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钧鉴:
前由中央秘书处转达钧意,嘱对物价严重问题发表意见。爰不揣固陋,为钧座缕陈之。
抗战爆发一年有半,物价均称平稳。廿八年开始上涨,前年七月以后更加速飞腾。两年来物价较战前高约百倍,乃至数百倍,已形成抗战期中之最严重问题。此种严重情形,对外不必说,亦不能说;但对钧座则必须详说。因钧座一身负天下之重,知病之在所,即可对症而下药也。
目前之危机,首先表现在财政方面。闻明年之预算数字为三百数十万万元。如物价再涨,恐实际将突破五百万万元。似此则每日印行之钞票在一万万元以上,匪特骇人听闻,且在印刷技术上亦将发生问题。一元及五元之钞票,恐尚不及纸张之成本;而为发给公务员及士兵之饷薪,及维持市面之小额交易,又势不能不作一元五元钞票之发行。
其次物价不能不抑,对国际观瞻太坏。威尔基在渝曾表示囤积居奇与通货膨胀等事实太危险。又闻财政部重要人员曾问威尔基,可否对华增加财政援助。威尔基答称:“任何国家在战时,私人在国外存款必减,因收归国用,购买军火;但中国人私人在美存款,抗战期间增加五倍。”再者威尔基自称:“渠虽不能完全代表美国政府及罗斯福总统,但至少代表美国二千三百万选民,注意美对华贷款七万万四千万美金之用途。”又潘友新大使返国时,玉祥曾请其发表意见,潘云:“中国一切皆好;惟物价问题相当严重云。”
三、物价飞腾,社会分配愈益不均,少数人囤积投机,因而暴富,遂穷奢极侈。闻有银行经理一场麻将牌之负,竟以千万元计。时事新报广告中,有以三千元徵求呢帽一顶者。而一般公务员,则生活清苦不足饱温,求其专心治事,勤敏工作,自属难得。推至前方,影响更巨。军官士兵因受物价威胁,减少斗志者有之,乃至文武官吏,贪污之风甚盛,林世良其著例也。而一般社会亦堕落成风,泄泄沓沓,不似战时景象矣!
四、物价暴腾之速度,与日俱增。最初半年或一季价格始高涨一次,继则一月半月,最近则旬日或三五天物价即有暴涨。瞻念前途,实堪忧虑!
五、工作生产表现沉滞,不但大规模企业未发展,即新式小型工业亦未能欣欣向荣。工业合作运动且呈衰退之势。有时痛感物资之缺乏,如工具钢等;有时又有畸形之过剩,如铁之生产竟有无法销售之苦。
六、囤积居奇,每况愈下。前条曾述及工具钢之缺乏,而重庆市上则有某囤积此种钢者,即达三千万元之巨。不仅一般消费品,而且日用必需品均成为囤积之对象。
七、钞票虽已发行不少,但市下仍银根奇紧,月息有达百分之八至十二者。故正当企业甚难通融资金。游资均趋于囤积之途。国民重物轻币,通货不留手中,流通速度增加,等于通货之膨胀。银行钱庄多投资于囤积货物;以致中央银行不敢收缩信用。一月前江庆银号倒闭时,美丰及长江实业亦周转不灵,中央银行反不得不放出数千万元以稳定市面。
八、粮价抬高,农村地租押租增加,佃农愈益痛苦,地主多用换佃方式以抬高地租,小农负担加重,土地兼并之象成,高利贷愈猖獗,游资不用于囤积者,亦投资于土地,而使工业资金常感缺乏。城市则购卖房屋者不少。房租增加,薪水收入者生活日苦,至于河南等省天歉不收,情形更加严重。
九、大小商店之繁荣已呈昙花一现之势。正当商业因开支浩大,社会购买力减弱无法维持,惟有囤积奸商始能获厚利,逼使消费者不作小量之存备,而更引起物价之高涨。
十、敌寇破坏我法币,吸收我物资,引致法币由沦陷区向后方倒灌。今年八月敌曾运法币五千万元至广州湾,吸收我资源。而我之抢运物资商人为盈利起见,多运奢侈品,于国无补,反更引起世风之日下。
以上十种景象,其严重程度,决不止于现阶段,而以日益增加之速率向前发展。欧战时之威廉第二及尼古拉第二,均因不能解决通货物价问题,而陷于崩溃,则我必以革命手段处理此问题,已属迫不及待之举矣。问题演进至如斯严重之程度,其关键乃在战时支出浩大,税收减低,不能不发行纸币,以应急需;而所发行之钞票,因未能控制其用途,使其从事生产,不用之于消费,又未能彻底执行良好之公债及租税政策,使法币再回归于政府;结果游资充斥,物价高涨;又兼国际通路中断,敌寇封锁,物资缺乏;奸商再从事于大量囤积,居奇不售,物价更因而日趋狂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