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7 牛肉
牛肉
B?uf
人们抱怨烹饪艺术日渐式微。但造成如此局面的责任主要在美食的享用者而不在制作者。从前,伟大的美食家如里奇莱欧元帅、德尼维莱斯公爵、德埃斯克尔伯爵等人,每周至少一次要召见他们的大厨,询问有否研究出什么新的菜式。大厨会就自己的厨艺理论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向主人汇报,而正是主仆之间的这种研讨大大地促进了烹饪艺术的发展。德尼维莱斯公爵每当更换了厨师,或者打听到有什么看上去他能够接受的新食谱,就会极其耐心地、有意识地连续八天品尝这款新品,每天都仔细品味并给出改进意见,务令其尽善尽美。他的味觉已修炼到了化境,竟能辨别出鸡翅上的肉取自鸡翅的哪一侧。
而里奇莱欧元帅则更长于实践,甚至比最出色的厨师都更懂行。有些趣闻轶事是百谈不厌的。那都是汉诺威战争期间的事了。当时,法军所到之处,方圆80公里范围的乡村已被夷为焦土,东弗雷西亚的所有王子公主总计25人都成了阶下囚,同时被囚禁的还有他们为数甚众的男女侍从。最终,里奇莱欧元帅决定放掉他们,但他突发奇想,决定在释放之前招待他们大吃一顿。突如其来的决定搞得厨子们不知所措。
但凡是里奇莱欧元帅定下的事儿,就非执行不可。他把厨师们全都召集起来。
“餐厅里都有些什么吃的,先生们?”他问。
“没有,阁下。”
“‘没有’是什么意思?”
“就是什么吃的都没有。”
“可我昨天还看见两只角打窗前晃过。”
“没错,阁下,是还有一头公牛,几块菜根,可这点儿东西够做什么?”
“我要的是,上帝作证,就用这点东西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一场宴席。”
“可是阁下,这根本做不到。”
“说什么呢,什么叫‘根本做不到’?鲁迪埃,我口述菜单,你来记录。我要好好安排一个菜单,让夏洛特宫那些家伙大吃一惊。你知道菜单该怎么写吗,鲁迪埃?”
“可是,天哪,我发誓……”
“让开,把笔给我。”
现在,我们的大元帅坐到了秘书的位置上,即兴排出了一份后来成为经典的菜单,随后被收入了德拉鲍培米尔出版的菜谱。
维莱莫特先生对这份菜单总是津津乐道,而且从不会忘记附上他听来的各种评论。按这位行家里手的说法:把软馅饼当做一道菜简直是旁门左道;牛肉和鸡肉馅饼必不可少,居然被忘却了;公爵再怎么喜欢甜甜圈,这毕竟只是开胃小食,不能拿来当做配菜。维莱莫特先生还注意到,尽管这是一场全牛宴,可毕竟那是18世纪,因而不可能有卡昂牛肚这道菜,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布丰曾说,没有牛,人将很难生存。地球将成为一片荒原,农田、果园将变成不毛之地。牛是农场的奴仆,是农人赖以生存的支柱。它是农耕的力量之所在。古人认为,吃牛肉不啻犯罪。古罗马作家瓦勒里乌斯马克西穆斯也说过类似的话。古时候的希腊人是不吃牛肉的,他们尊重这种能犁田的动物。
在印度农村,吃牛肉更被认为是十恶不赦。埃及人把牛视为圣物。巴黎每年都要举办肥牛展,也许正是这种敬牛遗风的体现。
这种动物在其生长的不同阶段各有其名,分别被称为小牛、阉牛和公牛。牛有若干品种,体型、重量各不相同。譬如埃及牛就比希腊牛体型更大。法国也有各样品种的牛,其中又以奥弗涅和诺曼底的牛为上品。
美洲大陆被发现时并没有家畜。牛是西班牙人带到美洲的,并在那里迅速繁殖。从那时起,牛肉就成了美洲最受欢迎的食物,正如英国人所说,不论从哪方面讲,不论对谁而言,牛肉都比其他任何肉类更好。在肉类食品中,人们食用最多的就是牛肉,它营养非常丰富,高品质的牛肉也很容易消化。当然各国所产牛肉品质参差不齐,牛肉的质量也因牛所吃的牧草不同而各异。牛年轻膘肥时肉质最好,老少咸宜,尤其是对那些脾胃强健、运动量大因而特别需要补充营养的人来说,牛肉更是首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病愈恢复期中的人以及消化不良的人则应该慎食牛肉。牛肉也是熬汤的好材料。
牛肉的做法和吃法很多,下面介绍其中几种。
