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的春天。上海火车站,已过了晚上十时。几个衣着考究、头戴礼貌的人,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向站台走去。
突然,一个身穿黑呢军装的矮瘦刺客,从身后悄悄靠近,向正要登车的男子开枪射击,男子手捂右腰,应声倒地。
顿时,站台上一片混乱。
刺客趁机慌忙逃走。
这是一起惊天血案!
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各大报纸都以条报导说:带领国民党获得国会两院多数席位、责任内阁总理当然人选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启程进京组织责任内阁时,遇刺身亡,终年32岁。
看到这个消息,蒋介石惊诧不已。
经过陈其美的同意,蒋介石于去岁冬从日本回国,几个月来,因仍怕刺陶之事被人揭发,并不敢在上海政界中露面,而是深居简出,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
蒋介石不知道,自己的这种隐士般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但是,这起民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暗杀血案,似乎又预示着,变局就在眼前了。
蒋介石急忙找到陈其美,了解情况。
他从报章上已经得知,当时为宋教仁送行者,除了黄兴、廖仲恺、于右任外,还有陈其美。
而且,蒋介石还知道,在国民党的领袖人物中,黄兴与宋教仁关系最为密切,孙先生和陈其美,则对宋先生颇有微词。
“会不会是袁世凯干的?”听完了陈其美讲述宋教仁遇刺的情形后,蒋介石问。
陈其美说:“你在报章上也看到了吧,‘众目昭彰之地,竟有凶人,敢行暗杀,人心险恶,法纪何存?’这是袁大总统在宋案发生次日发布的通电,大总统还命令‘重悬赏格,迅缉真凶,彻底根究!’国人会怀疑是他指使的吗?”
或许是想起去岁陶案发生后以沪军都督名义颁令要迅缉凶手之事,两个人心照不宣,对于大总统的这个命令,也只是一笑而已。
可是,与去年刺杀陶成章案不同,命令严拿凶手的人,恰恰是最不愿意拿到凶手的;而这次,血案发生地的上海,属于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地方当局言行一致,行动迅速,仅仅两天以后,凶手即告落网。
经过审讯,案情复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