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当政后,十分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她一上台就雷厉风行地将工党遗留下来的弊端一一进行改革。她唯才是用,专门任用一些专业的货币主义政治家来制定改革方针政策。针对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下滑的经济现象,她提出要抑制通货膨胀,具体措施表现在减少货币发行,提高银行利率,降低税率和稳定物价等几个方面。同时放宽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让市场经济渐渐回到稳定增长的曲线上来。
之前英国的经济完全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许多国有企业都认为效益再差,也有国家买单,于是毫不重视生产,任其衰败。针对这样的思想,撒切尔夫人又提出了一项改革措施——私有化。让企业之间互相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在整个英国经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私有化的政策后来又被称为“撒切尔革命”
的核心措施。撒切尔夫人的这一经济政策,大大削减了国有企业的占有率,提高了私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许多国有企业的员工转移到私有企业中去,这样不仅解决了高居不下的失业问题,也解决了国有企业过度虚胖的企业构造,并且为了解决私有企业与员工的各方面矛盾,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保护民众与企业双方的经济权益。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保守党的领袖,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这场经济革命,成功地削减了工党的力量。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施以来,撒切尔夫人如同“神之笔”一般地将英国经济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80年代中期,不断下滑的英国经济终于看到了复苏的曙光,恢复到了40年代的经济水平。
经济下滑,国际地位下降,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面临的两大难题都在她的强势领导下渐渐复苏。“铁娘子”的外交政策在这里初见成果。
福克兰群岛(西班牙语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被阿根廷占领并统治了十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拿出了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态度,在1982年5月1日,发动了抢夺福克兰群岛的战争。她任命伍德沃德担任舰队司令,赋予他“除了进攻阿根廷本土以外所有地域的权力”。伍德沃德也用同样的命令任命他的属下,这种一层一层的委托领导法,让英国军队重创阿根廷海军。
六个月的战争结束后,阿根廷以失败告终。在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下,被阿根廷霸占长达十年之久的福克兰群岛重新回到了英国的版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