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着一个男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或做不好的事,那是不行的!你得想想办法,换换招数,激起他的兴趣,煽起他内心的热情,调动他做事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教育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并非易事。一部分男人是可以教的,而另一部分男人则顽固不化。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在一对男女相识三个月之内,如果男人无法改掉他的坏毛病,那么女人这辈子都不要再指望他改。无数准备或正在用强硬的方法改造丈夫的女人都试图打破这句警语,却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比如,丈夫身上有很多与生俱来的不符合太太心意的地方,有的太太就拿起了切除“毒瘤”的“手术刀”,结果,“毒瘤”未除,丈夫还被她深深地“砍了一刀”。再比如,丈夫不喜欢做家务而又爱睡懒觉,有的太太便举起了“驯兽”的鞭子:“赶快起来干活,否则就挨打了!”男人不是吓大的,打就打吧。又如,丈夫很讨别的女人欢心,有的太太动辄就对他敲警钟:“在外边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绝不会放过你!”这种警告有用吗?反正他在外边做什么你也看不到。这些都是女人膨胀了的欲望。女人拥有婚姻不假,但婚姻并未赋予女人这种特权,丈夫也不是被改造的对象。
男人本来就是强势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对于这样的男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以柔克刚,变改造为调教。改造男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丈夫会像石头一样顽固不化,妻子难免大动肝火,夫妻感情难免恶化。而调教男人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但能加深夫妻感情,还能让老公这个“劣质品”变成“优质品”。
当然,调教丈夫也是需要耐心的,要一步一步地来。调教是一种爱的学问,恨会招致恨,爱会引起爱,女人要想一点一点地同化男人,就要以爱的方式耐心地去引导他。
放养老公是获取微幸福的小手段
有位成功男士坦言:“男人天生喜爱自由,不爱拘束。”所以,不要把丈夫拴得太紧。相反,你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度之后,他反而更愿意回到你身边。就像是风筝,飞得再远,线还在你手里。让他自由地与天空对话,然后,乖乖地回家,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在婚姻中,男人是应该放养还是应该圈养,是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所谓放养,就是要让自己的男人有他自己的活动空间及朋友圈子。所谓圈养,就是管紧自己的男人,从生活空间、活动范围、个人自由、工作到经济收入支出等都要约束。
那么,男人是放养好还是圈养好呢?当然是放养好了,放养老公是获取微幸福的小手段。在电视剧《家事如天》中,一位老太太曾对儿媳妇说:“见过放羊没有?羊分为两种,一种是圈养的,一种是放养的。圈养的羊,放开了栏,就尽情地跑,尽情地奔,尽情地吃了,只有赶才会回到羊圈;放养的羊,吃饱了自己会乖乖地回到羊圈。”其实,男人也分为圈养的和放养的两种。步步设防防不了,时时盯紧看不住。再说,一个对太太唯命是从、视归如死的男人,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这种男人,就像拔了牙的蛇,无毒怎么成丈夫呢?一个被圈养惯了,被太太操心、教导、主宰一切的男人,又怎么能大刀阔斧,独当一面?
男人要放养,因为男人是猎人的后代,男人属于狩猎民族。男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离开家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猎,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所以,现代的男人也喜欢外出工作而不喜欢待在家里。据说美国前总统布什的竞选口号就是“布什在哪里?布什在家里”,这个口号提出后,着实让美国的女人感动了一把。当然,这涂抹了甜蜜家庭色彩的政治口号,无非是想利用温情实现政治目的,倘若,布什天天陪着娇妻,误了国事,那就罪不可赦了。如果整天把男人关在家里,只陪妻儿老小享受“天伦之乐”,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