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膨化食品包装上的标识
作为一种时尚食品,膨化食品以其炫目的包装、花样各异的品种和鲜美松脆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对它们更是情有独钟。尽管知道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铅,但是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还是无法抵抗包装鲜艳醒目、口味好的各种各样的膨化食品的诱惑。其实,膨化食品可能不仅只含有铅这一种有害物质,因此,消费者应进一步了解其包装上的标识。
1食品名称
如“×××薯片”、“×××虾条”、“×××雪饼”、“×××仙贝”,等等。
2产品类型
目前,市场上的膨化食品按照加工工艺分类,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焙烤型:又叫非油炸型。采用焙烤或焙炒膨化工艺制成的膨化食品,如雪饼、仙贝等。
(2)油炸型:采用食用油煎炸膨化工艺制成的膨化食品,如炸玉米脆等。
(3)直接挤压型:原料经挤压机挤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机内外的压力差制成的膨化食品,如挤压型膨化玉米条等。
(4)花色型:以焙烤型、油炸型或直接挤压型产品为坯子,用油脂、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注心或涂层而制成的膨化食品,如乐芙球等。
(5)其他型:采用微波、气流或真空等方式制成的膨化食品,如微波爆米花等。
3配料
国标规定,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必须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消费者在选购膨化食品时,要选购那些标注了食品添加剂具体名称的,而那些没有标注食品添加剂具体名称的,最好不要选购和食用。
膨松剂:我国规定使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硫酸铝钾等8种。膨松剂主要用于烘焙食品的生产工艺中,它不仅可以增强食品的口感,而且也有利于食品被人体消化吸收。目前,实际应用的膨松剂大多是复合膨松剂。因为单一的膨松剂有一定的弊端,如碱性膨松剂因其作用单一(产气),且可产生一定的碱性物质,对食品的口味及质量有不好的影响。
水解植物蛋白:调味剂。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8种氨基酸和多肽,可以增强食品的鲜味,和酵母精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产生众多独特的风味,能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抑制食品中不好的味道。
酵母提取物:天然的高级调味料。又名酵母味素、酵母精、酵母浸膏,是以食用酵母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酵母菌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类物质进行降解,再经过一些精制工序得到的粉末、膏状或液体状的产品,具有提味作用。是继味精、水解蛋白和呈味核苷酸之后的第4代调味料。它含有肽类化合物、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多种核苷酸、糖分、B族维生素等,不含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
昆布提取物:又名海带提取物。是指从海带中提取的物质,如海带氨酸、海带多糖、钾盐、藻胶酸等。
糖精钠:甜味剂。俗称糖精,是一种化学合成物的代糖品,除了可以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对人体毫无营养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食用较多的糖精时,其肠胃消化酶的分泌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小肠的吸收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导致食欲减退。因此,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或食用含糖精钠的食物。
马铃薯淀粉:是将整个土豆(不去皮)煮熟后,干燥并精细磨碎而制成的。它可以被用来作为增稠剂,而且能保持一些焙烤食品中的水分。
马铃薯雪花粉:又名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是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片、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生产过程中保留了马铃薯细胞的完整性,使马铃薯全粉保留了天然马铃薯风味。因此,常被作为薯片、薯条的主要原料。
变性淀粉:增稠剂、胶凝剂、黏结剂和稳定剂。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淀粉,添加到食品配方中,可以使食品在加工或食用时具有更好的口感。
鸡肉粉:增鲜剂。鸡肉粉是以新鲜的鸡肉为原料,通过温和生物酶解提取或熬煮提取,然后浓缩、喷雾干燥而制成的。鸡肉粉有效地保留了天然鸡肉的风味、滋味及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是生产中高档鸡精、鸡粉、鸡汁调味品最理想的鸡肉风味原料。
鸡肉膏:增香剂。是以新鲜的鸡肉、肉骨抽提物、脂肪为主要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经蒸煮抽提、温和酶解、浓厚味美拉德反应等工艺加工而制成的新型增香剂。
酱油粉:增鲜剂。又称粉末酱油,是以鲜酱油经一定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
海鲜粉:功能性调味剂。加入海鲜粉的食品会有一定的海鲜味。
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
4营养成分表
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钠(钠离子)是膨化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营养成分表看,膨化食品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高味精的食品。因此,消费者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不仅会造成摄入的脂肪、热量和盐分较多,而且会影响摄入的纤维尤其是粗纤维量不足。另外,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盐分还会影响肠胃功能,因此,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一定要限量食用膨化食品,一周最好只食用一次。
5包装标识
膨化食品包装袋内一般都要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以防膨化食品因挤压而破碎,而且可以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氮气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时间内不变色、变味,所以比较安全。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膨化食品时,要尽可能选购包装袋上标注“充氮保鲜”字样的。
6致敏源
有些人对某些食物中的蛋白质有敏感反应,如果不小心食用,后果可能很严重。因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应看其包装上是否有“致敏源”字样,或者仔细阅读其配料表,看是否含使自己过敏的物质。
因为膨化食品的油脂、热量、盐分、味精等含量较高,不利于健康,尤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选择此类食品。少年儿童一周最多只能适量食用一次膨化食品。因为膨化食品易造成饱胀感,影响他们的正常进餐,妨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造成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