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寓言:
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老鼠总想把女儿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它看到太阳很非凡,就巴结太阳说:“太阳啊!你多么伟大、能干,万物没有你,简直就无法生存,你娶我的漂亮女儿做妻子吧!”太阳客气地回答:“我不行,因为乌云能遮住我,把你的女儿嫁给乌云吧。”老鼠又去找乌云,老鼠对它说:“你娶了我的女儿吧,你有这样神通广大的本领,我真敬慕你。”乌云说:“不行,我没什么本领,我比不上风,风一吹,我就被吹跑了。”老鼠一听,原来风比乌云更有本领,就找到风,对它说:“风啊!我可找到你了,听说你很有本领,有权威,我愿将我美丽的女儿嫁给你。”风一听这无头尾的话,紧锁双眉说:“谁稀罕你的女儿,你去找墙吧。他比我行!”老鼠决定去找墙。墙偷偷地说:“我倒是怕你们这些老鼠,你们一打洞,我可就危险了。我不配做你的女婿。”老鼠一想:墙怕老鼠,老鼠又怕谁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训,老鼠生来是怕猫的。它就赶紧去找猫,点头哈腰地说:“猫大哥,我总算找到你了,你聪明、能干、有本事、有权威,做我的女婿吧!”猫一听,倒是爽快地答应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儿嫁给我吧!最好今晚就成亲。”母老鼠一听,猫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为的男子汉,心想总算给女儿找到了如意郎君,于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声对女儿说道:“终于给你找到好靠山了,猫大哥最显赫、最有权势,可享一辈子福呢!”当晚就把女儿打扮起来,请来了一群老鼠仪仗队,打着灯笼、凉伞、旗号,敲着锣鼓,一路上吹吹打打,把女儿用花轿送到了新郎的住地。猫一看,老鼠新娘来了,等轿刚进门,还未等新娘下轿,就扑了上去,一口将可爱的新娘吞进肚里去了。
寓言展示的是,老鼠盲从别人,最终送了女儿性命。由此可见:人人都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一味盲从别人的思想。
我国古代有个父子抬驴的笑话,说父子两个赶驴到集市上,开始父亲让小儿子骑在驴背上,自己走着。不久,路遇的一个老人轻蔑地说:“这家人真是不懂礼数,没大没小,竟然让老子给儿子牵驴。”农夫一想,便让儿子从驴背上跳了下来。父子俩手牵着手继续赶路。没走多远,迎面又来了一个年轻人,他看见这一老一小有驴不骑,便不解地说:“真是两个怪异的家伙,有驴不骑偏要费劲地走路。”农夫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他便把缰绳递给了小儿子,自己跨到了驴背上。可是又没走多远,一个妇人迎面走了过来,咕哝着:“那么大人,自己骑在驴上优哉游哉的,却让这么小的孩子来牵,真是没心没肺!”这次,老农只好把儿子也拽到了驴背上。不久,又来了一个人,那人说:“真不像话,毛驴每天为你辛苦劳累,你竟然还要骑着它,而且还一骑就是两个。”农夫一拍脑袋说:“是啊,我真是太残忍了。”他们再次跳下驴背。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好,骑也不对,不骑也不对,儿子骑不对,老子骑还不对,怎么办呢?还是抬回家去,总算不亏这头累死累活的驴了。
父子在抬驴前,就是盲从了路人的话语,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闹出了笑话。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保持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无论何时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乱了方寸,不知所往,做了别人意见的傀儡。否则,我们不但会在左右摇摆中身心疲惫,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有时甚至还会失去自己。第2章未曾沟通,先体察对方的性格
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我们如果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是有捷径的。这个捷径,需要的是敏锐的观察力,一眼看透对方的秉性性格,比如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要如何在一开始谈话的几分钟内了解这个人?如何与对方拉近距离?如何找到对方喜爱的话题?如何让对方愿意开口?这都得依靠细心的观察。熟悉和掌握了他人的心理变化,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沟通,去改变自己不尽如人意的沟通现状。NO.8沟通先要学会“看人”
看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据说从一个人的走路方式和表情,就可判定这个人的性情。如果你也有这种能力,那么就会使你的社交行为更加如鱼得水。不过这种看人的能力不是你三两天就能掌握的,比较复杂。但是我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不同性情的人交往、合作、共事,对“看人”没有一点本领还真是行不通的。
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去看人呢?
第一,花费“时间”来看人。
所谓用“时间”来看人,是指不在见面之初就对一个人的好坏下结论,而是长期观察。因为结论下得太早,会因你个人的好恶而发生偏差,从而影响你看人的准确性。
用“时间”来看人,你的同事、你的伙伴、你的朋友,一个个都会“现出本来面目”。你不必去揭露他的假面具,他自然会自己揭下来向你呈现其真相。
用“时间”特别容易看出以下几种人:
不诚恳的人。因为他不诚恳,所以会先热后冷,先亲后疏,用“时间”来看,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说谎的人。这种人常常要用更大的谎去圆前面所说的谎,而谎话说久了,就会露出首尾不能兼顾的破绽,而“时间”正是检验这些谎言的利器!
言行不一的人。这种人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但只要以“时间”来检验,便可发现他的言行不一!
事实上,用“时间”可以看出任何类型的人,包括小人和君子,因为这是让对方不知不觉的检验法,最为有效!
第二,用“打听”来看人。
用“时间”来看人固然有其可靠之处,但有时也会缓不济急,明明过两天就要决定和某个人合作,可是又不知其为人如何,用“时间”来长期观察,哪来得及呢?碰到这种情形,有人完全凭直觉,认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其实比较可靠的办法是向各方打听打听。人总是要和其他人交往,同时本性也会暴露在不相干的第三者面前。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坏”,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好”,那么和他往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当然,打听也要有技巧。问得太直白,会引起对方的戒心,不会告诉你实话,最好用聊天的方式。这种技巧需要磨炼,不是两三天可以学到的。
第三,你也可以看看对方交往的都是哪些人。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凑得起来。一般来说,性情耿直的就和口是心非的人合不来,自律甚严的人也绝对不会跟喜欢酒色财气的人成为好友。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情了。
最后,你可以“投其所好”,让他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面具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