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公赐鉴:
年前旌节回京,不禁距跃三百,为国庆幸。谒谈两次,本拟畅论始末,以罄所怀,因尊体违和,未便烦琐,致扰精神。兹谨以笔述送陈,尚乞鉴照采纳。窃思西安事变,固由作乱者肆行妄为,然祥之辅佐无状,岂能辞咎?言念及此,愧恧滋深。毖后惩前,正宜注意。鄙意此次之事,原因颇多,欲以后永祛此弊,宜力求以前之因。而最要之因,要不外乎应注意得民心、得军心两大端,包括既宽,关系实大,试约略言之。
一、得民心有六点:
(一)为人民谋幸福。欲得民心,须真正为人民谋幸福。虽不能事事尽力,然竭政府之全力,择要以图,必多裨益。1.如兴水利,定有专章,惟负责无人,卒鲜实效。倘能一致努力,认真举办,不惟有土地者同沾实惠,即贫而作工者,藉谋升斗,俱易生活。2.如大修铁路,输出运入,惟路是赖。况一经普修,职工各员,因皆各有业务,虽掘地抬土之小工人,亦随之受益匪浅,政府对此,是应特别努力也。3.如开采矿务,人皆知地面上之事业渐已发达无遗,非复自地中大开金银铜铁等矿不为功。我国矿苗特多,采取独少,亟宜竭力提倡,则人人有工作,即属为人人谋生之方。4.如栽种树木,极须讲求,以我国之地大人多,年年种树,其结果树未成活,而一切需用仍皆仰之于舶来品。不但木材,即食物之橘子、苹果、香蕉,犹来之于美国、日本。经年提倡国货,而所用无非外货,岂不痛哉?以上四项,皆属人民之直接易见之幸福,似宜加意扩充实行也。
(二)解除人民痛苦。幸福之反面即痛苦也。我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即无日不在痛苦之中。其最显而著者,莫过于监狱及感化院等处,以言人数,则到处皆满;以言居室,则到处污秽。考其犯罪之因,未必皆罪大恶极,偶因过失之微,同居囹圄之内。枷锁珰琅,言之伤心。前者波兰、德国、美国都大赦犯人,被释者数万人之多。最近北平之释放罪犯,亦不下数千,中央何不特为赦免,以示宽大。此次汉卿(张学良)犯上作乱,犹可立邀特赦,平民偶蹈法网者,似亦可特为赦免,以示体恤。如虑其怙恶不悛,然有犯必惩,当可重行科罪。鄙意以为公回京,似宜自动特赦一次,且不必由司法部查卷开单,徒延时日耳。
(三)纳税不平等。我国之税,向多取之于穷人之身,即间接税也。盖普通物品,如食盐、米、麦、粗布、棉花,俱属贫家衣食。人人必需之品,无一无税,即贫家之用品,俱须纳税。而富贵者,虽亦需此,然区区之税,不足为累。奢侈品之税,又复过轻,故等于不纳税耳。似宜由大处落墨,将奢侈消耗之物,如所得税、汽车税,以及富家喜用之烟、酒、装饰诸品,富女喜用之珠、玉、化妆诸品,凡属消耗美观各物之税,一律特别加重。而将穷人日用各物之税,应减者减之,应免者免之。夫而后可谓平均矣。
(四)注重卫生。卫生之于人所关甚大。然人民终年劳苦,安有暇讲及卫生;人民十九贫寒,安有力服食药品。是以各国比较,人生寿数,欧美俱平均在四五十岁之间,而中国不过三十左右,无怪乎种之不强,而人丁之发达亦远不及他国。试往外省外县考察,尝见病人累累,到处皆是,而请医生需款,购药需款,甚至诊病一次,服药一剂,用钱有至数元数十元者,故贫家有病,往往坐以待毙,无以诊治。言之岂不痛心?应大量造就医务人员,药务人员,以每县设立中西医院,十处为目标,并研究制造药品,甚至应用刀剪,一切治病器具,统由本国自造。既可使民有卫生常识,少生疾病;间遭传染,可立时预防调理,即所用工匠既多,又可以增职业,以谋生活。岂非一举而收善备哉?
