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拖累进口,预计全年同比增长4.1%
外需不振直接拖累出口增长,而今年以来进口贸易额增速持续低于出口,进口增长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如下几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年以来进口增速的持续低迷。
从贸易形式的角度上看,以出口为目的的加工贸易进口占中国全部进口贸易额的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全球经济的萧条在直接打击出口的同时势必对进口造成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同步下滑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速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受到诸多长期因素的制约,加工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瓶颈,其对中国贸易的贡献度将日趋减小。
近年来以原油、铁矿石为代表的工业原料进口数量和金额飞速增长,我国相关产品进口量已经占据全球贸易量的很大比重,对进口总额的贡献度也已经超过30%。由于当前中国经济正陷于连续9个季度增速下滑、工业企业去库存进程尚未结束的收缩阶段,大宗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受到较大影响。具体的量价分析显示,今年以来铁矿石、原油及各种有色金属矿石进口量增长乏力,同时进口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造成今年以来初级产品累计进口金额增长不足10%。
国内制造业投资需求的萎靡使得以特种工业机械、通用工业机械为代表的占进口总额近40%的机械设备类产品进口呈现“零增长”,严重拖累了进口总额的增长。设备投资需求及相关产品进口需求的回暖一般滞后于宏观经济的复苏,因此我们预计进口增速的反弹将继续受到压制。
在上述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进口增速将出现大幅滑落。通过对分类别产品进口金额的测算,我们预计全年我国实现进口总额18125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4.1%。
表2 2012年我国进口额分主要产品类别测算
产品类别 2010 2011 2012M1-8 2011M9-12E 2012E
初级产品 4316 6020 4224 2057 6281
yoy 39.49% 9.39% -4.71% 4.34%
非食用原料 2105 2850 1819 923 2742
yoy 35.42% -1.09% -8.73% -3.80%
燃料 1884 2734 2070 942 3011
yoy 45.15% 17.87% -3.76% 10.13%
工业制品 9623 11394 7653 4191 11844
yoy 18.40% 3.21% 5.32% 3.95%
化学制品 1497 1812 1179 611 1790
yoy 21.07% -0.68% -2.26% -1.22%
制成品 1310 1503 979 530 1509
yoy 14.72% -0.06% 1.29% 0.41%
机械及运输设备 5497 6308 4184 2339 6523
yoy 14.74% 1.51% 7.00% 3.41%
合计 13939 17414 11878 6248 18125
yoy 24.93% 5.33% 1.79% 4.08%
资料来源:WIND,万博经济研究院
贸易顺差阶段性反弹,长期趋势性收窄
基于对进出口形势的分析和判断,预计全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258亿美元,较去年增加45.5%,尽管贸易总额增长乏力,但进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将使贸易顺差自2009年以来首现增长。
图3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增速和贸易顺差
资料来源:WIND,万博经济研究院
尽管全年有望出现显著反弹,但我国贸易顺差的收窄是大势所趋。经过近3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基于购买力平价的GDP占全球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2.1%大幅提升至2011年的14.3%,国内与海外市场规模的此消彼长已不能支持贸易顺差继续维持在当前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近年来积累起总额高达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央行外汇储备比例达30%),国际收支的巨大不平衡已经深刻影响到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
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仅面临规模上的瓶颈,“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和出口部门对低附加值产业的依赖使得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前景不容乐观。以最能代表中国对外贸易特点的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加工贸易为例,加工贸易总额同比增速已经从“入世”后的40%回落至不到10%。从出口的产品结构上看,纺织服装、家具用品、办公机械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较低端产品的出口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专业科学类仪器、特种机械和各类运输设备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仍然较低,且自金融危机之后并未出现显著提升。摆脱经济增长对于低端出口部门的依赖,仍然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努力。在此期间,中国出口的增长动能将日趋衰弱。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出口产业升级尚需时日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速将出现长期性的放缓。通过分析全球GDP名义增速(扣除中国)与中国出口增速之间的历史关系,结合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出口增速的波动中枢将逐步下降至不到10%的水平,至2015年实现出口总额约25800亿美元;综合考虑国内市场对能源、农产品等持续增长的需求对应的内需型进口(与中国名义GDP成比例增长)和持续存在的加工型进口,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进口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至2015年实现进口总额约24900亿美元。当前的巨额贸易顺差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步收窄,到2015年中国贸易顺差将下降至不足1000亿美元,逐渐趋向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