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13

时间:2012-11-18 18:43   来源:

  ……

  眼睛会传达出各种讯息,因此在人际沟通中,除了要“听懂”眼睛所“说”的话,也要学会如何用眼睛来“说话”。以上的这些使我们明白,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我们的目光落在对方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交谈的效果。

  我们在沟通中运用目光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在沟通场合说了错话或做了不自然动作的人,一定会感到很尴尬。这时你千万别盯着他的脸,或看了一眼后要马上转移你的视线。这样,他会感激你的善意。

  在与他人交谈时,为了表示尊重,你可以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脸部,但当双方缄默无语时,就不要再注视他的眼睛或脸部了。否则,会使对方感到冷漠、踌躇不安,你们之间也会显得更尴尬。

  此外,在掌握并正确运用自己目光语言的同时,还应当学会“阅读”对方的目光。从对方目光的变化中,分析他的内心活动和意向。目光语言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只要准确把握了眼睛语言,就能为沟通增光添彩!NO.19不同场合的眼神运用技巧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据专家们研究,眼神实际上是指瞳孔的变化行为。瞳孔是受中枢神经控制的,它如实地显示着脑正在进行的一切活动。瞳孔放大,传达正面信息,如爱、喜欢、兴奋、愉快等;瞳孔缩小,则传达负面信息,如消沉、戒备、厌烦、愤怒。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中显示出来。

  因此,眼神与谈话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它忠实地显示着说话的真正含义。与人沟通,眼神能帮你说话。

  有的人不懂得眼神的价值,以至于在某些时候感到眼睛成了累赘,于是总习惯于低着头看地板或盯着对方的脚,这是很不利于沟通的。要知道,人们常常更相信眼睛。谈话中不愿进行目光接触者,往往叫人觉得在企图掩饰什么或心中隐藏着什么事;眼神闪烁不定,则显得精神上不稳定或性格上不诚实;如果几乎不看对方,那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些都会妨碍沟通。

  除了从生理变化上洞悉别人的内心世界外,通过眼神也可以看出对方的看法、态度。在与人沟通中,不同的场合,眼神的技巧也不同。

  (1)与个别人交谈眼神的运用技巧

  个别交谈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自始至终对视,那样会使双方都处于紧张、不自然的状态。个别交谈时的目光还应注意依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询问对方身体状况及家人近况时用关切的目光;征询对方意见时用期待的目光;在对方表示了支持、合作的意向时用喜悦的目光;对方带来出乎意料的好消息时用惊喜的目光。总之,应最大限度地调动眼神的表现力,创造一个最佳的沟通气氛。

  (2)小范围交谈眼神的运用技巧

  在小范围内,由于一个人不可能和在场的其他所有人都有对话机会,因而就要运用目光与在场的所有人沟通、联系,不让其中任何一个人感到受到了冷落。如:小型宴会上,当主人介绍同席宾客时,客人间可用目光互致问候;在小型会议上发言时,目光要顾及所有听众:时而环视听众席,时而和个别听众交流目光,时而虚视某一点,这样可使听众感到你是在对他们所有的人讲话。

  此外,眼神礼仪也不容忽视,那么,运用眼神礼仪的具体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注视的时间

  一般来说,当你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对方看着你的时间,如果不足10分钟,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有10~20分钟,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是表示重视,二是表示敌视。也就是说,与别人谈话时,眼睛的注视时间要占谈话时间的三分之二。

  (2)注视的部位

  通常,注视的位置在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在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适用;注视的位置在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眼睛至唇部,属于沟通型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3)注视的角度

  一般来说,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表示轻视别人。正确的做法是:当与人交谈时,目光应正视对方的眼、鼻三角区,以示尊重;当对方沉默不语时,就不要盯着对方,以免加剧他不安的尴尬局面。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向上看的目光,因为这种目光常常会给人一种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感觉。当然更不能有东张西望的目光,给人以缺乏修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印象。

  眼神能传达出大量的信息,这有助于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果你还不习惯于运用眼神的力量,那么赶紧去学习如何利用眼神去传情达意吧。NO.20不可忽视自己的声音

  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一定不能忽视自己的声音,这是显示你沟通技巧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这么一个传奇的故事:某小姐是业务员,因其说话的嗓音“珠圆玉润”而获得了大笔订单,而且赢得一位优秀男孩的爱情。足见美丽的声音有一种直达人心的魅力。

  想必你有这样的经验:打电话到某公司,接听小姐的嗓音如果是轻柔圆润的,你的声音也许会一下子轻松愉快起来,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尽量使声音好听一点。而如果小姐的嗓音是干枯平淡的,你的心里会不自觉地一沉,情绪受到影响不说,可能对这个公司的感觉和信任度都会受到影响。

  如何使自己的声音富有感染力呢?

  (1)控制音量

  在任何场合大声说话,都会使对方产生压迫感,心情紧张,神经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沟通效率。如果大声到“喧哗”的地步,引起不相干的人注意就更不明智了。一般在交际场合的音量以对方听见为宜,电话中还要略低一些。在火车里,在飞机上,或者在机器轰鸣的工厂里,不得已需要提高声音说话,但平时就没有必要大声说话。试想四周一片宁静,或在树下谈心,或围炉叙旧,高声谈话是何等煞风景啊!在客厅里,过高的声音会使主人讨厌;在公共地方,同伴更会觉得难堪。

  (2)控制语速

  语速最好是不快不慢,让别人感觉到你在与他谈心,他自然也感到精神放松,交谈也越来越愉快。说话的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了,别人听不清楚就是白费口舌。训练自己说话时,声音清楚,快慢适度。说一句,人家就听懂一句,不必再问,你要明白的是,陌生的或职位低的人是不大敢上前请你重说的。

  说话有节奏,快慢合适,可以让你的话充满感情。常常留心那些能解除听众疲倦的说话技巧,常常留心舞台上那些名角对白的特点,这是最好的参考。你必须细细揣摩,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或发挥一点较长的意见时,这是很有用的。

  (3)发音厚重些

  研究表明,当人们把音高控制在其音域的中低部位时,他们的声音将取得最佳效果。

  (4)将字眼变成声音

  怎样掌握用字眼的技巧呢?答应别人一件事时,说最多两个“好”字已经足够,但有些人却“好好好好好……”地说上一串,这种重叠使用,不仅浪费,而且可笑。譬如说“明天见”,有人就说成“明天见,明天见……”。其实用叠句时,除非是要特别强调,或刻意增强语言力量才使用,在平时,这种习惯还是改掉为佳。

  另外,要注意太深奥的名词不可多用,除非和一个学者讨论学术上的问题,否则,满口新名词,即使用得正确,也不大好。滥用学术词汇,非专业人士将不知所云,误以为你有意炫耀自己的才学。

  留心并练习声音、节奏和说话的字眼等谈话细节,打造完美声音,你就可能语惊四座,魅力四射。NO.21双臂合抱和双手摊平的寓意

  如果你内心紧张、消极、充满敌意,采取双臂合抱的姿势肯定会使自己感觉好一些。它常见于一个人在一群陌生人当中,特别是在公开集会上,排队或电梯里以及任何一个使人感觉不自在和不安全的场合。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