(五)奖励廉洁官吏。欧美各国人民多能自治,官之贤否,关系稍轻,且亦少贪婪之员。吾国自古以官为父母,治民如牧养,故数千年习惯,俱赖官以治理,有好官则地方宁谧,人民安居,否则贪暴风行,乡民鱼肉矣。乃有爱民如伤,清介自持,虽来慕去思,口碑载道,而清风亮节,一钱不名。其服官一生,几不能维持生活,渐濒于饥寒之境者,固大有人在。为长官者,曾不一念及之;或仅于故后多年,始知其清廉贫困从而奖励抚恤。然何如于其生前,予以要职,畀以重任,使国家尽得良好之官?而贪鄙之流,反居要津,得满欲壑,其显官之贪者,亦更无人干涉。两相比较,是廉吏真可为而不可为也。无惑乎民生日苦,流离颠沛,至于此极。窃以为奖廉惩贪,实为得民心最要之务,似应由行政院考核现任官吏,访问田野遗贤,懋官懋赏,以成郅治之世。
(六)鼓励忠孝。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先总理之遗训!而京外等处,亦均于墙壁满书此八字。试问能真有此懿德而无愧行者,果有几人?是宜由行政院随时详加察访,优为褒扬。其忠孝何在,仁爱何据,宣布国内,俾众效法。不然徒以标写为雅观,则人民亦觉此为敷衍门面,虽真孝真忠,仍无誉闻,安得使其尽为良民哉?祥非为提倡割臂事亲之孝,盖欲实行总理遗训之八字,盼国内之多有其人也。
以上六端,关于民心之向背者甚大,果能注意行之,使人民安居乐业,实惠同沾,知必能铭感于心,终身爱戴。欲民之反抗,国之不治,乌可得耶?为民之事,岂止于此,兹先言荦荦大者耳。
二、得军心有二点:
(一)宜平等待遇。天下之事,最虑不能平等,且多失之于不能平等,而军队之待遇,尤关重要。盖他事之偶有高下,人或不甚注意,同一官兵,虽统系不同,驻地不同,然或属乡邻,或系亲友,互相传述,真相毕知。果因库款支绌,饷糈遇艰,同穿破衣,同食粗粝,虽亦有感痛苦,然知非得已,犹可谅解。万不宜显分彼此,故分等第,饷项之有多寡,器械之有优劣,致闻者不平,受者益怨;遂不免军心涣散,同床异梦。况长官之与士兵,尚宜同甘苦:以求能得其心;而同为国家之军,此则优裕,彼则困难,人孰无心,能弗怨尤?甚且闻有非因打仗而死者,邀蒙优恤;而打仗死难者,反致向隅;虽此言不必尽实,要或挂万漏一,在所不兑(免)。是以种种待遇,俱宜力求平均,不宜有稍厚稍薄之处也。
(二)须亲切体贴。上官之于属员,官长之于士兵,必亲如骨肉,待如手足。彼之衣食,我为谋之,彼之痛苦,我解除之;夫而后上下一体,感恩知报,既得其心,便可得其死力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岂非因武穆(岳飞)之于士兵亲切体贴,有以致之?兹将宜特别注意者试述于下:如士兵有病,最为痛苦,应考察医官,是否尽心;考察药品,是否完备。或亲为慰问,言词恳切;或赠以物品,有关实用。在夏宜凉,在冬宜暖;最高军府,倘能重视病兵,则师旅各官自亦尽心于此。盖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也。如受伤官兵,其痛倍苦,血肉狼藉,惨不忍睹,应如何善为调治,期能速愈。其一切待遇,必优于不受伤者数倍,始足以示体恤。如残废官兵,以公言为国牺牲,以己言终身废弃,较之鳏寡孤独,穷无所告为尤惨。是不独加意医治,更宜扩充残废院,增设教养院,使残废者均得入院,轻者教育技术,重者养其终身,庶免流离,而知观感。乃阵亡家属,非为衰老,即系孱弱,贫苦无依,何以为生?虽政府依法抚恤,而未经受抚者,仍比比皆是。似应一、二、三、四各集团军阵亡官兵之父母妻子,详为查明,若有尚未给恤者,一律补恤。并宜于驻在地,每隔三五日,由最高官长聚集父母,慰以温语,赐以饮食,藉表系念之忱。以上四项,前曾详为函陈,荷蒙嘉纳,明令办理,举国欢腾。然依令实行者,不过百分之五六,虽我公之意甚善,奈各级官长不能实力奉行何?允宜再筹继续进行之方也。
明公一身,关系国家之安危。此次西安之变,处极险之境,而得安全返京,固公之福,亦国之福,祥欢忭之余,窃思有所贡献,以补十一之缺。千头万绪,要政多端。惟区区之意,以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必以得民心,得军心,二者首务,则国基可定,抗日可期,收复失地有日矣。我公知虑过我,或亦以为微有可采否?尚乞核夺为祷!专此肃具,敬颂
勋祺!
职冯玉祥 启
(《冯玉祥选集》,下卷,321-325页。)
【注】一月五日《冯玉祥日记》:“晚,同叶秘书谈写信给蒋先生,甚长。”即草拟此九日之函稿。十一日日记:“差陈天秩往奉天给介石送信去,为得民心得军心二事也。”(第五册,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