牛臀、牛腰、牛腿、肋部及小腿等部位的肉最受欢迎。而被屠夫称为“夹头”的肩部肉则不那么精细。人们最喜欢的是里脊牛排,最不喜欢的是牛的侧腹、肩胛和头部的肉。大概是因为法国人杀牛的方法是猛击其头部吧,人们对牛脑都不太感兴趣,这里就略去不提。牛肉菜肴的做法视各人口味而定。尽管你常会见到香槟牛腰这道菜,但牛肾的口感实在粗糙,让人不敢恭维。因为牛肉炖汤最妙,咱们就从炖牛肉谈起吧。
美食家们对炖牛肉很是不屑,认为经过炖煮它已精华尽失,但对穷人和人口不多的家庭而言,有炖牛肉吃就很不错了,它不仅是今晚的盛宴,还是明日的午餐。
待会儿我们再来讲如何炖出最美味的牛肉汤,现在先说说炖牛肉怎么吃。
选取炖好的牛臀肉装盘,配菜用欧芹或炸土豆、番茄酱、洋葱均可。
以彩色肉冻点缀牛臀肉(选自皇家图书馆《夏佩尔菜谱第5卷》)
取肉质肥美的牛臀一整块或一部分,剔净后划一些口子,嵌入大块的肥肉片,肥肉片要用切碎的欧芹、青葱、胡椒粉和香料码过。用白布将嵌好的牛臀肉包起来拴好,入锅炖煮。事先在锅底放入剔下的牛骨、五六根胡萝卜、四个洋葱、两瓣大蒜、一把欧芹和大葱、两片月桂叶、一块小牛跖骨、一杯白葡萄酒、适量食盐和两三大勺高汤。覆上三层浸了黄油的厚纸,然后加盖,上炉大火炖四个小时左右。
牛肉煮熟后,用餐巾去掉浮沫,注意应先把餐巾打湿,以免将汤里的油给滤掉。待汤锅略略冷却后,取两个鸡蛋,只用蛋清,加水少许调匀倒进锅里,搅匀,再将锅放上炉子煮沸。现在将锅端下,加盖,在锅盖上放一些火炭,放置约一刻钟。揭开锅盖,如果汤还不够稠,用餐巾汲去一些水分挤掉。待其冷却后,若汤太稠,则加进一点高汤,若仍不够稠,则增加一些小牛跖骨再次炖煮,煮好后仍用湿餐巾去沫。
炖好的汤应呈琥珀色,如果你觉得色淡了,可加入一些牛肉汁。如果你想让炖牛肉看上去更诱人,可为其增色。增加红色可用胭脂红,一滴就够了。想增加绿色可将生菠菜捣碎,取其汁入汤。不论加什么色,都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太浓,以免影响汤色清亮。如果是在冬季,找不到胭脂红,也可用甜菜根捣碎取汁替代。汤要收浓使之如果冻,要能切割成任意形状。最后,将牛肉从布包里取出,轻轻刮掉表面的油脂装盘。周围饰以切好的彩色肉冻,红绿相间,如同缀在皇冠上的红、绿宝石。现在,你可以尽情享用了。
戈格先生提供的牛排制作法
做牛排需选用肋条或里脊,务必将筋剔净,然后切成大小相同的片(2至3厘米厚),轻轻铺展成圆形。想让烤出的牛排嫩一点,可在上炉之前将牛排先在橄榄油里浸一下,或者在事先溶化并加了食盐的黄油里浸一浸。
火要旺,炭要纯净无杂质以免冒黑烟。将干净烤架放在明火上,放上牛排。注意观察,但在翻面之前不要动它。当牛排开始冒泡时就可以翻面了。翻面后也不要去动它。用指尖试试牛排的弹性就知道是否已经烤好。在盘子上放一个垫圈,将烤好的牛排放在垫圈上,撒上盐和胡椒粉,盘子里放上调味汁——一块新鲜黄油,撒上切碎的欧芹,浇上柠檬汁即成。烤一些手指长的薯条,撒上盐就着牛排趁热享用。调味汁也可用鱼油和番茄汁调制。也可以用水芹菜撒点盐、放点醋替代欧芹,或用泡菜替代烤薯条。
注意:在烧烤过程中切忌加放作料,否则会铸下大错,后果会很严重。比如食盐,加热后有很强的吸水作用,会使得肉汁渗出,而牛排中最宝贵的东西正是肉汁。在烤制的整个过程中你都得注意将滴下的汁液洒回到牛排上去。人们为此专门发明了倾斜的烤架,下面有一个凹盘,用以接住滴落的汁液。这个凹盘还有一个好处,既挡住火烟,又不会影响到烤制。
还要注意的是,烤制过程中一定不要反复翻转。你只需要一点点经验和良好的感觉,按照上面教你的方法操作,定能烤出鲜嫩美味的牛排。
英式炖牛臀
取一块重4千克的牛臀肉,抹上盐和胡椒。用抹了黄油的餐巾将肉包好。锅里放水,加一把粗盐、8个萝卜、6个洋葱(其中一个插两颗丁香)和一头大蒜,上炉。待汤烧开后,放入牛肉,将锅盖严。
4千克牛肉需炖2个小时,即平均每500克牛肉需时一刻钟。到时间后,用细筛将蔬菜捞出放进砂锅,放一大块新鲜黄油,加盐和胡椒调好味装盘。再从汤锅里将牛肉取出,盛在大盘里,撒上欧芹上桌。
清炖肉
清水煮的肉就叫清炖肉。
埃罗省长讲过一个故事:王政复辟时期,一个聪明的男人在德芬夫人家用餐。他说鸡煮过头了,吃起来就像在嚼蜂巢,而且是没有了蜂蜜、只剩下蜂蜡的蜂巢。德芬夫人觉得客人言之有理。
用德克雷盖夫人的话来说,煮肉剩下的就只是肉,肉汁全没了。
面对如此挑剔的美食家,你何言以对?恐怕只能反问他:“你吃过永久锅煮出来的牛肉或鸡肉吗?”
