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钧鉴:
目前局势,实已至最后胜利前最艰苦危急之阶段。欧洲解决法西斯德寇之战争,据邱吉尔之观察,非延至明年夏季不可。东方战局,美国之越岛战争,虽获胜利,而日寇以“全员战死”,以一再冒死之增援(如雷伊泰岛已增援七次),藉以拖延时间。一面则积极对我进攻,欲在盟邦未登陆之前,完成在我国内陆之交通线。迩来战场已移黔境,对我陪都尤多威胁。日寇之必败在将来,我之危急在今日。今日不得度过,来日则均成梦幻。如何度过今日,实有赖于全国上下之大彻、大悟、大觉醒、大悔改不可。且非猛药不足以治危症。缓慢观望行之,恐遗来日噬脐无及之悔。祥有五事,冒昧奉陈。如不以为谬,则盼即日行之:
(一)用人见人之事:用人必以真能打仗、真能办事者用之,不管亲疏,不管派系,只问其贤不贤、勇不勇、能不能、作不作。干才得用,用之不疑,始可放胆作事,以全力作事。钝刀割肉,已为今日时间所不许。
见人之事,《邱吉尔之二十四小时》一文,述邱相虽日理万机,忙迫异常,而每日必有规定时间,见其内阁阁员,上下院领袖,当面解决一切紧急之事件。祥以为外国官厅工作,效率本已甚强甚速,而许多紧要之事,犹不以公事行之。我国行政效率本甚迟缓,一件公事经过几个机关,上下传递,则非半月一月不可,实非今日紧急时期所宜。故祥以为,主席每日应规定两三小时时间,专为与党之常委、军委会之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委员,及各院部长,参政会驻会委员等会晤,当面听取一切报告,及解决一切紧急事宜,较之行公事手令,则快速多矣。
(二)精诚团结:语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今日外寇已在门前,再不赶紧精诚团结,真是束手待毙耳。第一次大战德国溃败,其内部有保皇党与共产党之争,结果人民不满,两皆几无立足之地。反之如法亡国,而戴高乐能团结其内部,终至复国,且近来更渐跻于四强之列。祥大胆说一句,我国民党中过去出有汪兆铭、陈公博等汉奸卖国贼。由此可见,无论何党何派,均有好有坏;截长补短,共赴国难,实为今日最要之事。非根本觉悟不可。
(三)不可败:今日之军事,绝不可再败;再败则影响全局。非用全力,真真实实的打胜仗不可。不能专等待外人之帮助。不论武器好坏有无,就是一把菜刀,都让他用上。且最要者为军民合作,此时是发动全国民众,共起杀敌之时。万不可再压制,万不可再听任欺骗者之欺骗。一切都为编配好、准备好,再不可迟缓。敌人万一侵入贵阳,再想悔改则已晚矣。前见报载,綦江只有一茶馆老板,曾给过境士兵以水火,乃为全体士兵称赞不绝。由此可见士兵行军,不得百姓帮助之苦。璧山第九军经过,有病兵百余人,不能再携带,而无处安置,后以私人关系,暂时托付于第九补训处野战医院。交接之日,即有多人死亡。又闻南来军队过秦岭,有冻死途中者。又闻远征军及知识分子,从军徵集期间,其伙食费每月为二千一百元,普通士兵每月则为一百九十元副食费。一则每顿可以四菜一汤,一则每日几乎连青菜都吃不上。两者相比,悬殊过甚。再者祥前曾一再向主席陈述:今日之连排长也要以军校毕业者充任,实使一般士兵无升迁之望。凡此种种,实足以涣散军心,影响战斗意志,关系至巨。祥以为应急加改变,对士兵之生活,立加改善;军民之关系,立加调整;士兵之赏罚升迁,应严明论功,不论出身。由远道开来,经过渝郊之军队,主席能亲临看视,并予以慰勉鼓励之训话,对军人心理之影响至大,且即可收效于不久之将来。
(四)不可流亡:前在官邸席上,闻吴稚晖(敬恒)先生云:“不成,政府搬到伦敦去。”此事万万不可。国际国内,形势均非所许。我们现在只有全国老少男女士农工商兵,一致拼命抗敌,寸土必争,枪尽有刀,刀尽有棍,棍尽有牙,牙尽有骨血头颅。宁玉碎,不瓦全,绝不流亡。正视当前,始可度此难关,走入坦途。
(五)速设兵站:大军南调,首重给养。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必须先设兵站也。今兵站未设,米菜俱无,沿途各县乡,不能咄嗟立办,士兵奔走终日,不惟须忍饥,甚至有时无开水可饮,岂不大伤士气,何能勇往拼命作战?应请严令负责者,不分昼夜,速设兵站,充分储备米菜水炭,不得缺乏,以济军食,而振士气。
以上五点,全系出自肺腑之言。伏念抗战以还,得与主席共患难八年于兹,自愧乏才,了无寸效,惟见此危局,不得不披肝沥胆以陈。尚祈垂察择纳为祷。肃此敬颂,钧安!
冯玉祥 敬启
(《蒋冯书简》,135-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