纸就在冯西辉的家中,可一人藏物,千人难寻,深更半夜的要想寻找的话也不知要找到什么时候。

  放一把火足够了,就算那张纸藏在什么铁匣中,埋在炕底下,不能直接被烧掉,也会被熊熊烈火的高温烘成灰烬,只要能把它毁掉就好。

  夏浔鞭马如飞,疾如星火地赶回他住宿的小镇。凉爽的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怀大畅。当他赶回客栈的时候,天边刚刚露出一线鱼肚白,在那个时代,是没有人起这么早的。夏浔早在进入镇子前就下了马,他将马牵回马廊,重新插好后门,蹑手蹑脚地赶回了自己的住处。

  他的房间和彭梓祺的房间是紧挨着的,夏浔蹑手蹑脚地走到彭梓祺窗外,侧耳倾听一阵,里边只有隐隐的呼吸声,此外并没有什么动静。夏浔微微一笑,返身回到自己的房间。该处理掉的东西他在路上就已全部处理掉了,那块腰牌也被他暂时埋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现在他身上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

  夏浔长吁了一口气,仰面倒在床上。一夜奔波,他已汗透重衣,这时却觉乏力的很,也无心去换了。这一躺下,他才感到从肺腑处传来的阵阵隐痛,夏浔不由暗暗后怕。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