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三章(3)首次向领袖进言受到重视,但是行动又一次受挫

时间:2013-03-21 10:39   来源:中国台湾网

  6月中旬的一天,蒋介石来到日本。

  陈其美告诉蒋介石:孙先生接到东北党人的报告,说吉林、黑龙江两省军队已策反成熟,请速派员前往主持。

  “中华革命党成立在即,我一时走不开,和孙先生商议,决定派你带丁景梁一起,前往东北。”陈其美说,“那里情况到底如何,你们先行探视,视察情况后再决定如何行动。”

  蒋介石接到任务,立即着手准备。

  孙先生亲笔写了若干封书信,有给东北军政首脑的,有给日本关东军的。

  蒋介石并和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取得了联络,商定蒋介石此行,由日本关东军掩护、接待。

  于是,蒋介石化名石田雄正,和化名长野周作的丁景梁一起,启程前往东北。 

  就在蒋介石抵达第一站――安东的前一天,即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筑地精养轩正式成立,孙先生宣誓就任党总理之职;英士兄为总务部长,地位仅此于孙先生。 党总部设立四个部,财政部部长张静江、党务部部长居正、军务部部长许崇智、政治部部长胡汉民等,也都各自就任。 

  路上,闲谈中,蒋介石很是愧疚地对丁景梁说:“可惜,孙先生第一次交办的任务,兄弟没有完成!”

  丁景梁安慰说:“介石兄不必介怀。虽说上海军事行动失败,但介石兄的尽心尽职,孙先生、英士兄都很赞赏,此次行动,介石兄已给党中诸同志,一个良好印象。 况且,大总统通缉令一发,介石兄名气大增啊!”

  两个人满怀希望,兴冲冲而来,从安东、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再到长春,一路上,接触军队,深入城乡,不辞辛苦,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一路走下来,情况清楚了:哪里有成熟的条件,纯粹是个别党人为骗取经费,谎报军情! 

  “现在看,东北各地,无论是国人的革命热情,还是革命武装力量,都是微弱无力的,与南方诸省相比,前景更加堪忧。” 考察尚未结束,蒋介石便向丁景梁谈了他的观感,“倘若没有日本关东军的掩护和接待,我等在这些地方的调查,根本无以展开。哪里还有实行革命的条件啊!看来,以东北做革命根据地,是不现实的。还是应该以江浙为根据地,尤其是上海。”

  丁景梁赞同蒋介石的结论。

  正在这时,从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欧战爆发了!有观察家认为,此次欧战,将蔓延成为一次世界大战!

  这引起了蒋介石一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茶余饭后,都会研判欧战形势及走向,分析可能对中国国内局势的影响。

  “此次欧战,必引起国际关系新变化,吾辈革命党人,不能只专注于国内,必须注意外交问题。”蒋介石说,“下一步,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吾国革命前途的因素,制定推翻军阀政府的计划。”

  “这些想法,要让孙先生知道!”蒋介石决定,直接给孙先生写信,陈述自己的研判和设想。

  本党今日之进行,异统一各省革命计划,确定全盘整个之方案,集中一点,注全力、聚精锐以赴之,是为今日之第一急务也。……至江浙之战略,以地势与兵力之关系,是海主陆从,西守北攻,为今日惟一之根据地点。

  信发出去不久,结束了在东北的考察,蒋介石赶到日本,向陈其美报告情况,他也没有忘记告诉陈其美说:“在同日本军人的交往过程中,小弟还是尽量保持作为中国人所应有的姿态。”蒋介石说,“那天,在长春铁道饭店出席日本军人招待会时,小弟向日军联队长转达了孙先生的话:‘日本人如果不将东北和台湾交还给我们,并保证朝鲜独立,我们革命运动是不能停止的。’”

  蒋介石还谈了他给孙先生信中的一些想法。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