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急。
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安庆、福州、南宁、广州、云南、贵阳、成都、长沙、武昌、汉口、济南、开封、北平、天津、太原、兰州、西宁、宁夏、归化厅、张家口、承德、齐齐哈尔、吉林、库伦、迪化,全国各机关、各团体、各报馆均鉴:玉祥待罪戎行,垂三十载。自辛亥革命,起义滦州,十八年之间,如推翻洪宪,讨伐复辟,首都革命,会师北伐诸役,无不追随诸先进,共同奋斗。区区之志,窃欲求国家之自由平等,实现三民主义,为大多数贫苦同胞谋幸福,成败利钝,皆所弗顾。去岁北伐完成,大局粗定,全国喁喁,望治如岁,以为从此可以长保和平,永绝内乱,先总理之教义,将可次第实施。不意入春以来,战端又启。武汉事息,而川、滇、黔、粤、桂继之。玉祥养疴华山,深居简出,尝惴惴焉,以国危民困,万不可再有内战,以自取覆亡。不料区区苦衷,公不见谅于人,私不见谅于友。谣言纷起,岌岌若不可终日。玉祥矢志革命,不计其他,凡有利于国家,有益于人民者,无不可隐忍退让,以求良心之所安,决不忍再见大局之分裂也。谨洁身引退,以谢国人。自五月二十七日起,所有各处文电,一概谢绝。从此入山读书,遂我初志。但能为太平之民,于愿足矣。邦人君子,亮察为幸。冯玉祥。感。印。
(冯玉祥著:《冯玉祥选集》,中卷,第5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第一版。)
【注】冯玉祥下野后,于五月二十九日“命王羲柽拟电致蒋,谓余已通电下野,决游青藏,军民皆为国家所有,如能平等待遇,来日方长,私交可仍旧也”(《冯玉祥日记》,第二册,页第641页。)事实上冯玉祥下野后,命令所部一律撤至潼关以西,再将潼关封锁,以保全实力。蒋介石于六月五日对冯玉祥之下野发表意见云:“凡政治家及军人与上官意见不合时,则应辞职,于职责上有过失时,则应负责。现在官吏一犯大罪,发一下野通电,以为万事全休,殊非正当办法。冯玉祥日前布告叛逆,各国认彼为一方面之交战团体,然未及一星期见形势不利,即宣布下野,对于如此狡猾之行动,若听其自然,恐将酿成巨祸。冯现率数十万军队,三星期而三易其旗帜,迨至最后势穷力竭,乃宣布下野,对于如此人格破产者,凡我同志同胞,咸宜注意,勿为其奸言所惑。”(一九二九年六月六日上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