“没吃过!”
“那就尝尝吧,尝过你就会改变看法了。”
“什么叫永久锅?”
永久锅就是——或者说曾经是,因为那样的美食家群体早已不复存在了——一口锅架在炉子上,日日夜夜永不熄火,取出一只煮熟的鸡,马上又放进一只,煮熟一块牛肉,马上又放进一块生牛肉,舀了肉汤则即刻加水。这样,不论煮什么肉,都会把精华留在汤里,而新加进去的肉在吸收这些精华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精华留下一些。在永久锅里煮肉要严格控制在所需的最短时间,才能保持肉味的鲜美。
我们现在不用永久锅了,所能做的就是一次下锅烹煮的肉要尽可能多一些。
取牛臀上部肉12到15千克,去骨,卷成椭圆形拴紧,放进你昨夜备好的汤料里烹煮。汤里放了你昨天晚餐吃剩下的所有东西,譬如烤鸡、烤火鸡、烤兔等等。在牛肉周围放上香波德配菜(大小鱼丸、蘑菇、香辣鱼件、黄油嫩煎鱼卵、切成橄榄大小的块菌)或戈达德配菜(大鱼丸、小牛肉或鸡鸭肉加块菌做的小丸子、煮熟的羊胰脏、鸡冠和鸡肾),再将一些烤肉扦串上炸肉丸,像豪猪的箭一样插在牛肉上。如果没有香波德配菜和戈达德配菜,也可用夹了炒洋葱、德国泡菜、面条的馅饼,或者全用蔬菜(切成菱形大块的红、白萝卜和裹了糖浆的土豆)。
牛排
Beef-steak ou Bifteck à l’anglaise
我还记得亲眼见证了牛排这道菜在法国的诞生。那还是1815年战后,英国人继续在法国待了两三年。在那之前,我们和他们的饮食习惯就像我们的政治观点一样,完全不相容。所以,当牛排这道菜悄然进入我们的厨房,确曾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然而,毕竟我们是个兼容并蓄的民族,没有偏见。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端起餐盘前会嘀咕一句,“这肉来自希腊,不会有毒”,牛排一上我们的餐桌,我们就予以了认可。
话虽如此,法国牛排跟英国牛排还是有所不同。我们做牛排用的是牛腰前部的肉,而邻国人用的是牛臀肉。他们那儿的牛臀肉比我们这儿的要嫩,因为英国人给牛喂的饲料比我们的要好,而且跟法国相比,他们的牛还比较年轻就被送进屠宰场了。所以,他们做牛排用牛臀肉,切成约一厘米厚的肉片,抹抹平,放在特制的铸铁盘上烤,用的也不是木炭,而是普通的煤。真正的里脊牛排要在烧烫了的烤架上烤,只翻一次面,以保证肉汁不流失,跟黄油调的调味汁也才匹配。而用牛臀肉烤的英国牛排绝对比我们用里脊烤的牛排味道更好——我每次去英国吃牛排,总有常吃常新的感觉,这就是明证。要吃牛排必须去英国的小酒馆,浇上马德拉白葡萄酒或咸鱼黄油汁,或者配上浸透了醋的水芹菜吃。要我推荐的话,最好是就着小黄瓜泡菜吃,地球人都知道小黄瓜泡菜怎么做。
吃法国牛排,用麦特里调味汁最好不过,它所用的香料和柠檬风味独特,一尝便知。我还想说说我观察到的一种情况。我发现我们这里的厨师在抹平肉片时不是用手而是用刀背,我认为这简直是罪过,因为这么做就把牛肉中的一些营养素都给挤掉了,而这些营养素在品尝时是不可或缺的。
总的说来,英国的牛羊质量要好于法国,因为英国人饲养牛羊特别精心。哪里的牛排都不能跟英国牛排相比,在英国的小酒馆里,他们烤好一整块,用小轨道车送到食客面前。大牛排重达100磅,肥瘦相间,你想吃哪块就切哪块,再没有什么吃法比这更让人大快朵颐的了。
