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一章 身处底层的年青人期盼出人头地

时间:2013-03-22 10:16   来源:中国台湾网

  人的境遇乃至命运,随时都可能改变。无忧无虑的少年,突然间就像换了一个人,常常独自抱臂沉思。屈辱中,一个身处底层的年青人,暗暗发誓,要出人头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强烈的念头支配着他,莽莽撞撞、阴差阳错,迈出了闯天下的第一步。 

  1、身处底层又急于出人头地,只能像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大清光绪三十二年,是西历1906年。这年的春天,东邻日本,樱花已经盛开,正是气候怡人、赏心悦目的季节。

  可是,在一个年青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沐浴春风的喜悦,反而流露出无奈、无助和焦躁的神情。

  这个名叫蒋志清的年青人,来自中国浙江,不满19岁的年纪,身材不高,尚不足170公分;体重也只有59公斤。这样一位瘦小的年青人,在东京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毫不起眼。如果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无以掩饰的落魄和惆怅。 

  本来,这个年青人,是为了改变命运,以“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踏上海轮,来到东邻的。

  的确,在这个年青人的脑海里,早早就生出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改变命运,出人头地!

  是太多的屈辱和不平,促使这个年青人苦苦地思索着改变命运的途径。

  屈辱和不平,是从这个乳名叫瑞元的年青人8岁那年开始的。8岁之前,由于家中开着一个不大的盐铺,还有一些田亩,父勤母贤,日子过得可谓无忧无虑。顽童瑞元,喜欢舞枪弄棒,召集邻居中的孩子,模仿军队战斗状,他来充当指挥作战的将军;也喜欢做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几次都险些丧命,结果还落下了一个“无赖”的“雅号”。

  8岁那年,54岁的父亲突然故去,同父异母的兄长要求分家析产,寡母带着瑞元和一弟一妹,艰难度日。随后,4岁的弟弟也不幸夭折了。孤儿寡母的家庭,笼罩在悲恸凄惨的阴影里,而寡母最大的心愿,也就是把唯一的儿子瑞元抚养成人,顶门立户。

  失去亲人的悲痛固然令人久久难以释怀;但是,更让少年刻骨铭心的,是随着家道衰落所遭受的轻蔑和欺辱。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